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夏糧豐收托穩經濟底盤

發布時間:2022-06-23 16:23:00來源: 經濟日報

  眼下,全國小麥收獲已近尾聲。總體(ti) 來看,今年全國小麥比去年增產(chan) ,豐(feng) 收已成定局。我國夏糧再獲豐(feng) 收,為(wei) 奪取全年糧食和農(nong) 業(ye) 豐(feng) 收贏得主動,為(wei) 我國糧食安全和全球糧食市場穩定作出貢獻;同時,為(wei) 穩定物價(jia) 夯實了基礎,為(wei) 穩住經濟大盤積蓄了力量,為(wei) 應對各種挑戰增添了底氣。

  今年夏糧豐(feng) 收來之不易。受去年北方連續秋汛影響,小麥主產(chan) 區播種大麵積推遲,冬前苗情為(wei) 近10年同期最差。同時,農(nong) 資價(jia) 格高位運行影響農(nong) 民種糧效益,疫情影響部分地區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俄烏(wu) 衝(chong) 突也給我國糧食生產(chan) 帶來外部衝(chong) 擊。挑戰可謂前所未有,好在小麥生長期長,回旋餘(yu) 地大。得益於(yu) 超常超強的舉(ju) 措、科學有效的技術、億(yi) 萬(wan) 農(nong) 民的耕耘,開春以來小麥苗情轉化持續向好,最終迎來豐(feng) 收,體(ti) 現了中國飯碗的韌性。

  今年夏糧豐(feng) 收,好政策功不可沒。中央對糧食生產(chan) 的重視程度之高、扶持力度之大是多年少有的。層層壓實播種麵積和耕地紅線責任,各省份把糧食安全責任扛在肩上。針對農(nong) 資價(jia) 格上漲,兩(liang) 次向實際種糧農(nong) 民發放一次性補貼共300億(yi) 元,調動農(nong) 民種糧積極性。中央財政在前期50億(yi) 元支持小麥生產(chan) 的基礎上,安排16億(yi) 元支持主產(chan) 區“一噴三防”,對提高單產(chan) 十分有利。可以說,正是非常時期采取非常舉(ju) 措,確保全年糧食生產(chan) 實現了開門紅。

  今年夏糧呈現品質優(you) 、價(jia) 格好、市場活的特點。一是新麥質量總體(ti) 較好,安徽小麥品質為(wei) 10年來最好水平,江蘇小麥大部分達到二等水平;二是豐(feng) 產(chan) 又豐(feng) 收,自開秤以來新麥價(jia) 格一直在高位調整,讓農(nong) 戶獲得了較好的種糧收益;三是市場收購活躍,由於(yu) 小麥價(jia) 格遠高於(yu) 國家最低收購價(jia) ,主產(chan) 區啟動托市收購的可能性較小,市場主體(ti) 多元化收購積極性高。

  也要看到,夏糧豐(feng) 收並不意味著糧食安全高枕無憂。保障糧食安全這根弦任何時候都不能鬆。夏糧隻是全年收獲的第一季糧食,占全年產(chan) 量四分之三的秋糧才是大頭。糧食安全基礎仍不穩固,耕地和種子兩(liang) 大關(guan) 鍵環節還麵臨(lin) 很多困難。同時,農(nong) 業(ye) 依然是弱質產(chan) 業(ye) ,種糧比較效益依然低,“誰來種地、怎麽(me) 種地”需不斷求解。此外,俄烏(wu) 衝(chong) 突對全球糧食產(chan) 業(ye) 鏈造成重大影響,我國糧食產(chan) 業(ye) 也隨之麵臨(lin) 一些不確定性。

  新時代的糧食豐(feng) 收理應是高質量發展的豐(feng) 收,不僅(jin) 包括產(chan) 量充足、產(chan) 能穩定,還意味著結構合理、競爭(zheng) 力強。新形勢下,要在抓好糧食產(chan) 量產(chan) 能的同時,著力解決(jue) 糧食產(chan) 業(ye) 的深層次問題。就生產(chan) 而言,在保障數量安全的同時,還要注重質量安全和品質提升;在產(chan) 出高效的同時,還要注重環境友好。糧食產(chan) 業(ye) 是個(ge) 整體(ti) 概念,不僅(jin) 包括生產(chan) ,也包括儲(chu) 存、加工、運銷。這就要求,在不斷優(you) 化生產(chan) 體(ti) 係的同時,也要提升糧食流通水平,逐步建立更高質量的糧食安全保障體(ti) 係。

  風禾盡起,盈車嘉穗。希望田野,潛力無限。我們(men) 欣喜於(yu) 夏糧豐(feng) 收,但並不滿足於(yu) 夏糧豐(feng) 收,還要繼續保持抓糧好勢頭、重農(nong) 好勁頭,一季接一季、一環扣一環,努力爭(zheng) 取秋糧和全年好收成。 (金觀平 來源:經濟日報)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