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為傳統工藝傳承發展注入新動能

發布時間:2022-07-01 10:47: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潘魯生(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hui) 主席、山東(dong) 工藝美術學院院長)

  日前,文旅部等十部委聯合發布《關(guan) 於(yu) 推動傳(chuan) 統工藝高質量傳(chuan) 承發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以前所未有的合力統籌部署推進傳(chuan) 統工藝發展,既是對“十三五”時期“傳(chuan) 統工藝振興(xing) ”部署的進一步深化,更是對“十四五”時期“高質量”發展主題的深刻把握,其特點和意義(yi) 體(ti) 現在以下幾個(ge) 方麵。

  一、精準提出原則導向

  《通知》在“主要原則”部分明確提出了四個(ge) “堅持”,針對傳(chuan) 統工藝發展過程中曾經存在及未來可能產(chan) 生的問題形成明確導向。傳(chuan) 統工藝很大程度上是曆史的產(chan) 物,在工商文明轉型過程中麵臨(lin) 著巨大衝(chong) 擊。未來,傳(chuan) 統工藝無論以何種樣態存在,都離不開廣大民眾(zhong) 的參與(yu) 和創造,否則將弱化傳(chuan) 承發展的基礎和活力。為(wei) 此,《通知》提出“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持續推動傳(chuan) 統工藝發展成果人民共享”,從(cong) 原則導向上進行明確。

  同時,傳(chuan) 統工藝寓情於(yu) 物,蘊含著內(nei) 在的價(jia) 值導向,包含著民族文化的精神內(nei) 核,是中華民族“講友善、守誠信、崇文明、尚和諧、求大同”傳(chuan) 統美德的重要載體(ti) 和“物”的見證。因此,今天我們(men) 不能僅(jin) 僅(jin) 停留在“技藝”層麵看待傳(chuan) 統工藝的傳(chuan) 承問題,更要站在弘揚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的高度去認識和理解傳(chuan) 統工藝的傳(chuan) 承發展。

  此外,如何正確處理傳(chuan) 統工藝保護與(yu) 發展過程中的係統性與(yu) 特色化、保護與(yu) 利用、傳(chuan) 統與(yu) 創新的關(guan) 係問題一直是實踐中的難點。《通知》為(wei) 我們(men) 正確認識處理上述關(guan) 係提供了指導原則。將相關(guan) 原則落實到具體(ti) 實踐中,將極大改變我們(men) 在相關(guan) 問題上存在的模糊認識,及時糾正過去實踐中存在的不妥當行為(wei) 。從(cong) 這個(ge) 意義(yi) 上說,《通知》為(wei) 傳(chuan) 統工藝傳(chuan) 承發展注入了一股強勁的動能。

  二、係統規劃工作機製

  《通知》對傳(chuan) 統工藝高質量傳(chuan) 承發展的工作機製作出全麵規劃,突破了以往單純的文化保護傳(chuan) 承角度和工藝美術行業(ye) 產(chan) 業(ye) 角度,統籌建構了傳(chuan) 統工藝中文化、人才、產(chan) 業(ye) 、社會(hui) 民生等方麵的係統性構成機製、支持基礎和效用發揮渠道,形成了指導傳(chuan) 統工藝傳(chuan) 承發展的全麵視野和工作內(nei) 容。

  為(wei) 加強傳(chuan) 統工藝項目保護,《通知》針對傳(chuan) 承困難、在現代生活中缺少應用場景與(yu) 傳(chuan) 承情況好、市場空間大兩(liang) 種不同類型項目,分別提出了傳(chuan) 承發展措施,而且這些措施針對性強、具有極強的可操作性。傳(chuan) 統工藝具有經驗性,其傳(chuan) 承發展、創造創新離不開“人”。在傳(chuan) 統工藝人才培養(yang) 方麵,《通知》對人才的類型、培養(yang) 單位、服務領域作出細分,並提出人才培養(yang) 和激勵的一係列措施。

  在產(chan) 業(ye) 層麵,《通知》提出促進傳(chuan) 統工藝發展振興(xing) ,構建產(chan) 業(ye) 支持體(ti) 係。這既能讓傳(chuan) 統工藝生產(chan) 經營中的強者更強、優(you) 勢更突出,也有利於(yu) 讓後起之秀有方向有依托,使散點式、代工式的傳(chuan) 統工藝生產(chan) 獲得轉型發展的綜合支持。

  在信息社會(hui) ,傳(chuan) 統工藝的傳(chuan) 承發展問題一定程度上是傳(chuan) 播問題,因為(wei) 傳(chuan) 統工藝是否廣為(wei) 人所知,能否激起共鳴,是否為(wei) 大眾(zhong) 所選擇和應用,直接影響工藝的存續活力。《通知》在傳(chuan) 統工藝宣傳(chuan) 推廣方麵也作出係統部署,提出加強傳(chuan) 播普及和國際交流。需要指出的是,傳(chuan) 統工藝的國際交流也是對中華造物文化世界傳(chuan) 播篇章的續寫(xie) ,因為(wei) 傳(chuan) 播交流的不隻是工藝之藝和工藝之物本身,還有其中蘊含的民族文化、時代精神和發展經驗。

  三、深入破解難題難點

  《通知》在規劃部署上有一係列亮點,針對以往存在的困境和瓶頸提出了適應性的解決(jue) 思路,傳(chuan) 統工藝有望實現針對性的轉化和提升。

  比如,一段時期以來,傳(chuan) 統工藝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名錄為(wei) 保護傳(chuan) 承確立了從(cong) 評審認定到扶持發展的工作框架,但在具體(ti) 實踐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重申報,輕保護”的問題,進入名錄即成為(wei) 一種榮譽,但如何發揮更大效用則存在不足。此次《通知》以名錄項目為(wei) 抓手,分類施策,既使相關(guan) 保護工作向縱深延續,也使相關(guan) 傳(chuan) 承發展工作有依據有抓手,抓住了非遺保護的痛點。

  又如,對於(yu) 傳(chuan) 統工藝品牌建設,知識產(chan) 權保護是重點也是難點。如果對知識產(chan) 權缺乏有效認定和保護,則無法全麵提升傳(chuan) 統工藝從(cong) 業(ye) 者在產(chan) 業(ye) 鏈中所處的位置。要使傳(chuan) 統工藝作為(wei) 特色文化賦能產(chan) 業(ye) 發展,使手藝群體(ti) 實現文化致富,必須破解這一難題。就此,《通知》提出“加強傳(chuan) 統工藝相關(guan) 知識產(chan) 權保護,綜合運用著作權、商標權、專(zhuan) 利權、地理標誌等多種手段,保護創新成果,培育知名品牌”,為(wei) 應對相關(guan) 問題提出了法理依據和保護路徑。

  總之,《通知》對傳(chuan) 統工藝在當下社會(hui) 的傳(chuan) 承發展作出了全麵、科學、富有現實針對性的部署,為(wei) 相關(guan) 難題的解決(jue) 提供了建設性的解決(jue) 思路,有利於(yu) 人們(men) 以更宏觀的視野認識傳(chuan) 統工藝,續寫(xie) 中華傳(chuan) 統工藝新的時代篇章。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