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加強數字政府建設,創新提升治理效能

發布時間:2022-07-01 15:16:00來源: 光明網-理論頻道

  作者:嶽翔宇(上海財經大學中國經濟思想發展研究院研究員)

  近日,國務院印發《關(guan) 於(yu) 加強數字政府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要構建與(yu) 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相適應的數字政府體(ti) 係,並在服務黨(dang) 和國家重大戰略、促進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等方麵發揮重要作用,這為(wei) 各地區各部門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加強數字政府建設的重大決(jue) 策部署明確了下一步的工作重點。

  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向縱深演進的大背景下,加強數字政府建設是創新政府治理理念和方式、適應社會(hui) 數字化發展趨勢的必然要求和重要舉(ju) 措,不僅(jin) 對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建設法治政府、廉潔政府、服務型政府意義(yi) 重大,更是引領數字生態演化、數字經濟發展、數字社會(hui) 建設的基礎性和先導性工程。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黨(dang) 中央、國務院站在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局的高度上,圍繞實施網絡強國戰略、大數據戰略等作出了一係列重大部署,各級政府在政務服務一體(ti) 化、監管效能等提升方麵取得積極進展,數字政府建設也為(wei)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社會(hui) 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撐作用。

  但與(yu) 此同時,部分地區也暴露出政府數字化、智能化運行工作中仍舊存在不少問題,如規劃理念不科學、創新應用能力不強,僅(jin) 僅(jin) 將政務業(ye) 務操作原樣照搬到線上,卻缺乏流程優(you) 化的簡化設計和模式革新;數據壁壘依然存在、條塊分割嚴(yan) 重,各行業(ye) 各領域從(cong) 本位主義(yi) 和政績思維出發構建應用係統,數量眾(zhong) 多但集成度低、功能重複、缺乏協同聯動、無法互聯互通,使基層一線工作人員等內(nei) 部用戶、企業(ye) 和群眾(zhong) 等外部用戶疲於(yu) “填表”和“身份驗證”;各類信息係統采用不同供應商和解決(jue) 方案,但未事先建立好技術標準和數據交互預案,導致數據共享不暢、需要人工清洗和幹預;網絡安全保障體(ti) 係存在突出短板,計算處理能力冗餘(yu) 不足,係統無法應對突發事件下短時訪問量激增的高並發問題而癱瘓、崩潰;幹部隊伍數字意識和數字素養(yang) 有待提升,急於(yu) 解決(jue) 有和沒有的問題,對如何解決(jue) 好和更好的問題缺乏思考和準備,未能預留升級空間,導致優(you) 化或新增功能需要將係統推倒重來,等等。這些問題反映出當前政府治理數字化水平與(yu) 國家治理現代化要求還存在較大差距,根源在於(yu) 頂層設計不足、體(ti) 製機製不夠健全。

  對此,加強數字政府建設、創新提升治理效能,首先必須將堅持和加強黨(dang) 的全麵領導貫穿數字政府建設各領域各環節,貫穿政府數字化改革和製度創新全過程,確保數字治理正確方向。隻有充分發揮黨(dang) 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把黨(dang) 的政治優(you) 勢、組織優(you) 勢轉化為(wei) 數字政府建設的強大動力和堅強保障,不斷運用製度手段加強數字政府建設,才能真正做到全局性謀劃、整體(ti) 性推進,為(wei) 運用數字手段加速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創新提升治理效能夯實根基,為(wei) 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

  其次,必須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打造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數字化政府服務體(ti) 係,固然要重視大數據、雲(yun) 計算、人工智能、5G、區塊鏈等前沿技術的支持,但不能單純追求技術的先進性,而應以用戶體(ti) 驗好、自動化程度高、簡單適用為(wei) 基本指向,始終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wei) 數字政府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業(ye) 務信息係統建設應用、數據共享和開發利用等數字政府建設工作過程中,決(jue) 不能用“領導設想”代替“基層需求”,而是要聯係群眾(zhong) 、深入群眾(zhong) 、了解群眾(zhong) ,對內(nei) 外部用戶進行充分調研,以用戶在生活和工作中所麵對的政務應用場景為(wei) 中心來調度數據,隻有這樣才能持續優(you) 化利企便民數字化服務、實現“讓百姓少跑腿、數據多跑路”,真正破解企業(ye) 和群眾(zhong) 反映強烈的辦事難、辦事慢、辦事繁問題。為(wei) 此,要在數據賦能的過程中堅持整體(ti) 協同、落實責任分工、創新協作方式。前期各方麵各條線為(wei) 減少百姓“辦事難”,已有“最多跑一次”、“一網通辦”、“一網統管”、“一網協同”、“接訴即辦”等創新實踐和成功探索,核心經驗是對服務流程進行整體(ti) 規劃和優(you) 化,通過各部門協調合作來簡化辦事環節、節約時間成本,以滿足企業(ye) 和群眾(zhong) 在經濟生產(chan) 與(yu) 社會(hui) 生活的各種應用場景下的辦事需求,進而提升政府履職能力。因此,要建立健全數據治理製度和標準體(ti) 係,依法依規促進數據高效共享和有序開發利用,統籌推進技術融合、業(ye) 務融合、數據融合,提升跨層級、跨地域、跨係統、跨部門、跨業(ye) 務的協同管理和服務水平,必要時重塑政府流程以提高群眾(zhong) 滿意度,進而充分發揮數據的基礎資源作用和創新引擎作用,提高政府決(jue) 策科學化水平和管理服務效率,催生經濟社會(hui) 發展新動能。

  最後要堅持改革引領、動態迭代,不斷滿足企業(ye) 和群眾(zhong) 多層次多樣化服務需求。在初期建設取得一定成效後,仍需在使用過程中根據內(nei) 外部用戶的反饋與(yu) 需求的變化不斷迭代升級。評價(jia) 數字治理效能的標準不是一成不變的,成熟完備的數字政府體(ti) 係框架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應當圍繞經濟社會(hui) 發展迫切需要,主動查缺陷、準確識需求、科學補短板。對此,必須正視各類政務公開平台和大數據管理係統在工作中的貢獻與(yu) 不足,著力強化改革思維,注重頂層設計和基層探索有機結合、技術創新和製度創新雙輪驅動,才能係統籌劃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所需的信息資源、技術資源和行政資源,以數字化改革助力政府職能轉變,促進政府治理各方麵改革創新,推動政府治理法治化與(yu) 數字化深度融合。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