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上“芯芯向榮” 千億級產業如火如荼
塔吊林立,機器轟鳴,運輸車輛往來穿梭。中國證券報記者日前在中芯國際一個(ge) 擴產(chan) 項目建設現場看到如火如荼的繁忙景象。
一手抓擴產(chan) ,一手促生產(chan) 。近日,滬矽產(chan) 業(ye) 臨(lin) 港廠區迎來全員複工,生產(chan) 線達到滿產(chan) 水平。凱世通張江廠區研發人員加緊技術攻關(guan) ,工程師忙著調試設備,希望盡快將設備交付客戶。
以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ti) 為(wei) 代表的上海集成電路企業(ye) ,千方百計克服疫情影響,芯片供應沒有斷檔。目前,多家上海半導體(ti) 公司在手訂單充足,全力確保訂單按時執行。
隨著一係列穩經濟政策和複工複產(chan) 措施加快落地,千億(yi) 產(chan) 值規模的上海集成電路產(chan) 業(ye) 呈現向好態勢。
產(chan) 能利用率快速提升
“中芯國際和華虹半導體(ti) 是我國芯片製造業(ye) 龍頭。而它們(men) 停工,國內(nei) 上千家芯片設計公司會(hui) 受到重大影響。如果芯片設計公司受到影響,就會(hui) 波及汽車、手機、電視機、機頂盒等終端市場。”芯謀研究董事長顧文軍(jun) 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上海集成電路產(chan) 業(ye) 鏈齊全,龍頭企業(ye) 雲(yun) 集於(yu) 此。
集成電路素有“工業(ye) 糧食”之稱,對工業(ye) 經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集成電路是產(chan) 業(ye) 鏈長且高度全球化的產(chan) 業(ye) ,哪個(ge) 環節出問題,都可能讓整個(ge) 產(chan) 業(ye) 鏈陷入震蕩。
“上海的晶圓製造產(chan) 能占全國(不含外資和合資企業(ye) )九成以上,一旦停工停產(chan) ,影響難以預估。”上海市集成電路行業(ye) 協會(hui) 副秘書(shu) 長石建賓向中國證券報記者介紹,上海封測、設計的銷售額分別占全國的17%、27%。另外,上海是全球重要的集成電路分撥中心,全球前十大集成電路企業(ye) 均在上海設有分公司,大部分為(wei) 地區性分撥中心。
6月以來,上海全麵推進複工複產(chan) ,上海集成電路製造企業(ye) 的產(chan) 能利用率快速提升。石建賓表示,除發生疫情的企業(ye) 外,上海的晶圓製造、封測、設備與(yu) 材料等領域的集成電路企業(ye) 複工複產(chan) 率均為(wei) 100%。
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ti) 兩(liang) 大晶圓代工廠,產(chan) 能持續滿載,發揮了“定海神針”的作用。
“我們(men) 的產(chan) 線還是在100%運行,大量產(chan) 能滿足緊缺需求,包括功率管理、第六代無線網絡技術(WiFi6)、微控製單元(MCU)等芯片,以及筆記本、手機所需相關(guan) 組件。”中芯國際聯合CEO趙海軍(jun) 說,今年公司資本支出(約50億(yi) 美元)和擴產(chan) 會(hui) 按計劃推進。
在本輪疫情防控期間,華虹半導體(ti) 兩(liang) 大製造平台沒有停止運轉,以駐廠60%的人力完成了100%的產(chan) 出任務。前四個(ge) 月銷售收入、出貨量保持穩健增長態勢,多項運行指標屢創新高。
訂單充足全力保交付
“作為(wei) 上海市複工複產(chan) 首批‘白名單’企業(ye) 之一,凱世通的一批工程師在公司封閉生產(chan) 一個(ge) 多月,保障了新設備生產(chan) ,並向客戶提供售後服務及零部件。凱世通設備交付符合客戶要求,4月下旬已交付首批設備;6月到年底,每月還有多台設備要交付。”萬(wan) 業(ye) 企業(ye) 副總裁、董事會(hui) 秘書(shu) 周偉(wei) 芳表示,目前,凱世通產(chan) 線滿工滿產(chan) 。
凱世通是萬(wan) 業(ye) 企業(ye) 控股子公司,是我國首家低能大束流離子注入機、低能大束流重金屬離子注入機、低能大束流超低溫離子注入機相繼成功通過驗證驗收的設備廠商,並率先向客戶交付了高能離子注入機。離子注入機是集成電路製造四大核心裝備之一。凱世通在手訂單金額達6.8億(yi) 元,且正與(yu) 國內(nei) 多家重要客戶洽談新訂單。
同樣受益於(yu) 下遊晶圓廠的高景氣,矽片供不應求。“盡管有疫情,但我們(men) 這邊的生產(chan) 基本沒停過。”滬矽產(chan) 業(ye) 相關(guan) 負責人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今年訂單已排滿,而且客戶還要再追加訂單,要抓緊增產(chan) 擴容。
滬矽產(chan) 業(ye) 是我國規模最大的半導體(ti) 矽片製造企業(ye) 之一。矽片是生產(chan) 半導體(ti) 產(chan) 品的關(guan) 鍵材料。滬矽產(chan) 業(ye) 正通過三家子公司積極擴產(chan) 。“上海的擴產(chan) 項目因疫情停了一段時間。一進入複工複產(chan) ‘白名單’,我們(men) 就抓緊推進,希望能盡早達產(chan) 。”滬矽產(chan) 業(ye) 上述負責人說。
疫情防控期間,多家上海集成電路龍頭企業(ye) 宣布取得重要成果。
全球半導體(ti) 設備公司麵臨(lin) “幸福的煩惱”,不缺訂單,但零部件交付周期一再延長,給整機交付帶來不小壓力。“海外零部件交付期普遍延長到9至12個(ge) 月,國內(nei) 情況比較理想。凱世通大部分采用國內(nei) 零部件,我們(men) 去年提前采購了不少零部件,目前設備交付沒有受到零部件延遲影響。”周偉(wei) 芳自信地說,凱世通一定確保在客戶指定時間內(nei) 完成全部設備交付。
推動龍頭企業(ye) 變強
上海“芯芯向榮”,是我國集成電路產(chan) 業(ye) 發展的縮影。石建賓表示,全球消費市場和智能化需求不斷增加,5G、人工智能、汽車電子、新能源汽車及數字新基建推動集成電路產(chan) 業(ye) 發展。我國集成電路產(chan) 業(ye) 發展長期向好。
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認為(wei) ,對半導體(ti) 行業(ye) 而言,未來10年有非常好的機會(hui) 。主要原因是數字化轉型推升芯片需求大幅增長。比如,電動車芯片含量是燃油車的10倍。
在顧文軍(jun) 看來,各地對集成電路產(chan) 業(ye) 高度重視,資本市場給予大力支持。他說:“推動芯片產(chan) 業(ye) 大力發展已成為(wei) 行業(ye) 共識,這是沒有爭(zheng) 議的,討論的隻是如何實現的問題。”
當然,我國集成電路產(chan) 業(ye) 尚麵臨(lin) 外部不確定性。受訪人士認為(wei) ,在電子設計自動化(EDA)、材料、設備、高端零部件、高端設計等方麵,美國半導體(ti) 企業(ye) 有優(you) 勢。
人才緊缺等問題也給我國集成電路產(chan) 業(ye) 發展帶來挑戰。“現在半導體(ti) 產(chan) 業(ye) 特別熱,進來的資金很多,但這是一個(ge) ‘板凳甘坐十年冷’的產(chan) 業(ye) ,是一個(ge) 以高技術人才為(wei) 主的產(chan) 業(ye) 。你可以一天募資100億(yi) 元,一天注冊(ce) 100家公司,但培養(yang) 一個(ge) 人才往往需要10至20年。”顧文軍(jun) 表示。
顧文軍(jun) 建議,集中精力扶大扶強,優(you) 先發展我國半導體(ti) 龍頭企業(ye) 。他說:“讓本身就是‘花’的企業(ye) 散發芬芳擴大影響力。在它們(men) 身上進行大規模的投資,讓它們(men) 率先深度參與(yu) 到全球半導體(ti) 產(chan) 業(ye) 鏈的發展和競爭(zheng) 中。同時,我國半導體(ti) 龍頭企業(ye) 要在變大後向變強方向發展,堅持以技術為(wei) 核心的發展思路,發揮規模效應。進而帶動我國半導體(ti) 產(chan) 業(ye) 其它環節的進步,實現產(chan) 業(ye) 正向循環。”(吳科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