【光明時評】支持大學生返鄉創業要破三關
【光明時評】
作者:陳佳偉(wei) (浙江省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研究中心浙江師範大學基地研究員)
“十四五”是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關(guan) 鍵期。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鄉(xiang) 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要求加強農(nong) 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ti) 係建設,進一步提升鄉(xiang) 村宜居宜業(ye) 水平。新時代的鄉(xiang) 村,將以更好的生產(chan) 生活條件,為(wei) “引資”“引智”、創業(ye) 創新提供更堅實的基礎。
在今天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中,返鄉(xiang) 大學生已經成為(wei) 一支生力軍(jun) 。從(cong) 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guan) 於(yu) 支持農(nong) 民工等人員返鄉(xiang) 創業(ye) 的意見》到2017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guan) 於(yu) 進一步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ye) 生到基層工作的意見》,在國家政策的激勵下,大學生返回鄉(xiang) 鎮和農(nong) 村就業(ye) 創業(ye) 已成潮流。近幾年,眾(zhong) 多高校畢業(ye) 生返鄉(xiang) 創業(ye) ,為(wei) 家鄉(xiang) 建設添磚加瓦,讓自身價(jia) 值充分實現。
隨著《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規劃(2018-2022年)》等一係列政策的實施,鄉(xiang) 村創業(ye) 空間將更加廣闊。鄉(xiang) 村期待更多高校畢業(ye) 生返鄉(xiang) 就業(ye) 創業(ye) ,帶來更多新的理念、模式和產(chan) 業(ye) 形態。而高校畢業(ye) 生規模持續保持高位、大城市就業(ye) 崗位日趨飽和,也讓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將創業(ye) 目光聚焦在鄉(xiang) 村。大學生返鄉(xiang) 創業(ye) 正當其時,但也麵臨(lin) 各種挑戰,突出表現在“三個(ge) 難關(guan) ”——資金、技術、人情。
第一關(guan) 是資金關(guan) 。萬(wan) 事開頭難,大學生返鄉(xiang) 創業(ye) 首先麵對的難題就是資金——創業(ye) 初期資金少,籌資難度大。解決(jue) 這個(ge) 難題,需要政府、高校、金融機構等共同發力。政府可設立大學生創業(ye) 基金,給予返鄉(xiang) 創業(ye) 者一定額度的資金支持,比如海南省給高校畢業(ye) 生發放1萬(wan) 元創業(ye) 補貼,對返鄉(xiang) 創業(ye) 大學生“扶上馬,送一程”。高校可以發揮橋梁作用,做好有返鄉(xiang) 創業(ye) 意願的大學生和創投機構、創業(ye) 孵化器的對接。金融機構可麵向返鄉(xiang) 創業(ye) 大學生,提供優(you) 惠性貸款,降低貸款門檻。同時,還可以出台政策,鼓勵大企業(ye) 、風投基金等設立專(zhuan) 項投資資金,選擇有前景的創業(ye) 項目入股,支持大學生返鄉(xiang) 創業(ye) 。
第二關(guan) 是技術關(guan) 。返鄉(xiang) 創業(ye) 大學生大多熟悉或掌握互聯網、大數據等數字技術,對電子商務、文化旅遊等新商業(ye) 模式的理解和接受較快,這是他們(men) 創業(ye) 的優(you) 勢所在。但較之大中城市,鄉(xiang) 村的數字技術等硬件短板較多,同時大學生在創業(ye) 中得到農(nong) 業(ye) 、互聯網、管理、財務等知識和技術“充電”的機會(hui) 和便捷度也不如大城市。在硬件建設上,《鄉(xiang) 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明確“實施數字鄉(xiang) 村建設發展工程”“實施農(nong) 村基本公共服務提升行動”等,出台了建立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大數據體(ti) 係、推動“互聯網+”服務向農(nong) 村延伸覆蓋等一係列實招。地方政府也應主動作為(wei) ,根據本地資源稟賦、創業(ye) 領域等實際情況,為(wei) 返鄉(xiang) 創業(ye) 大學生提供精準服務和支持,引導大學生利用新技術、新模式,主動解決(jue) 製約鄉(xiang) 村發展的問題,如農(nong) 產(chan) 品銷售、農(nong) 業(ye) 機械化智能化,鼓勵大學生將電商直播、雲(yun) 種植、無人機、智能農(nong) 機、冷鏈物流等引入鄉(xiang) 村,打造科技含量、生產(chan) 效率更高的新型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
第三關(guan) 是人情關(guan) 。回到家鄉(xiang) 的大學畢業(ye) 生,既會(hui) 感受到鄉(xiang) 親(qin) 的情誼,也會(hui) 體(ti) 會(hui) 到傳(chuan) 統人情社會(hui) 與(yu) 現代市場經濟在一些方麵的不適應、不匹配。這就需要大學畢業(ye) 生正確認識人情,發揮其對溝通、理解、共情的正麵作用,積極恢複和拓展社會(hui) 關(guan) 係,為(wei) 創業(ye) 營造良好環境。同時應對“遇事看親(qin) 疏”等負麵作用保持清醒,守住市場規則,堅持依法辦事、守法經營,在創業(ye) 經營中彰顯科學經營和現代管理的價(jia) 值,一旦發生市場糾紛、矛盾衝(chong) 突,要堅持通過合法途徑解決(jue) 。鄉(xiang) 鎮政府、村兩(liang) 委等應該成為(wei) 創業(ye) 者的堅強後盾,破解辦事找關(guan) 係、托人情等陋習(xi) ,支持創業(ye) 者的合理訴求、合理維權,並借機普及市場規則,通過探索建立鄉(xiang) 村仲裁製度等,重構鄉(xiang) 村人際關(guan) 係體(ti) 係。事實上,大學生返鄉(xiang) 創業(ye) 帶給鄉(xiang) 村的,除了經濟層麵的效益,還有文化層麵的價(jia) 值,通過弘揚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遞現代文明理念,促進鄉(xiang) 村文化振興(xing) 。
當前全麵振興(xing) 中的鄉(xiang) 村,正是大學畢業(ye) 生就業(ye) 創業(ye) 的舞台、實現夢想的天地。而更多大學畢業(ye) 生返鄉(xiang) 創業(ye) ,將讓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大合唱”更響亮、更動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