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推動穩增長政策落實落細(財經觀)

發布時間:2022-07-04 15:15:00來源: 人民日報

  多下“繡花功夫”、多做通盤考慮、多用市場化手段、完善績效考核體(ti) 係,讓穩經濟“一攬子”舉(ju) 措盡快落地,為(wei) 企業(ye) 應對困難風險、抓住機遇爭(zheng) 取更多主動

  為(wei) 紮實穩住經濟大盤,5月23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部署6方麵33項具體(ti) 舉(ju) 措。這33條舉(ju) 措,“退、緩、補、購、獎”多管齊下,以更大力度助企紓困;促投資、增消費、暢循環齊頭並進,繼續靠前發力穩增長保民生。各地方各部門迅速落實,逐項研究逐條細化,把政策“紅包”盡快送到企業(ye) 手中。

  政策效果正在逐步顯現。數據顯示,截至6月16日,專(zhuan) 項債(zhai) 發行規模較2021年同期增加1.68萬(wan) 億(yi) 元,推動形成實物工作量;6月上半月,國家鐵路單日貨運裝車穩定在18萬(wan) 車以上的高水平;6月份前三周,上海全社會(hui) 用電量已恢複至去年同期的92.48%。當前外部環境仍然存在不確定性,疫情和洪澇災害等對生產(chan) 的連續性形成一定影響,各方須爭(zheng) 分奪秒抓落實,盡可能縮短政策時滯,提升政策效能,為(wei) 企業(ye) 應對風險、抓住機遇爭(zheng) 取更多主動。

  要強化精準思維,多下“繡花功夫”,把工作做紮實、做到位。目前中小企業(ye) 貸款利率保持在有統計記錄以來的低位。部分行業(ye) 中小企業(ye) 麵臨(lin) 的主要困難,是缺少訂單、原材料成本上升、產(chan) 業(ye) 鏈不通、供應鏈不暢等。針對這類企業(ye) 的紓困工作,應更加注重在消費終端和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上加力,加大對中小企業(ye) 政府采購力度,增加財政促消費措施,以“點對點”運輸等方式協同推動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企業(ye) 複工達產(chan) 。對困難較多、情況較為(wei) 複雜的重點企業(ye) ,要進行“一企一策”式幫扶。此外,要充分利用稅收大數據係統、財政資金直達係統的技術優(you) 勢,做好資金動態監管和政策效果追蹤,為(wei) 後續政策微調提供科學依據。總之,政策落地越精準,成本越低,效果越好。

  要秉持係統思維,多做通盤考慮,強化財政、金融、產(chan) 業(ye) 、就業(ye) 等政策的協調性。比如,做好節奏管理,關(guan) 注政府債(zhai) 券發行增加對金融市場的影響,關(guan) 注項目進展以合理調撥使用地方債(zhai) 資金,防止財政資金“趴”在賬上;重視製度建設,獎勵農(nong) 業(ye) 轉移人口市民化、支持平台經濟規範健康發展等舉(ju) 措都具有製度性特征,出台實施細則要係統、全麵、規範,穩定各方預期;強化管理協同,進一步深化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市場監管、環保等部門的合作,整合企業(ye) 注冊(ce) 登記、生產(chan) 經營、納稅繳費、環保法務等非金融信息,提高市場主體(ti) 信息透明度,為(wei) “因症施治”、提高幫扶效果提供技術支撐;完善考核體(ti) 係,激勵各方麵擰成一股繩。“一攬子”政策在落實過程中,注重彼此瞻顧、統籌實施,方能疊加發力、事半功倍。

  要堅持有為(wei) 政府和有效市場結合,盡可能多用市場化辦法解決(jue) 問題。年初以來,央行引導地方法人銀行自主決(jue) 策、自擔風險擴大包括信用貸款在內(nei) 的普惠小微貸款投放,積極挖掘新的融資需求。此次落實相關(guan) “一攬子”舉(ju) 措,也要按市場規則辦事。比如,鼓勵使用政府資金杠杆撬動社會(hui) 投資時,要嚴(yan) 格項目篩選標準,絕不為(wei) 了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而亂(luan) 鋪攤子;在政府采購過程中,要堅持招標公開、公正、透明。以市場機製落實政策,可以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同時讓“增量政策”與(yu) 前期“存量政策”有機銜接,收到長期、穩定、可持續的政策效果。

  在搏擊風浪中,中國經濟一次次經受住了“大考”。我們(men) 相信,隻要上下一心、科學應對,一定能克服眼前困難,再次交出高分答卷。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