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雙碳”行動,共建美麗家園
新華社濟南6月15日電 題:落實“雙碳”行動,共建美麗(li) 家園——來自“全國低碳日”活動現場的觀察
新華社記者張武嶽、高敬
今年6月15日是第十個(ge) “全國低碳日”。生態環境部、山東(dong) 省人民政府當日在山東(dong) 濟南舉(ju) 行的2022年“全國低碳日”主場活動,以“落實‘雙碳’行動,共建美麗(li) 家園”為(wei) 主題,旨在推動全社會(hui) 形成綠色、低碳、循環、可持續的生產(chan) 生活方式,匯聚全社會(hui) 綠色低碳轉型的合力。
與(yu) 會(hui) 人士認為(wei) ,我國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推動減汙降碳協同增效,采取調整產(chan) 業(ye) 結構、優(you) 化能源結構、建立市場機製等一係列政策措施行動,低碳發展成效顯著,全社會(hui) 低碳意識不斷提升。
“雙碳”目標呼喚經濟社會(hui) 綠色轉型
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提醒,當前全球氣候變化已經從(cong) 未來的挑戰變成眼前的危機,且日趨嚴(yan) 峻緊迫。應對全球氣候變化,關(guan) 乎全人類的生存發展和子孫後代福祉,需要各方同舟共濟、各盡所能。
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在視頻致辭中介紹,我國為(wei) 《巴黎協定》的達成、簽署、生效和實施作出了曆史性基礎性貢獻,並超額完成2020年前行動目標,已經成為(wei) 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yu) 者、貢獻者、引領者。
“作為(wei) 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國將完成碳排放強度全球最大降幅,用曆史上最短的時間從(cong) 碳排放峰值實現碳中和,這不是輕而易舉(ju) 就能實現的,需要付出艱苦的努力,推動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hui) 係統性變革。”解振華說。
活動現場展示的山東(dong) 海陽國家電投“暖核一號”項目,完成了全國首個(ge) “零碳”供暖城市供暖季保供任務,保障20萬(wan) 居民溫暖過冬。山東(dong) 核電有限公司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吳放此前接受采訪時介紹,該供熱項目從(cong) 核電機組抽取高壓缸排汽作為(wei) 熱源,在物理隔絕的情況下,進行多次熱量交換,最終通過市政供熱管網將熱量送到用戶家中。同比核能供熱前節約了原煤消耗18萬(wan) 噸,減排二氧化碳33萬(wan) 噸。
據介紹,2021年我國煤炭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由2005年的72.4%下降至56.0%,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16.6%左右,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達到10.6億(yi) 千瓦,占總發電裝機容量的44.8%,其中風電、光伏發電裝機均突破3億(yi) 千瓦,穩居世界首位。
加快發展低碳產(chan) 業(ye) 技術
在活動現場,勝利油田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yu) 封存技術的應用引起與(yu) 會(hui) 人員的關(guan) 注。
在山東(dong) 東(dong) 營萊州灣畔,勝利油田萊113區塊,氣驅裝置正在將液化二氧化碳注入地下。項目負責人屈龍濤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該項目使年增油25.3萬(wan) 噸的同時,還可達到二氧化碳年注入能力100萬(wan) 噸,相當於(yu) 近60萬(wan) 輛經濟型轎車停開一年。
“低碳發展以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保護人類地球家園為(wei) 導向,以控製二氧化碳排放為(wei) 載體(ti) ,以低碳技術和低碳製度創新為(wei) 保障。”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主任徐華清說,低碳發展要求加快形成以低碳為(wei) 特征的產(chan) 業(ye) 體(ti) 係、能源體(ti) 係和生活方式,從(cong) 而實現社會(hui) 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與(yu) 會(hui) 人士認為(wei) ,我國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離不開全社會(hui) 的共同努力。此次活動也倡導各領域、各行業(ye) 抓住綠色低碳轉型機遇,加速技術創新,提供更多綠色低碳的產(chan) 品和服務。
綠色低碳理念漸入人心
在山東(dong) 濟南回民中學,有一間“特殊”的房屋,專(zhuan) 門作為(wei) 可回收物資總站,每年僅(jin) 回收塑料瓶就近8萬(wan) 隻,師生減少使用超薄塑料袋近百萬(wan) 隻。除此之外,這所學校還有光伏電站、風能太陽能路燈、雨水回收利用係統等,綠色低碳設施隨處可見。
“學校不僅(jin) 讓綠色低碳生活成為(wei) 校園文化組成部分,更強調要把理念變成行動,綠色低碳教育才有價(jia) 值和意義(yi) 。”校長楊長寨在活動現場說。
“‘全國低碳日’自2012年設立以來,已經走過十個(ge) 年頭。”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說,全國各地積極組織內(nei) 容豐(feng) 富、形式多樣的宣傳(chuan) 活動,形成了推動綠色低碳轉型的良好社會(hui) 氛圍。
活動現場,濟南市東(dong) 城逸家小學的學生張恩慈展示了自己創作的畫作《環保之實》,作品寄托了她對未來的希冀:“希望大家能夠節約食物,不浪費,為(wei) 減排和環保做貢獻,同時希望綠色低碳的理念傳(chuan) 播到世界每個(ge) 角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