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學:並不遙遠的“俗世哲學”
作者:趙晶(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副院長)
管理學伴隨現代生產(chan) 和生活方式在全球範圍內(nei) 的擴展而蓬勃,其主要研究成果又透過現代商學教育逐漸滲透到每個(ge) 人的生活中。近百年來人類生活的急遽發展變化,讓這個(ge) 年輕學科呈現出五彩斑斕的形態,多子學科、多學術傳(chuan) 統交融激蕩、和諧共生。
管理學的內(nei) 在多樣性帶來繁榮的同時,也為(wei) 管理學人帶來了某種“幸福的煩惱”——如何有效概括我們(men) 的學科,從(cong) 而讓它更好地為(wei) 更多人服務。一種正在形成中的共識是:管理是距離普通人並不遙遠的“俗世哲學”,它可以讓人們(men)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實現長期目標並找到存在意義(yi) 。日常和哲學的組合本身具有令人著迷的張力。前者指向目標、計劃、優(you) 化、效果、發展性和效率性;後者指向研究、詢問、討論、反思、創造性和思辨性。人們(men) 常說,管理行為(wei) 是科學與(yu) 藝術的結合,稱對應的管理學科為(wei) “俗世哲學”。
管理學距離普通人並不遙遠,它的效果實際而親(qin) 切。“俗世”部分能幫助人們(men) 更快更好地完成工作。科學方法和專(zhuan) 業(ye) 分析工具可以幫助人們(men) 進行市場預測、戰略規劃、商業(ye) 模式設計等,從(cong) 而進一步提升工作效率。通過運用機器學習(xi) 、文本挖掘等數字化分析工具,可以幫助人們(men) 靈活應對新興(xing) 技術迅猛發展對商業(ye) 世界帶來的挑戰。管理學需要透過管理實踐表象把握事物本質,這需要哲學智慧。
隨著產(chan) 業(ye) 革命和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生產(chan) 力的解放給予人充分思考和發展自身價(jia) 值的機會(hui) 。從(cong) 工具理性到價(jia) 值理性,要求管理者不僅(jin) 具備創造力、敏銳力、探索力、洞察力、學習(xi) 力,更需要結合跨學科知識,回顧曆史、展望未來。站在當下節點,我們(men) 要深度思考未來的社會(hui) 和組織會(hui) 是什麽(me) 形態,需要什麽(me) 樣的技術,如何兼顧經濟價(jia) 值與(yu) 社會(hui) 責任,如何更好地選擇、激勵、培養(yang) 、發展人才,如何依托管理思維實現組織“做正確的事和正確地做事”之間的有機結合,確保組織健康可持續發展。這就為(wei) 管理教育提出人才培養(yang) 目標:培養(yang) 具有管理專(zhuan) 業(ye) 知識和高度社會(hui) 責任感,能夠運用數字化能力、溝通能力、理解能力、創新能力以及國際化視角來批判性分析和解決(jue) 問題的管理人才。
在職業(ye) 發展方麵,管理學致力於(yu) 培養(yang) 具有家國情懷和國際視野、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hui) 進步的骨幹人才。管理學所培養(yang) 的複合型人才,兼具管理、經濟、法律等方麵的知識和能力,就業(ye) 出路廣闊,可去金融、會(hui) 計等行業(ye) 從(cong) 事專(zhuan) 業(ye) 服務,也可去互聯網企業(ye) 或實體(ti) 經濟企業(ye) 從(cong) 事綜合管理工作,或者進入政府管理部門從(cong) 事商業(ye) 政策決(jue) 策,以及前往高校及科研院所進行學術研究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