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生活在這裏,幸福感爆棚”——安徽廬江城鄉統籌惠民生

發布時間:2022-06-17 10:27: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走進縣城看發展】

  光明日報記者 常河

  查海霞終於(yu) 沒能抵擋住來自朋友圈的誘惑,6月14日傍晚,她和兩(liang) 個(ge) 女伴從(cong) 安徽廬江縣城驅車15分鍾趕到湯池鎮賞夜景。

  華燈初上,吃罷飯遛彎的居民和慕名而來的遊客在金湯池湖堤上漫步,微風盈盈,一天的酷熱全然散去。空曠的湖山間,歌手在唱歌,攤販在叫賣,熱鬧但不吵人。湖對麵的老虎山也亮了起來,水邊的樹變成透明的五色“瓊林”,湖東(dong) 岸舞台上,大爺大媽們(men) 在“一片葉子,富了一方百姓”的巨型標語前翩翩起舞——“葉子”指的是當地的茶葉“白雲(yun) 春毫”,依托茶產(chan) 業(ye) 和溫泉資源,湯池鎮成為(wei) 華東(dong) 地區著名的溫泉小鎮。

  “心心念念,終於(yu) 成功打卡。這哪是小鎮,簡直是人間天堂,生活在這裏,幸福感爆棚。”查海霞發了一條朋友圈。

  廬江縣北臨(lin) 巢湖,南近長江,是周瑜故裏、溫泉之鄉(xiang) 。作為(wei) 全國首批國家級稻漁綜合示範區,廬江是合肥的米袋子、菜籃子,也是長三角等地的“糧倉(cang) ”。廬江縣委書(shu) 記許華為(wei) 告訴記者:“公共服務均等化、城鄉(xiang) 發展一體(ti) 化一直是我們(men) 努力的方向,讓縣城更繁華,讓鄉(xiang) 村更繁榮,是我們(men) 不變的追求。”

  時值中午,驕陽當空。工人們(men) 正在對一個(ge) 礦坑的坑壁噴“泥漿”,其中含有菌素,覆蓋裸露的岩壁一段時間後,就可以種草,慢慢恢複植被。一年前,這裏還到處都是礦坑和礦渣堆,看不到綠色,一下雨,酸性礦水直接流入河道。

  廬江礬礦始建於(yu) 1956年,受多重因素影響,這個(ge) 曾擁有3000多名工人的廬江礬礦2001年全麵停產(chan) 。“有著1400年開采史的廬江礬礦雖然畫了一個(ge) 句號,但千年礬都留下的礬工業(ye) 遺址,具有廣闊的開發和利用前景。”廬江縣縣長周天斌說,2021年,廬江縣開始對礬礦進行生態修複和遺址開發,“恢複和重建廬江礬礦已退化或破壞的生態係統,建立穩定、自我維持的植被係統,將整個(ge) 生態修複區礦山酸性廢水汙染、土壤汙染、水土流失、地質災害等問題有效控製。”

  和湯池鎮和礬山鎮一樣,“一村一品”的鄉(xiang) 村旅遊景點“長藤結瓜”一樣遍布廬江,成為(wei) 農(nong) 旅富民的“詩和遠方”。“農(nong) 區變景區、田園變花園、民房變民宿、農(nong) 品變商品”的思路,讓廬江的鄉(xiang) 村獲得高顏值,實現三產(chan) 融合發展,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畫了一幅別樣風景。

  “廬江抓住了產(chan) 業(ye) 快速發展的新機遇,‘無中生有’,如今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製造三大主導產(chan) 業(ye) 已成為(wei) 廬江的金字招牌。”許華為(wei) 告訴記者。

  廬江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開發區書(shu) 記汪守苗忘不了幾年前去深圳參加一次招商會(hui) 的“尷尬”:“帶了一部廬江的宣傳(chuan) 片,卻不敢在會(hui) 上播放,為(wei) 啥?咱沒啥特色呀。”如今的她卻對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膜、電解液等名詞如數家珍,“一周至少來企業(ye) 一次,關(guan) 鍵時候每天都來。我們(men) 對企業(ye) 實行‘五個(ge) 一’工作機製,一個(ge) 項目一個(ge) 責任領導一個(ge) 責任部門一套服務班子一套服務措施,就是要把企業(ye) 捧在手掌心。”

  2015年,合肥國軒電池材料有限公司入駐廬江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園,廬江縣一對一對接,創造了當年簽約、當年開工、當年投產(chan) 的“國軒速度”。以此為(wei) 龍頭,廬江現已成為(wei) 安徽最大的動力電池材料生產(chan) 基地。那一年,合肥國軒公司副總經理汪誌全把他的博士工作站建到了廬江。如今,廬江縣已建有2個(ge) 省級院士工作站,1個(ge) 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3個(ge) 省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廬江支柱產(chan) 業(ye) 從(cong) 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礦產(chan) 、機械製造及汽配‘老三篇’蝶變成今天的‘新三篇’。”許華為(wei) 說,“人才正成為(wei) 廬江縣加速前進的強大推動力,我們(men) 拚的是生產(chan) 要素保障和營商環境,目的是讓廬江想著和想著廬江的人都能為(wei) 廬江發展作貢獻。”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