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立足經濟監督定位 推動健全長效機製

發布時間:2022-06-22 11:09:00來源: 人民日報

  2021年度審計工作報告顯示,全國共審計8.7萬(wan) 多個(ge) 單位,促進增收節支和挽回損失3800多億(yi) 元

  立足經濟監督定位 推動健全長效機製

  本報記者 齊誌明

  《 人民日報 》( 2022年06月22日 第 14 版)

  6月21日,受國務院委托,審計署審計長侯凱向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第三十五次會(hui) 議作了《國務院關(guan) 於(yu) 2021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審計結果表明,麵對複雜嚴(yan) 峻的國內(nei) 外形勢和諸多風險挑戰,各地區各部門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麵落實“六保”任務,全年主要目標任務較好完成,“十四五”實現良好開局。

  報告指出,黨(dang) 中央對審計工作集中統一領導更加實化製度化,整改效果明顯提升。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全國共審計8.7萬(wan) 多個(ge) 單位,促進增收節支和挽回損失3800多億(yi) 元。出台《關(guan) 於(yu) 建立健全審計查出問題整改長效機製的意見》,建立計劃、實施、審理、整改的工作閉環。至2022年4月,2020年度審計發現問題已基本整改到位,完善製度1520多項,追責問責8300多人,整改責任意識明顯增強。審計指出問題後,有關(guan) 地方、部門和單位正在積極整改,審計署將跟蹤督促,年底前報告全麵整改情況。

  深化財稅和投融資體(ti) 製改革,預算和投資計劃執行情況總體(ti) 較好

  報告揭示了中央財政管理審計情況與(yu) 中央部門預算執行審計情況。審計部門重點審計了中央決(jue) 算草案編製、財政資源統籌、財政部管理分配的直達資金等轉移支付和發展改革委管理分配的投資專(zhuan) 項、地方政府債(zhai) 務管理等情況。

  2021年,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總量93405.41億(yi) 元、支出總量120905.41億(yi) 元,赤字27500億(yi) 元,與(yu) 預算持平;中央政府性基金收入4419.9億(yi) 元、支出4003.31億(yi) 元;中央國有資本經營收入2420.3億(yi) 元、支出1077.8億(yi) 元;中央社會(hui) 保險基金收入10621.37億(yi) 元、支出10602.99億(yi) 元。

  2021年,發展改革委管理分配中央財政投資6100億(yi) 元,其中安排中央本級支出1574.3億(yi) 元,對地方轉移支付4525.7億(yi) 元,主要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三農(nong) ”和水利建設、重大基礎設施、科技創新和結構調整、國家重大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社會(hui) 事業(ye) 和社會(hui) 治理、生態文明建設、其他重大項目等八大領域。

  報告反映,審計結果表明,財政部、發展改革委認真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國務院決(jue) 策部署,加強重點領域財力支撐,深化財稅和投融資體(ti) 製改革,預算和投資計劃執行情況總體(ti) 較好。審計發現,這方麵存在中央決(jue) 算草案個(ge) 別事項編報不夠完整、財政資源統籌仍需向縱深推進、中央財政支出分配投向和使用效果還不夠精準優(you) 化等主要問題。

  報告顯示,審計的41個(ge) 部門共收到財政預算撥款5961.75億(yi) 元,抽查其中2100.16億(yi) 元(占35.2%)發現的問題主要是:落實過緊日子要求不嚴(yan) 格,違反財經紀律的行為(wei) 仍有發生,共涉及25個(ge) 部門和121家所屬單位資金25.73億(yi) 元。

  報告建議,進一步增強預算約束剛性,嚴(yan) 肅財經紀律。一是健全完善有利於(yu) 財政資源統籌的體(ti) 製機製。加強四本預算銜接,打破支出固化格局,增強公共財政統籌能力;健全專(zhuan) 項資金定期評估和動態調整機製,壓縮資金分配中的自由裁量空間。嚴(yan) 格部門預算管理主體(ti) 責任,督促將全部收入和支出依法納入預算。二是繼續壓減非必要非剛性支出。嚴(yan) 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壓實地方政府、央企主體(ti) 責任和中央部門主管監督責任,把政府過緊日子作為(wei) 常態化紀律要求,勤儉(jian) 辦事業(ye) ,對財政資金損失浪費問題追責問效。

  重點項目提升國際形象、拉動內(nei) 需,重點民生領域加大工作力度、人民群眾(zhong) 獲得感進一步增強

  報告揭示了重大項目和重點民生資金審計情況。

  報告認為(wei) ,北京冬奧會(hui) 和冬殘奧會(hui) 、港珠澳大橋均是黨(dang) 中央確定的世紀性、戰略性工程,對於(yu) 提升我國際形象、拉動內(nei) 需意義(yi) 重大。

  自2017年9月,審計部門連續5年對北京冬奧會(hui) 場館建設、北京冬奧組委財務收支等情況進行跟蹤審計。審計按照黨(dang) 中央常態化“經濟體(ti) 檢”和“治已病”“防未病”的要求,一體(ti) 推動揭示問題、規範管理和完善製度,推動各項籌辦任務如期開展,推動黨(dang) 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在北京冬奧會(hui) 和冬殘奧會(hui) 籌辦工作中落地生根,有力保障了北京冬奧會(hui) 和冬殘奧會(hui) 像冰雪一樣純潔幹淨。

  港珠澳大橋2011年1月開始建設至2018年10月通車試運營。此次抽審了竣工決(jue) 算投資的80%。審計結果表明,在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有關(guan) 管理部門和參建單位認真落實粵港澳三地共建共管要求,積極籌措到位建設資金,嚴(yan) 格工程建設管理,全力打造世界一流工程。發現的問題主要是竣工決(jue) 算草案編製和工程價(jia) 款結算不準確、不真實,涉及金額17.53億(yi) 元。有關(guan) 部門已根據審計結果調減決(jue) 算投資16.78億(yi) 元、調增0.75億(yi) 元。

  此次重點審計了養(yang) 老、就業(ye) 、住房、救助、“三農(nong) ”等民生資金管理使用情況。審計結果表明,各地區各部門聚焦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加大工作力度,人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進一步增強。

  在基層“三保”、就業(ye) 補助方麵,2020年共安排全國縣級國家標準“三保”支出5.43萬(wan) 億(yi) 元,采取發行抗疫特別國債(zhai) 、加大轉移支付力度等方式支持基層“三保”,全力以赴穩就業(ye) 保就業(ye) ,就業(ye) 局勢總體(ti) 穩定。但是,仍有部分地方穩就業(ye) 相關(guan) 政策落實不嚴(yan) 格,比如,5省份違規將5.04億(yi) 元就業(ye) 補助資金和失業(ye) 保險基金用於(yu) 補充創業(ye) 擔保貸款基金、辦公經費等。

  在困難群眾(zhong) 救助補助資金方麵,重點審計了全國2925個(ge) 社會(hui) 救助機構,抽查基本生活救助、急難社會(hui) 救助和專(zhuan) 項社會(hui) 救助等資金共計2038.35億(yi) 元。各地均出台了《關(guan) 於(yu) 改革完善社會(hui) 救助製度的意見》的細化措施,初步將5800萬(wan) 人信息錄入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信息平台。審計發現存在一些民生救助底線未兜住兜準兜好、擠占挪用和騙取套取19.74億(yi) 元等主要問題。

  在住房公積金和住宅專(zhuan) 項維修資金方麵,2020年至2021年9月底,重點審計的11省份共繳存公積金1.03萬(wan) 億(yi) 元,發放個(ge) 人貸款5359.66億(yi) 元,期末繳存餘(yu) 額1.61萬(wan) 億(yi) 元;代管的維修資金交存732.39億(yi) 元,使用37.86億(yi) 元,期末結存3909.89億(yi) 元。審計發現存在470多億(yi) 元維修資金低息活期存儲(chu) 待改進、公積金違規放貸和維修資金多頭管理等主要問題。

  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相關(guan) 政策和資金方麵,10省份本級2021年共安排幫扶資金522.1億(yi) 元,抽查的52個(ge) 國家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重點幫扶縣共排查識別和跟蹤幫扶42.13萬(wan) 人。重點抽查幫扶資金266.94億(yi) 元,涉及5522個(ge) 項目,走訪5424戶脫貧家庭,未發現規模性返貧風險。

  在種業(ye) 發展相關(guan) 資金和政策落實方麵,對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科技部和9省份種業(ye) 發展情況及相關(guan) 資金75.29億(yi) 元審計情況表明,有關(guan) 地區和部門組織開展農(nong) 業(ye) 種質資源普查,初步形成種質資源保護體(ti) 係,審定主要農(nong) 作物品種1.68萬(wan) 個(ge) ,實施七大農(nong) 作物育種等重點研發項目,支持建設三大國家級育製種基地和152個(ge) 良種繁育基地縣。但是審計發現,種業(ye) 振興(xing) 的基礎工作還不紮實,育種創新研發機製存在明顯短板,種子穩產(chan) 穩供能力亟待加強。

  防範化解重點領域突出風險隱患,嚴(yan) 格規範重大經濟事項決(jue) 策權力運行

  報告揭示了國有資產(chan) 管理審計情況。2021年,在各項審計中繼續重點關(guan) 注企業(ye) 、金融、行政事業(ye) 、自然資源等4類國有資產(chan) 管理使用情況。

  此次審計了34戶央企和176戶部屬企業(ye) 。其中,34戶央企2020年底賬麵資產(chan) 總額31.2萬(wan) 億(yi) 元、負債(zhai) 總額23.51萬(wan) 億(yi) 元、國有資本權益4.4萬(wan) 億(yi) 元,國有資本保值增值率介於(yu) 92.69%至150.7%之間;176戶部屬企業(ye) 2021年底賬麵資產(chan) 總額4575.6億(yi) 元、負債(zhai) 總額2181.73億(yi) 元、國有資本權益1760.84億(yi) 元。

  此次審計了23家地方中小銀行、20家地方資產(chan) 管理公司和信達資產(chan) 管理公司。至2020年底,44家金融企業(ye) 賬麵資產(chan) 總額12.46萬(wan) 億(yi) 元、負債(zhai) 11.31萬(wan) 億(yi) 元,除1家虧(kui) 損外,43家淨資產(chan) 收益率介於(yu) 0.03%至14.84%。對5家大型銀行信貸資金流向進行了跟蹤。

  此次在41個(ge) 中央部門預算執行審計中,對相關(guan) 行政事業(ye) 性資產(chan) 管理使用情況開展審計。這方麵發現的主要問題有:國有資產(chan) 基礎管理還存在薄弱環節,涉及26個(ge) 部門的155.67萬(wan) 平方米房產(chan) 和1.67萬(wan) 畝(mu) 土地、24.01億(yi) 元資產(chan) ;違規使用和處置國有資產(chan) ,涉及26個(ge) 部門的57.19萬(wan) 平方米房產(chan) 和2.78萬(wan) 畝(mu) 土地、3.52億(yi) 元資產(chan) ;部分國有資產(chan) 使用效益低下,涉及9個(ge) 部門的351.14萬(wan) 平方米房產(chan) 、土地等。

  此次對9省市17名領導幹部開展自然資源資產(chan) 離任(任中)審計,對4省份21個(ge) 典型黑土區重點縣黑土地保護等情況進行審計。審計結果表明,相關(guan) 領導幹部能夠認真落實黨(dang) 中央關(guan) 於(yu) 生態文明建設決(jue) 策部署,履行自然資源資產(chan) 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審計發現,部分省份資源和環境保護相關(guan) 製度執行不嚴(yan) 格,耕地嚴(yan) 保嚴(yan) 管要求未充分落實,黑土地保護治理責任落實不力。

  報告建議,防範化解重點領域突出風險隱患,嚴(yan) 格規範重大經濟事項決(jue) 策權力運行。國企國資領域,針對經營不善、決(jue) 策不當等造成重大投資損失的突出問題,應切實健全細化“三重一大”決(jue) 策機製及操作規程,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you) 化和結構調整,增強競爭(zheng) 力和抗風險能力。資源環境領域,落實好領導幹部資源環境相關(guan) 決(jue) 策和監管履職情況的評價(jia) 標準。進一步壓實地方耕地嚴(yan) 保嚴(yan) 管責任,確保農(nong) 田就是農(nong) 田,而且必須是良田,強化農(nong) 田水利建設和黑土地保護,切實保障糧食安全。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