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題材電視劇創作的新經驗(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縱橫談)
核心閱讀
這10年,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創作導向,堅持守正創新,重大題材電視劇進入持續走高的繁榮發展期。重大革命曆史題材電視劇好作品、大作品集中湧現。
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是重大題材作品思想藝術水平的重要標誌。這10年,一些代表性人物的藝術形象有了明顯的拓展和深入。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廣大文藝工作者要樹立大曆史觀、大時代觀,眼納千江水、胸起百萬(wan) 兵,把握曆史進程和時代大勢,反映中華民族的千年巨變,揭示百年中國的人間正道,弘揚以愛國主義(yi) 為(wei) 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wei) 核心的時代精神,弘揚偉(wei) 大建黨(dang) 精神,唱響昂揚的時代主旋律。”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電視劇創作步入持續發展的繁榮期。重大革命曆史題材電視劇的發展尤其如此。從(cong) 1982年短篇電視劇《周總理的一天》播出開始,我國重大革命曆史題材電視劇創作已走過整整40年。前30年,以長篇連續劇《長征》《延安頌》《恰同學少年》為(wei) 代表,一批優(you) 秀之作標誌重大題材創作的豐(feng) 碩成果,也引領了我國電視劇的發展潮流。
這10年,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創作導向,堅持守正創新,重大題材電視劇進入持續走高的繁榮發展期。從(cong) 《換了人間》《海棠依舊》《曆史轉折中的鄧小平》到《偉(wei) 大的轉折》《外交風雲(yun) 》《特赦1959》,從(cong) 《可愛的中國》《彭德懷元帥》《跨過鴨綠江》到《覺醒年代》《光榮與(yu) 夢想》《大浪淘沙》等,這些優(you) 秀之作憑借良好的品質贏得廣泛好評,其經驗值得總結。
尊重創作規律
好作品、大作品層出不窮
綜觀這10年的發展,重大革命曆史題材電視劇好作品、大作品集中湧現,呈現顯著特點。
在黨(dang) 和國家的重大節慶和紀念日,精心創作的重點作品集中與(yu) 觀眾(zhong) 見麵。比如,2015年,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zheng) 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zheng) 勝利70周年推出《太行山上》;2016年,紀念紅軍(jun) 長征勝利80周年推出《絕命後衛師》《彝海結盟》;2017年,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jun) 建軍(jun) 90周年推出《熱血軍(jun) 旗》;2019年,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推出《外交風雲(yun) 》《特赦1959》;2021年,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周年推出《跨過鴨綠江》《覺醒年代》《光榮與(yu) 夢想》《大浪淘沙》等。這些優(you) 秀之作配合重要時間節點播出,有力烘托了節慶氛圍,積極擴大了社會(hui) 影響。
尊重創作規律,紮實推進方能行穩致遠。在非重大節點的年份,優(you) 秀作品成熟一部推出一部,保證了優(you) 秀新作不斷檔。比如,《換了人間》《海棠依舊》《彭德懷元帥》等重大革命曆史題材電視劇,雖然沒有在重大節點推出,依然憑借其良好的品質,贏得廣泛好評。
現象級作品不斷湧現,贏得良好口碑。尤其是2016年至2021年的這5年,重大革命曆史題材的好作品、大作品層出不窮。像《海棠依舊》《跨過鴨綠江》《覺醒年代》這樣的現象級作品接踵而來,引發社會(hui) 的廣泛關(guan) 注。
提升思想藝術水平
題材內(nei) 容、敘事視角、細節描寫(xie) 均有突破
作家巴金曾說,作家靠作品生存。我們(men) 評價(jia) 電視劇時也應秉承這樣的態度,不論什麽(me) 題材,最終要靠作品來說話。就作品的思想藝術水平剖析,10年來的代表作特別是近5年的優(you) 秀作品,至少有三個(ge) 方麵的開拓與(yu) 創新。
其一,題材與(yu) 內(nei) 容的開拓。不少重大題材電視劇都是第一次形象地表現主人公一生的主要革命經曆,對曆史細節和曆史精神有不少新發現。《換了人間》《海棠依舊》《跨過鴨綠江》則把一些曆史書(shu) 寫(xie) 的難點拍成了作品的亮點,在藝術轉化方麵有可貴的探索。
其二,敘事視角和創作樣式的突破。《海棠依舊》嚐試以西花廳為(wei) 主要敘事載體(ti) ,用抒情體(ti) 的詩意表達來揭示周恩來的內(nei) 心世界。《大浪淘沙》用中共一大13名代表的人生選擇和結局作對比,極其有力地告訴人們(men) ,崇高信仰的樹立和堅守需要信仰者的獻身精神,需要用生命來踐行。《百煉成鋼》從(cong) 中共黨(dang) 史上的若幹重要時刻切入來表現建黨(dang) 百年。《跨過鴨綠江》在宏大敘事中追求經典意義(yi) 上的史詩風格,在對曆史的發現中努力鑄造崇高之美。這些藝術提煉,都有助於(yu) 創新與(yu) 豐(feng) 富重大題材電視劇創作模式。
其三,注重細節描寫(xie) 的密度與(yu) 深度。細節描寫(xie) 是藝術生命的細胞,是刻畫人物、揭示主題的最基礎、最有效的手段。有些重大題材電視劇的藝術吸引力、感染力不夠,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細節描寫(xie) 缺少密度和深度。這10年,這一情況有了很大改觀,近5年的代表作更是引人注目。
《跨過鴨綠江》塑造了豐(feng) 富而生動的國家民族英雄形象,從(cong) 最高決(jue) 策層,到軍(jun) 師團營連,再到戰鬥英雄楊根思、邱少雲(yun) 、黃繼光等,很多人物讓人過目不忘,有不少細節是詩意呈現,尤其是那一片“冰雕”的此時無聲勝有聲。《百煉成鋼》講到“東(dong) 風二號”失敗原因在於(yu) 有一根電線是斷的,這是此前的電視劇沒有寫(xie) 到的細節。這一細節是主創對曆史內(nei) 容的新發現,也是對人的精神的新發現。《可愛的中國》致力於(yu) 表現方誌敏因為(wei) 對信仰始終堅定而具有的獨特人格魅力和精神感召力。方誌敏的人格魅力,對敵人是一種震撼,對同誌和其他一切保有良知的人是一種感召。劇中,方誌敏被敵人押解示眾(zhong) ,敵人妄圖借此“打一打他的銳氣”。沒想到,方誌敏一出場,所有的老百姓不顧生死,走上前去問候他,高喊“釋放方誌敏”。方誌敏入獄之後,成了獄中難友靈魂的明燈,成了他們(men) 的榜樣。《覺醒年代》中,李大釗、陳獨秀在海河邊目睹災民時痛徹心扉的哭泣……如此種種,密集又多彩,這些細節描寫(xie) 符合生活邏輯和人物的性格邏輯,既濃縮了豐(feng) 厚的曆史文化內(nei) 涵,又入木三分、震撼人心,成為(wei) 令人過目難忘的華彩篇章。
綻放新的光彩
成功塑造革命人物藝術形象
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是重大題材作品思想藝術水平的重要標誌。這10年,一些代表性人物的藝術形象有了明顯的拓展和深入。其中,革命人物特別是領袖人物的藝術形象塑造,上了一個(ge) 新的台階,為(wei) 電視劇人物形象的畫廊增添了新的光彩。
上述成功之作中,頗具探索精神和經得起藝術分析的是《海棠依舊》和《覺醒年代》。二者為(wei) 我國重大革命曆史題材電視劇創作提供了經驗和啟示。
與(yu) 常見的編年體(ti) 式重大題材傳(chuan) 記片不同,《海棠依舊》不以直接表現重大曆史事件為(wei) 主要視點來構造故事,而是把鏡頭對準主人公的情感世界,圍繞刻畫人物性格設置戲劇衝(chong) 突。周恩來在視察災區時領唱《我們(men) 走在大路上》,在乒乓外交中幽默地與(yu) 科恩對話等,這些情節都做到了以人帶事,用對人物人格魅力的揭示去照亮曆史,加強曆史與(yu) 現實的聯係。
《覺醒年代》是真正以人物為(wei) 中心的敘事型文藝作品。其對革命人物的藝術呈現具有豐(feng) 富性和生動性,充分表現革命人物領導一個(ge) 隊伍、照耀一個(ge) 時代的人格魅力。該劇不僅(jin) 以人為(wei) 中心,還真正由人物性格的碰撞來推動劇情發展,成就戲劇衝(chong) 突的高潮。比如,陳獨秀和陳延年的衝(chong) 突中,陳獨秀把兒(er) 子捉弄他的青蛙扔回水裏,這個(ge) 戲劇高潮完全是由二人性格最激烈的衝(chong) 突生發出來的,刻畫了陳延年,也刻畫了陳獨秀。
認真總結十年經驗,是重大題材電視劇創作走向更大繁榮的必要條件。將新的經驗與(yu) 新的實踐相結合,重大題材創作有望取得新的突破。
(作者:李準,為(wei) 文藝評論家)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