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深刻把握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意蘊和現實意義

發布時間:2022-06-22 11:13: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鄭萼(北京市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黨(dang) 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的決(jue) 議》指出:“一百年來,黨(dang) 既為(wei) 中國人民謀幸福、為(wei) 中華民族謀複興(xing) ,也為(wei) 人類謀進步、為(wei) 世界謀大同,以自強不息的奮鬥深刻改變了世界發展的趨勢和格局。”這一重要論述是馬克思主義(yi) 人民立場的嶄新表達,是新時代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基本方略的生動體(ti) 現,集中展現了當代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政治品格、價(jia) 值追求、精神風範,折射出強大的真理力量和耀眼的價(jia) 值光芒。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重要論述,需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價(jia) 值意蘊和現實意義(yi) 。

  為(wei) 人民謀幸福旨在紮實推進共同富裕。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實現共同富裕,是我們(men) 黨(dang) 矢誌不渝的奮鬥目標。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我們(men) 追求的發展是造福人民的發展,我們(men) 追求的富裕是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把握發展階段新變化,把逐步實現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推動區域協調發展,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為(wei) 促進共同富裕創造了良好條件。適應我國社會(hui) 主要矛盾的變化,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須堅持基本經濟製度,鼓勵勤勞創新致富,全力提高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包容性,著力擴大中等收入群體(ti) 規模,大力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強對高收入的規範和調節,不斷促進人民群眾(zhong) 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真正推動人的全麵發展、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wei) 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為(wei) 民族謀複興(xing) 旨在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以民族複興(xing) 為(wei) 己任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登上曆史舞台後,就把實現現代化作為(wei) 不懈奮鬥的偉(wei) 大目標。早在1945年黨(dang) 的七大就提出“為(wei) 著中國的工業(ye) 化和農(nong) 業(ye) 近代化而鬥爭(zheng) ”。1964年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hui) 議明確“全麵實現農(nong) 業(ye) 、工業(ye) 、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的目標。改革開放後,鄧小平同誌提出“三步走”戰略,謀劃到21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進入新時代,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進一步明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總任務是實現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在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的基礎上,分兩(liang) 步走在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li) 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當前,進入新發展階段,我們(men) 比曆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

  為(wei) 人類謀進步旨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是為(wei) 中國人民謀幸福的黨(dang) ,也是為(wei) 人類進步事業(ye) 而奮鬥的黨(dang)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始終以世界眼光關(guan) 注人類前途命運,從(cong) 人類發展大潮流、世界變化大格局、中國發展大曆史正確認識和處理同外部世界的關(guan) 係;始終堅持把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同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聯係起來,積極倡導和促進全球發展的公平性、有效性、協同性。當今時代,經濟全球化大潮滾滾向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深入發展,和平發展大勢不可逆轉。人類交往的世界性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深入、更廣泛,各國相互聯係和彼此依存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頻繁、更緊密,和平、發展、合作、共贏已成為(wei) 時代潮流。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以深邃的曆史眼光和博大的天下情懷,深入思考“建設一個(ge) 什麽(me) 樣的世界、如何建設這個(ge) 世界”等關(guan) 乎人類前途命運的重大課題,提出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理念,為(wei) 人類繁榮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是應對全球性問題的必由之路,已被多次寫(xie) 入聯合國文件,是當代中國對世界的重要思想和理論貢獻,成為(wei) 中國引領時代潮流和人類文明進步方向的鮮明旗幟。

  為(wei) 世界謀大同旨在建成天下為(wei) 公的美好世界。中華民族曆來講求“天下一家”,憧憬“大道之行,天下為(wei) 公”的美好世界。從(cong) “中國應當對於(yu) 人類有較大的貢獻”,到“中國人民不僅(jin) 要自己過上好日子,還追求天下大同”,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為(wei) 世界謀大同的天下情懷因自身和中國的發展壯大而日益深厚,內(nei) 涵日臻豐(feng) 富。麵對全球性挑戰,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呼籲推動實現更加強勁、綠色、健康的全球發展,共同推動全球發展邁向平衡協調包容新階段。誌同道合,行以致遠。從(cong) 提出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guan) 係,到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yi) 、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jia) 值,從(cong) 攜手各方共建“一帶一路”到積極參與(yu) 全球治理體(ti) 係改革和建設……中國以實際行動為(wei) 世界和平與(yu) 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積極倡導各國以寬廣胸懷理解不同文明對價(jia) 值內(nei) 涵的認識,尊重不同國家人民對價(jia) 值實現路徑的探索,努力推動世界不同文明在求同存異、交流互鑒中共同進步,攜手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li) 的世界。

  當然,分析人民、民族、人類、世界等的彼此特性,並不意味著割裂人民、民族、人類、世界之間的融通共性,因為(wei) 四者是有機統一的。具體(ti) 而言,個(ge) 體(ti) 是民族的縮影、民族是個(ge) 體(ti) 的集聚;民族是人類的構成單元,人類是民族的有機整體(ti) ;世界是人與(yu) 自然的共同家園,人類是世界的重要成員。為(wei) 人民謀幸福、為(wei) 民族謀複興(xing) ,為(wei) 人類謀進步、為(wei) 世界謀大同,是以人民為(wei) 中心對不同主體(ti) 、不同訴求,在不同層麵、不同領域的多元呈現。“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中國夢是國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個(ge) 中國人的。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hui) 好。”“中國夢是中國人民追求幸福的夢,也同各國人民的美好夢想息息相通。”為(wei) 人類謀進步、為(wei) 世界謀大同,也能更好為(wei) 人民謀幸福、為(wei) 民族謀複興(xing) 。中華民族自古就有“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傳(chuan) 統美德,既希望中國人民自己過得好,也希望各國人民都過得好,主動把中國發展與(yu) 世界發展融為(wei) 一體(ti) 。從(cong) 人民到民族、由民族到人類、再到全世界的開闊視野,秉承了中華民族“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yu) 共,天下大同”的優(you) 良傳(chuan) 統,契合了馬克思恩格斯“自由人聯合體(ti) ”的遠大理想,彰顯了立己達人的世界情懷和睿智高遠的思想魅力,占據了國際道義(yi) 製高點,贏得了國際社會(hui) 廣泛讚譽。

  “安危不貳其誌,險易不革其心。”隨著綜合國力不斷增強,中國將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nei) 承擔更多國際責任和義(yi) 務,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尤其是成功走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作為(wei) 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負責任大國,在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過程中,中國將以更加遠大的目光,更加恢宏的格局,更加開闊的胸襟,更加從(cong) 容的氣度,更多從(cong) 全世界、全人類整體(ti) 利益的角度思考問題,積極作為(wei) ,為(wei)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貢獻智慧和力量。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