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農業技術科普惠及百萬新農人

發布時間:2022-06-17 10:56:00來源: 科技日報

  如果不是看到周昌南的農(nong) 資短視頻,當代年輕人可能意識不到,有這麽(me) 多農(nong) 民需要農(nong) 業(ye) 知識。

  盡管我國有幾萬(wan) 農(nong) 業(ye) 產(chan) 品技術推廣員,還是難以滿足兩(liang) 億(yi) 農(nong) 民的實際需求,為(wei) 更多的農(nong) 民朋友送上農(nong) 業(ye) 技術科普的新一代“網紅”,因此廣受農(nong) 民朋友喜愛。

  從(cong) 2020年春天開始,35歲的周昌南在抖音上以“小周說農(nong) 資”為(wei) 名,傳(chuan) 播水稻病蟲害技術,僅(jin) 一條簡單易懂的“農(nong) 業(ye) 口訣”視頻就有3000多萬(wan) 點擊量。如今,周昌南已發布了466條視頻,擁有145.5萬(wan) 粉絲(si) 。

  和很多出生於(yu) 農(nong) 村的人一樣,周昌南父母一輩子務農(nong) ,對農(nong) 業(ye) 種植卻完全憑經驗。

  高考填報誌願時,周昌南遵從(cong) 長輩的建議,選擇了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植物保護專(zhuan) 業(ye) ,在農(nong) 藥企業(ye) 工作的7年,周昌南幾乎跑遍了全國的偏遠農(nong) 村,這讓他積攢了許多一線經驗,對全國農(nong) 作物非常了解。

  2016年,周昌南和合作夥(huo) 伴在長沙創業(ye) ,主要通過農(nong) 資店向農(nong) 民銷售農(nong) 產(chan) 品。

  已經飽和的傳(chuan) 統農(nong) 資行業(ye) 競爭(zheng) 激烈,創業(ye) 5年,盡管周昌南合作的農(nong) 資店超過四五千家,但與(yu) 創業(ye) 的目標仍差距甚遠,周昌南轉而通過線上傳(chuan) 播農(nong) 業(ye) 技術,直接麵向農(nong) 民種植戶。

  將主戰場搬入抖音,周昌南也經曆了粉絲(si) 增長停滯的平台期。談及於(yu) 此,周昌南說:“你不能自娛自樂(le) ,不能發廣告。你要想清楚用戶是誰。”

  對周昌南來說,農(nong) 民對什麽(me) 感興(xing) 趣,就是他關(guan) 注的重點。比如,針對年年都在不同程度地發生的蟲災,周昌南利用自己的專(zhuan) 業(ye) 知識和對行業(ye) 的了解,分享給農(nong) 民朋友的往往是相對最優(you) 的配方。

  解決(jue) 農(nong) 民朋友辛苦勞作中的痛點需求,讓周昌南獲得了越來越多的粉絲(si) 關(guan) 注,“做農(nong) 業(ye) 為(wei) 什麽(me) 會(hui) 賠錢”這條視頻發布後,周昌南一夜漲粉五六萬(wan) 。

  技術需求產(chan) 生黏性,很多粉絲(si) 慢慢成為(wei) 周昌南的鐵粉,並使用他推薦的產(chan) 品,曾經通過農(nong) 資店銷售產(chan) 品的商業(ye) 模式弊端也因此獲得了改善。

  周昌南坦言,不是所有問題都能線上解決(jue) ,改變農(nong) 民朋友相信經驗而非科學也需要時間,更需要慢慢引導,即便是周昌南的父母,最初也不相信他的“理論”。

  周昌南說:“比如,根腐病要提前用藥預防,但很多農(nong) 民不這樣看,他們(men) 的經驗是‘有病才用藥’。不少農(nong) 民朋友的植物第二年得了根腐病,又來找我,開始重視科學防治。”

  而一些新科技的應用,需要讓農(nong) 民朋友看到科技釋放的價(jia) 值,更需要鼓勵他們(men) 嚐試。

  周昌南說:“比如人工打藥,是個(ge) 辛苦活兒(er) ,半畝(mu) 地要花20分鍾才能打完,而用無人機打藥,30秒就能打完一畝(mu) 地。抖音等新媒體(ti) ,此時就是最好的演示平台。”

  周昌南的用戶群體(ti) 主要是年齡在30歲—50歲的新農(nong) 人,會(hui) 用手機和互聯網工具,會(hui) 拍照片和視頻谘詢,會(hui) 網購。

  周昌南說:“新農(nong) 人在接受科技和農(nong) 業(ye) 知識上,相對快一點,但科普農(nong) 業(ye) 知識仍要極具耐心。”

  這也是周昌南和其他視頻博主的區別,他特別有耐心,擅長用農(nong) 民朋友能夠理解的話語去科普。

  最近兩(liang) 年,周昌南在抖音火了。通過抖音賣貨,每個(ge) 月銷往全國各地的農(nong) 資產(chan) 品讓周昌南有了一兩(liang) 百萬(wan) 元收入,農(nong) 業(ye) 企業(ye) 品牌的廣告收入也在不斷增長中,去掉層層代理,農(nong) 民們(men) 也買(mai) 到了性價(jia) 比高的產(chan) 品。

  如今,雖然周昌南每兩(liang) 三天就要下一次鄉(xiang) ,日常需要在田間地頭為(wei) 農(nong) 民朋友拍攝科普視頻,業(ye) 餘(yu) 時間還要解答粉絲(si) 群的各種谘詢,並不輕鬆,但用線上知識傳(chuan) 播的方式引導農(nong) 民科學種田,在周昌南及他的團隊看來,是學以致用,實現人生價(jia) 值的最好方式。(劉 豔)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