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節糧減損,讓中國飯碗端得更穩

發布時間:2022-06-17 16:08:00來源: 人民日報

  作者:朱 雋

  倉(cang) 廩實,天下安。對我們(men) 這樣一個(ge) 有著14億(yi) 多人口的大國來說,農(nong) 業(ye) 基礎地位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和削弱,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任何時候都是真理。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四川考察時強調:“要加強現代農(nong) 業(ye) 科技推廣應用和技術培訓,把種糧大戶組織起來,積極發展綠色農(nong) 業(ye) 、生態農(nong) 業(ye) 、高效農(nong) 業(ye) 。我們(men) 有信心、有底氣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令人欣喜的是,我國糧食生產(chan) 連年豐(feng) 收。今年夏糧豐(feng) 收在望,將為(wei) 全年糧食產(chan) 量繼續穩定在1.3萬(wan) 億(yi) 斤以上奠定堅實基礎。

  “在吃飯問題上不能得健忘症”“什麽(me) 時候都不能輕言糧食過關(guan) 了”“對糧食安全還是始終要有危機意識”……糧食安全,事關(guan) 國計民生,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念茲(zi) 在茲(zi) 。我國糧食安全形勢總體(ti) 向好,但我們(men) 必須清醒認識到,隨著氣候變化影響日益加劇,資源環境約束日益趨緊,我國糧食產(chan) 量實現持續高位增產(chan) 的難度加大。與(yu) 此同時,我國糧食損耗浪費嚴(yan) 重。有調查顯示,受收獲時間選擇不精準、農(nong) 機精細化水平低、倉(cang) 儲(chu) 條件不達標等多方麵因素影響,我國小麥、水稻、玉米等糧食作物在收獲、保管、運輸等環節存在不同程度漏損狀況。因此,要實現“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目標,必須堅持開源與(yu) 節流並重,增產(chan) 與(yu) 減損並行。

  糧食安全是事關(guan) 人類生存的根本性問題,減少糧食損耗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途徑。據聯合國糧農(nong) 組織統計,每年全球糧食從(cong) 生產(chan) 到零售全環節損失約占世界糧食產(chan) 量的14%。正因此,減少糧食損耗意義(yi) 重大。數據顯示,我國糧食生產(chan) 僅(jin) “三夏”小麥機收環節減損1個(ge) 百分點,就可挽回25億(yi) 斤糧食,相當於(yu) 新增300萬(wan) 畝(mu) 麵積的產(chan) 量。從(cong) 這個(ge) 意義(yi) 上說,減損就是增產(chan) ,降耗就是增收。節糧減損,相當於(yu) 增加糧食有效供給的一塊“無形良田”,應成為(wei) 提高糧食安全保障水平的重要著力點。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堅持節約優(you) 先,落實糧食節約行動方案,深入推進產(chan) 運儲(chu) 加消全鏈條節糧減損,強化糧食安全教育,反對食物浪費。從(cong) 生產(chan) 到加工,從(cong) 田間到餐桌,糧食產(chan) 業(ye) 鏈條很長。節糧減損,需要瞄準全鏈條綜合施策、做好配套銜接,既要加強生產(chan) 源頭管控,也要做好儲(chu) 運環節減損,更要提升加工利用水平。與(yu) 此同時,還應強化科技“硬支撐”。加強綜合利用,比如,除了把水稻加工成大米,還可從(cong) 米糠提煉稻米油,將稻殼用於(yu) 發電;推廣低溫儲(chu) 糧、糧堆保冷等技術,既能防治害蟲,還能有效減少糧食在儲(chu) 藏中的損失;優(you) 化升級農(nong) 機裝備水平,對農(nong) 機加強檢修保養(yang) 、技術調試;舉(ju) 辦技術培訓,讓農(nong) 機手掌握機收減損技術操作要點和正確的機具調整方法……科技賦能,服務到位,就能不斷探索創新、開拓空間,為(wei) 節糧減損和糧食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提供助力。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si) 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無論任何時候,珍惜糧食、敬畏糧食的理念不能改變,行動不能放鬆。2021年,我國糧食機收損失率降低了1個(ge) 百分點,相當於(yu) 挽回了100億(yi) 斤糧食。麵向未來,還應因地製宜、深挖潛力,持續推動糧食全產(chan) 業(ye) 鏈各環節節約減損取得更多實效。多措並舉(ju) 、不棄微末、久久為(wei) 功,讓節約成為(wei) 另一種方式的“增產(chan) ”,我們(men) 必能更好穩住糧食安全這塊“壓艙石”,增強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信心和底氣。(朱 雋)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