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貓捕獵“高效”導致極危物種幾近滅絕
科技日報北京6月22日電(記者張夢然)據《科學報告》雜誌近日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流浪貓的捕獵正“推動”極度瀕危的史島袋鼩走向滅絕邊緣。史島袋鼩是一種小鼠大小的有袋類動物,僅(jin) 生活在南澳洲的袋鼠島上。這項研究強調,需緊急保護脆弱物種免受流浪貓捕殺,特別是在山火等自然災害之後。
目前估計袋鼠島僅(jin) 存500隻左右的史島袋鼩。這個(ge) 島嶼在2019—2020年山火中遭受嚴(yan) 重破壞,約98%的袋鼩棲息地被嚴(yan) 重燒毀。而流浪貓的捕獵對許多澳洲本地物種造成了重大風險,但尚未確認貓對極危的史島袋鼩是否構成威脅。
澳大利亞(ya) 阿德萊德大學動物與(yu) 獸(shou) 醫科學學院的研究人員此次調查了流浪貓捕食對史島袋鼩的影響,並評估了2020年2—8月間在島上特別認定保護區捕獲的86隻流浪貓的胃內(nei) 容物和消化道。捕捉這些貓是該國國家流浪貓控製計劃的一部分,並依據南澳大利亞(ya) 動物福利法執行了安樂(le) 死。團隊在7隻不同的貓(占取樣貓的8.1%)消化係統內(nei) 發現了8隻史島袋鼩的殘骸。
這一發現首次確認流浪貓確實捕獵史島袋鼩,而且鑒於(yu) 在山火之後,史島袋鼩本就所剩無幾,這表明它們(men) 捕獵這一物種十分高效。團隊認為(wei) ,小而孤立的種群、山火等自然災害以及引進獵食物種如流浪貓等綜合壓力,或導致這一脆弱物種走向滅絕。他們(men) 強調了在受威脅物種的棲息地區域持續控製流浪貓種群數量的必要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