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東西部協作 白茶香飄涼山鹽源振興路

發布時間:2022-07-04 15:43:00來源: 央廣網

  央廣網寧波7月3日消息(見習(xi) 記者 俞燁 通訊員 伍興(xing) 明 楊雲(yun) 富)2021年4月,浙江寧波從(cong) 廣東(dong) 佛山手裏接過“接力棒”,與(yu) 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正式開啟新一輪的東(dong) 西部協作。寧波市鄞州區攜手涼山彝族自治州鹽源縣鉚定目標,不換頻道,“壓茬”推進各項工作,努力攜手推動共富戰略的落地。

  鹽源縣藤橋鄉(xiang) 大坪子村地處雅礱江沿江地帶、背靠綿延百裏的白靈山脈,這裏空氣濕潤、常年雲(yun) 遮霧繞、植被茂密、生態優(you) 良,獨特的自然環境特別適宜種植核桃、板栗等經濟林木。以前村裏都在發展核桃、青椒等產(chan) 業(ye) ,但核桃產(chan) 業(ye) 並不能凸顯特色。

  鄞州區駐鹽源掛職幹部組成工作組下沉大坪子村後,與(yu) 當地群眾(zhong) 一起研究產(chan) 業(ye) 發展路徑,帶領鄉(xiang) 親(qin) 們(men) 到率先種植茶葉致富的本村村民家和近鄰攀枝花市鹽邊縣考察學習(xi) ,形成思想共識。

  在確定茶葉種植項目後,鄞州幫扶幹部利用鄞州區豐(feng) 富的產(chan) 茶曆史經驗和廣闊的消費市場,迅速與(yu) 鄞州茶苗供應商對接,從(cong) 中選擇了適合大坪子村種植的白茶茶係中 “黃金芽”和“鬱金香”兩(liang) 個(ge) 品種茶苗試種植了100畝(mu) ,協調鄞州城投捐贈50萬(wan) 元用於(yu) 茶田、茶園的建設。

  “有了寧波鄞州區的大力幫助,大坪子村委會(hui) 堅定了加快發展和擴大種植的底氣和決(jue) 心。”藤橋鄉(xiang) 大坪子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陳立澤說,“村兩(liang) 委先後動員80家脫貧戶和其他村民組建了大坪子村立澤茶葉合作社,申報了‘立澤芸茗’茶葉品牌。茶葉種植麵積從(cong) 100畝(mu) 擴大到300畝(mu) 。”

  如今,村裏采取“黨(dang) 支部+合作社+公司+農(nong) 戶”模式,牽頭成立村集體(ti) 經濟理事會(hui) 、監事會(hui) ,把農(nong) 戶私人種植的108畝(mu) 茶葉流轉入股作為(wei) 村集體(ti) 經濟打造規模化示範種植。“一村一品”特色產(chan) 業(ye) 就這樣建立起來,大坪子村也成為(wei) 鹽源縣“茶葉第一村”,鄉(xiang) 村振興(xing) 迎來源源不斷的新動能。

  據鄞州區掛職鹽源縣委常委朱葉鋒介紹,今年在采摘春茶期間,該村46戶脫貧戶和14戶監測戶每戶都有勞動力參加采摘,茶園已容納臨(lin) 時務工就業(ye) 人員800人次,為(wei) 整合本村村民就近務工就業(ye) 和帶動周邊相鄰村產(chan) 業(ye) 發展起到了先鋒模範作用,為(wei) 壯大、盤活村集體(ti) 經濟發展。

  “我非常感謝鄞州區幹部給我們(men) 的幫助 ,我們(men) 要在他們(men) 的帶領下擼起袖子加油幹,為(wei) 幸福生活努力奮鬥。”藤橋鄉(xiang) 大坪子村村民袁玉敏表示,現在,發展茶葉,土地流轉有收入,在茶園打工也有收入,還有入股分紅的收入。

  村民周林表示,有鄞州區幹部的幫助,他們(men) 對未來充滿信心,未來的好日子肯定會(hui) 更好。

  據了解,今年5月底,鄞州區甬鹽博益生物科技公司與(yu) 藤橋鄉(xiang) 大坪子村立澤茶葉合作社簽訂了全權代理銷售合作意向性協議。根據協議,負責銷售該合作社全部“立澤芸茗”牌綠茶,並為(wei) 鄞州區與(yu) 合作社共同種植、來年即將投產(chan) 的兩(liang) 個(ge) 白茶係馳名品種“黃金芽”和“鬱金香”做好技術支持和後期營銷工作。今後幾年,藤橋鄉(xiang) 大坪子村還將在鄞州區的幫助下打造成為(wei) “鄉(xiang) 村休閑+采摘體(ti) 驗+茶食文化”一體(ti) 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示範村。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