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十年@每一個奮鬥的你】“盆景人”與他的古村博物館:咫尺間體驗千年傳統文化

發布時間:2022-06-16 10:32: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編者按:

  每一個(ge) 努力生活的中國人,都是最美的奮鬥者。也正是因為(wei) 億(yi) 萬(wan) 奮鬥者,才有了今日之中國。十年,致敬每一個(ge) 奮鬥的你。讓我們(men) 一起,踔厲奮發新時代,篤行不怠向未來。

  中新網湖州6月15日電(施紫楠 吳明憲)“從(cong) 現在開始到7月初,要通過修剪讓它第二次萌芽。它的針葉就會(hui) 變短,能提升欣賞價(jia) 值……”位於(yu) 浙江省湖州市吳興(xing) 區八裏店鎮獨市古村落的咫園盆景園內(nei) ,徐昊趁著天氣晴好,正給天目鬆修剪針葉。

  春夏之交,鬆木生長,針葉茂密。修剪、澆水、除蟲……這幾天,徐昊從(cong) 早到晚圍著這些鬆樹忙活,一幹就是四五個(ge) 小時。這些鬆樹針葉翠綠油亮,枝幹蒼勁有力,造型宛若遊龍。

  “盆景有生命,它既是一個(ge) 造型藝術,也是一種植物。當你懂得植物是如何生長、吸收養(yang) 分,了解它的生理過程,順著它去管理,它才能長得越來越好。”徐昊說著舞動手上的剪子,仿佛與(yu) 鬆樹對話,汗水沿著黑框眼鏡滴落。

  今年58歲的徐昊,是土生土長的湖州人,也是中國盆景藝術大師。在這片20畝(mu) 的園區裏,他打造了湖州咫園盆景文化博物館,館外有5千多個(ge) 盆景,館內(nei) 還收藏了500多件中國各個(ge) 時代的古花盆、殘片以及複製品。

  走進博物館,簡樸、素雅、絢麗(li) 的各色展品令人驚歎。遊客能夠在這裏免費參觀,“邂逅”中國數千年來燦爛的盆景文化。

  “盆景人”是徐昊的自稱,從(cong) 高中畢業(ye) 起,他便一頭“鑽進”盆景,和鬆柏、花盆做起朋友。做好一個(ge) 盆景,從(cong) 素材、造型到成品,可能要花10年甚至20年時間。

  說起建設博物館的初衷,徐昊直言是因為(wei) 偶然收集到的一個(ge) 古花盆,“當時我就有一個(ge) 想法,想收集每個(ge) 時代的盆景曆史殘片,由此展現中國盆景文化史脈絡。”

  2020年,徐昊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啟動博物館打造工程,將原先的閑置農(nong) 房一步步改建成一個(ge) 盆景文化博物館。他給博物館取名為(wei) “跬步”,寓意積跬步以至千裏,咫尺間體(ti) 驗千年文化。

  要把博物館開好,徐昊也曾遇到過不少難題,最棘手的就是缺少物件。“零零落落收集了很多各時代的物件,但它們(men) 之間存在時間銜接的問題,我要找到更多物件才能把脈絡貫穿完整。”徐昊相信,實物能夠訴說曆史。

  盆景文化曆史悠久,起源直追農(nong) 耕文明之初。隨著時間推移,盆景內(nei) 的植物已經難以找尋,但花盆卻可以留下,代替遺失的盆景。為(wei) 了讓參觀者真切感受傳(chuan) 統盆景文化的魅力,徐昊多年來一直堅持尋找各種展品。

  如今,起源於(yu) 中國的盆景藝術已傳(chuan) 遍全球,國際交流日趨頻繁。2016年,中國盆景藝術家協會(hui) 在湖州成功舉(ju) 辦盆景無國界世界大會(hui) ,來自世界36個(ge) 國家和地區的70多名盆景藝術家同台創作比賽,徐昊也在其中。

  “中國是盆景的起源國,我做博物館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情懷。我想讓更多的中外‘盆景人’,更加深入、直觀地了解中國盆景悠久的文化曆史,更好地傳(chuan) 承發展盆景文化。”徐昊說。(完)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