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數字世界,變在線為在場

發布時間:2022-06-14 16:28:00來源: 人民日報

  作者:智春麗(li)

  一場話劇可以有多少觀眾(zhong) 觀看?最新的答案是5000萬(wan) 人次。

  6月12日晚,首都劇場上演北京人藝建院70周年紀念版《茶館》,院方首次開通8K高清實時直播,創下了5000萬(wan) 次播放量的紀錄。冒雨趕到劇場的觀眾(zhong) 與(yu) 天南海北的用戶一起,完成了一場盛大的演出。

  繼在線音樂(le) 會(hui) 、在線演唱會(hui) 之後,人藝話劇直播再次刷新了我們(men) 對於(yu) “在線”的想象,也讓我們(men) 看到了數字時代文化生活的更多可能。

  在線看話劇直播,是一種什麽(me) 體(ti) 驗?直播間裏,有人因演員精湛的表演而沉醉,也有人對音效機位等提出更高要求。話劇,尤其強調現場體(ti) 驗。客觀地說,以現有技術條件,在線觀看尚不能完全達到身臨(lin) 其境的效果。但因為(wei) “在線”,那些無緣到達現場的觀眾(zhong) 看到了“話劇舞台是什麽(me) 樣子”,而有些觀眾(zhong) 則通過直播重溫了美好回憶。通過“在線”的形式,人們(men) 獲得了“在場”的可能。

  從(cong) “在線”到“在場”,既是數字技術進步為(wei) 當下文化生活創造的可能,也是未來文化產(chan) 業(ye) 可以著力發展的方向。前不久,《關(guan) 於(yu) 推進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的意見》印發,提出的重點任務之一是“發展數字化文化消費新場景,大力發展線上線下一體(ti) 化、在線在場相結合的數字化文化新體(ti) 驗”。數字時代,獲得“在場”的體(ti) 驗感,已不意味著一定要到現場。

  根據第四十九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32億(yi) ,互聯網普及率達73.0%,網民使用手機上網比例接近100%。從(cong) 媒介演進的角度來看,“在線”最早意味著上網獲取信息,隨著移動互聯網與(yu) 物聯網的滲透和普及,“在線”則成了數字時代人與(yu) 人、人與(yu) 場所連接的基本狀態描述。隻有那些切中用戶需求、具備充足技術支持的內(nei) 容,才能吸引人們(men) 參與(yu) 其中,從(cong) 而獲得“在場”的體(ti) 驗感。

  當然,無論技術如何演進,好的內(nei) 容仍不可或缺。近些年,在線演出已經越來越常見。以國家大劇院為(wei) 例,從(cong) 2020年4月11日推出首場線上演出開始,至今推出120餘(yu) 場線上演出,全網總點擊量累計超34億(yi) 次。“拆掉劇院的圍牆”“為(wei) 文藝作品插上數字化的翅膀”,無論是藝術普及的願望還是產(chan) 業(ye) 發展的需求,都離不開數字技術的支持。而此次北京人藝直播火爆則給了我們(men) 進一步啟示:無論技術形式如何更迭,在不缺信息的數字世界,內(nei) 容依然為(wei) 王。真正的好作品,不缺流量。(智春麗(li) )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