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晉江:唱好經濟與文化融合發展“二重唱”
【走進縣城看發展】
光明日報記者 高建進
一邊是高樓大廈林立,一邊是古厝宗祠成片;一邊是時尚品牌薈萃,一邊是“出磚入石”的百年老牆。在福建晉江市中心,現代化的萬(wan) 達廣場和傳(chuan) 統街區的五店市緊緊相鄰,攜手鑄就晉江的商業(ye) 與(yu) 文化地標,也共同詮釋了當地開放與(yu) 包容的城市性格。
“晉江是全國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範區。近年來,我們(men) 特別注重留住城市文脈,把經濟發展與(yu) 文化傳(chuan) 承統一起來,逐步探索出文化與(yu) 經濟相互促進融合的‘晉江模式’。”晉江市委常委、宣傳(chuan) 部部長黃少偉(wei) 告訴記者,晉江的做法,就是在發展中“留文留魂留鄉(xiang) 愁”,在文化保護中“見人見物見生活”,唱好經濟與(yu) 文化融合發展的“二重唱”。
走進五店市曆史街區,傳(chuan) 統民居、番仔樓、宗祠、寺廟……一棟棟紅磚古厝讓人仿佛置身曆史長河之中。這裏是閩南地區規模最大的紅磚古厝建築群,擁有明、清至近現代建築共130多棟。街區內(nei) 除了博物館、文化展館,還在不影響文物建築的前提下,開設了工作室、咖啡館、茶館等。71歲的莊正峰是老街區的搬遷戶,現在安置在附近的桂華苑小區。“如今的五店市更美了,也更有生活氣息了。我現在每天都要和老伴到這裏的巷子裏散散步、喝喝茶,回憶下過去的歲月。”老莊說,自家的三個(ge) 子女也住在同一個(ge) 小區,他們(men) 則喜歡逛旁邊的萬(wan) 達城市廣場。在這塊地方,吃、住、行、遊、購、娛樣樣不缺,大家都能各取所需。
在這座城市,到處體(ti) 現著傳(chuan) 統與(yu) 現代的互補與(yu) 包容。位於(yu) 晉江華表山南麓的草庵寺,紅磚紅瓦、燕尾飛簷格外醒目。它始建於(yu) 南宋紹興(xing) 年間,是中國現存最完整的摩尼教遺址,也是“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世界係列遺產(chan) 22個(ge) 代表性世遺點之一。依托草庵文旅區,晉江正在周邊打造“科、教、產(chan) 、城、文”融合發展的科創新區。“草庵遺址顯現出宋元泉州這一世界海洋貿易中心強大的文化包容力。如今,這種包容文化在晉江正被進一步發揚光大。”晉江市文保中心主任吳金鵬告訴記者,市裏已投資數億(yi) 元建設草庵公園,對遺址進行保護。同時,在周邊地區引進了中國科學院大學福建智能製造學院、中科院泉州裝備所,攜手附近的三創園,共同打造晉江智穀。
文化不僅(jin) 豐(feng) 富了晉江的內(nei) 涵與(yu) 色彩,如今還成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金鑰匙”,成為(wei) 企業(ye) 發展的新引擎。
晉江梧林村被譽為(wei) “華僑(qiao) 建築博物館”,村裏留存近百棟建築,包括雄偉(wei) 的古羅馬式、哥特式洋樓,以及南洋風味的番仔樓。它們(men) 大都是20世紀初,村裏遠渡重洋的華僑(qiao) 出資修建的。“2016年,梧林村被列入‘第四批中國傳(chuan) 統村落’名錄。此後,梧林傳(chuan) 統村落保護發展項目被定為(wei) 福建省重點項目。”梧林傳(chuan) 統村落項目辦常務副主任金宏勃對記者說。如今,通過“修舊如舊”、景觀提升,這些曆史建築被原汁原味地呈現給大眾(zhong) ,為(wei) 這個(ge) 明代村落留住了文脈與(yu) 鄉(xiang) 愁。
在鄉(xiang) 村旅遊的帶動下,過去外出打工的村民紛紛回鄉(xiang) 發展。村裏的一座紅磚古厝裏,村民蔡燦藝開辦的“南洋咖啡館”生意興(xing) 隆。“我以前在泉州做外貿生意,前年春節回鄉(xiang) ,看到家鄉(xiang) 麵貌煥然一新,以前破舊的老房子通過修繕,有了濃濃的文化味,引來了大量遊客,當時我就下決(jue) 心要回鄉(xiang) 創業(ye) 。”蔡燦藝說,現在村裏引進專(zhuan) 業(ye) 的旅遊公司,村集體(ti) 還在其中占有股份。“我們(men) 不但可以在家門口開店做生意,也是文化旅遊公司的股東(dong) ,子子孫孫都受益。”蔡燦藝笑著說,用好了鄉(xiang) 村文化這個(ge) 大寶藏,現在村民捧上的不是“鐵飯碗”,而是“金飯碗”。
離梧林村不遠,卡爾美體(ti) 育用品公司總部大樓內(nei) ,“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正在開展的讀書(shu) 活動吸引了眾(zhong) 多的黨(dang) 員群眾(zhong) ;“卡爾美足球文化主題館”裝飾一新,即將開館;新投建的綠色智能工廠,實現了全生產(chan) 流程的智能製造……用文化打造企業(ye) 品牌,讓這家企業(ye) 嚐到了發展的甜頭。“我們(men) 企業(ye) 以前做傳(chuan) 統代工,現在正向品牌運營轉變。”卡爾美公司總經理柯永祥告訴記者,企業(ye) 的卡爾美品牌收購自西班牙,如今正逐漸融合中國的體(ti) 育文化、晉江開放包容的區域文化,形成自主的文化品牌。柯永祥說:“從(cong) 做產(chan) 業(ye) 鏈的下遊到涉足產(chan) 業(ye) 鏈上遊,我們(men) 充滿信心,因為(wei) 有晉江深厚的文化積澱做支撐,有泱泱大國的底蘊做靠山,企業(ye) 一定能在國際國內(nei) 市場上大放異彩。”
以“文”興(xing) 業(ye) ,推動了城市的融合發展。這些年來,“大美晉江”的名片越來越亮,縣域經濟實力也持續位居福建首位,縣域經濟基本競爭(zheng) 力位居全國第四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