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香港回到正確軌道 未來前景非常樂觀

發布時間:2022-06-21 14:53: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今天的香港比過去任何時候都要穩固,未來隻要抓好經濟發展,用好香港的獨特優(you) 勢,在中央堅強後盾支持下,我對香港的發展充滿信心。”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前夕,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禮賓府接受記者采訪。

  林鄭月娥表示,過去五年,在中央政府、香港特區政府和社會(hui) 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香港在維護國家安全、完善選舉(ju) 製度、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和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等方麵取得顯著成就,她對香港未來經濟社會(hui) 發展充滿信心。

  “一國兩(liang) 製”在香港的實踐是成功的

  “‘一國兩(liang) 製’是一個(ge) 非常偉(wei) 大的構想,也是一個(ge) 開創性的事業(ye) 。”林鄭月娥認為(wei) ,今天的香港保持穩定繁榮,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穩固,創新科技、文化藝術事業(ye) 蓬勃發展。過去25年,“一國兩(liang) 製”在香港的實踐是成功的。

  “‘一國’是根,根深才能葉茂;‘一國’是本,本固才能枝榮。”2017年7月1日,在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大會(hui) 上,國家主席習(xi) 近平用形象的比喻論述如何準確把握“一國”和“兩(liang) 製”的關(guan) 係。

  “我特別喜歡這一比喻。”林鄭月娥說,“一國”就是一棵樹的根,如果樹根不夠深不夠壯,這棵樹就不會(hui) 茂盛。我們(men) 需要準確把握“一國”和“兩(liang) 製”的關(guan) 係,以“一國”為(wei) 本,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這樣“兩(liang) 製”就會(hui) 有更大的發揮機會(hui) 。

  她感慨地說,過去五年,香港經曆了很大的挑戰和困難,但現在已經回到“一國兩(liang) 製”的正確軌道。未來我們(men) 需要不斷提高香港市民的國家安全意識,繼續加強國民教育,促進香港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推動創新科技、金融服務等進一步發展,讓香港茁壯成長。

   築牢維護國家安全的屏障

  林鄭月娥強調,從(cong) 貫徹“一國兩(liang) 製”方針和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角度,今天的香港肯定比過去任何時候都要穩固。

  “作為(wei) 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香港特區如果沒有一個(ge) 健全的法律製度和執行機製來維護國家安全,那是非常危險的,不僅(jin) 會(hui) 影響香港社會(hui) 的安全,也會(hui) 給國家帶來很大風險。”她說。

  林鄭月娥表示,2019年發生的“修例風波”,讓很多人看清了香港麵臨(lin) 的複雜形勢。“要是我們(men) ‘不設防’,讓外部勢力利用香港滲透內(nei) 地進行破壞活動,做危害國家安全的事,後果是非常嚴(yan) 重的。”

  麵對極為(wei) 複雜嚴(yan) 峻的局麵,中央果斷製定實施香港國安法,築牢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製度屏障,對香港迅速止暴製亂(luan) 、實現由亂(luan) 到治的重大轉折發揮了關(guan) 鍵作用。

  林鄭月娥說,香港國安法實施後,危害國家安全的案件主要由特區政府警務處維護國家安全部門偵(zhen) 查,由特區政府律政司專(zhuan) 門檢控部門檢控起訴,由香港法院進行審理。這體(ti) 現了“一國兩(liang) 製”的精神,也表明了中央對香港特區的信任。

  “香港國安法為(wei) 香港繼續前進提供了非常堅實的基礎。”她說。

   “愛國者治港”得到落實

  從(cong) 2021年9月到2022年5月,香港特區選舉(ju) 委員會(hui) 選舉(ju) 、第七屆立法會(hui) 選舉(ju) 、第六任行政長官選舉(ju) 相繼順利舉(ju) 行。越來越多賢能愛國者進入特別行政區管治架構,一支愛國愛港、擔當作為(wei) 、精誠團結、為(wei) 民服務的治港隊伍初步形成。

  林鄭月娥說,完善香港特區選舉(ju) 製度是為(wei) 了更好地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以前每到選舉(ju) 的時候就很擔心有不愛國的人進入立法機關(guan) ,衝(chong) 擊特區政府施政,甚至用這個(ge) 平台來做一些反對中央、損害中央和香港特區關(guan) 係的行為(wei) ,現在這個(ge) 擔心沒有了。”

  她坦言,“愛國者治港”原則的落實,為(wei) 特區政府實現更大作為(wei) 提供了空間,特區官員會(hui) 更有底氣去為(wei) 香港謀劃未來。

   香港未來發展必須跟國家戰略保持一致

  “回顧這五年工作,最令人興(xing) 奮的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林鄭月娥說,2018年9月廣深港高鐵香港段開通,同年10月港珠澳大橋通車,2020年8月蓮塘/香園圍口岸啟用,“三大跨境基建推動了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的形成”。

  “香港的未來發展,必須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林鄭月娥說。

  回歸25年來,香港與(yu) 內(nei) 地不斷深化合作交流。如今,香港發展很多產(chan) 業(ye) 都會(hui) 考慮國家戰略,並與(yu) 之保持一致。林鄭月娥舉(ju) 例說,在中央大力支持下,這五年香港在國家非常重視的科創領域投資1500億(yi) 港元,推動初創企業(ye) 、研究實驗室以及相關(guan) 基建快速發展,其中重點領域是生命健康和醫療科技,取得的成果令人滿意。

  “依托粵港澳大灣區,香港科創未來發展潛力更大。”她說,產(chan) 品從(cong) 0到1的研發、從(cong) 1到10的初步生產(chan) ,可以放在香港,但是要大量生產(chan) ,做到從(cong) 十到百到千,就必須依靠深圳、東(dong) 莞、佛山等大灣區內(nei) 地城市。“香港與(yu) 這些內(nei) 地城市互補性很強,隻要強強聯手,就能成為(wei) 全世界非常重要的創新研發生產(chan) 基地。”

  林鄭月娥指出,去年頒布的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支持香港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地位,強化全球離岸人民幣業(ye) 務樞紐、國際資產(chan) 管理中心及風險管理中心功能;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亞(ya) 太區國際法律及解決(jue) 爭(zheng) 議服務中心、區域知識產(chan) 權貿易中心,支持香港服務業(ye) 向高端高增值方向發展,支持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這些都給香港帶來了無限機遇。”

  “未來的香港有更好的基礎,我們(men) 應該更有底氣做一些創新,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林鄭月娥充滿信心地表示,香港已經回到“一國兩(liang) 製”的正確軌道,香港未來前景非常樂(le) 觀。

   (新華社香港6月20日電 記者劉歡、牛琪、王笛)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