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報誌願不迷茫 89.9%受訪高考生感到首先要認知自我明確定位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杜園春
實習(xi) 生 陳雅俊
在填報誌願過程中,不少高考生對自己喜歡什麽(me) 、適合什麽(me) 沒有清晰的認識。以至於(yu) 在誌願的選擇上人雲(yun) 亦雲(yun) ,自己拿不定主意。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hui) 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807名高考生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要填報誌願不迷茫,89.9%的受訪高考生感到,首先要認知自我、明確定位。
今年華中地區的高考生周旋凱考了553分。他坦言,不太清楚自己到底適合學什麽(me) 專(zhuan) 業(ye) ,從(cong) 事什麽(me) 樣的工作,“我除了對老師、醫生這些經常接觸的職業(ye) 有概念,根本不了解其他職業(ye) 。自己也沒有一個(ge) 明確的目標,感覺這個(ge) 專(zhuan) 業(ye) 可以讀,那個(ge) 專(zhuan) 業(ye) 也可以試試。而且大學的專(zhuan) 業(ye) 介紹很籠統,不細致,這讓我填報誌願時更加感到迷茫”。
河南省理科高考生陳楠考了533分,他說,自己什麽(me) 也不懂,感到選專(zhuan) 業(ye) 太複雜了。他介紹,自己是通過知乎、嗶哩嗶哩等網站平台上相關(guan) 的話題問答來增加了解。“雖然能對專(zhuan) 業(ye) 增進一些了解,但大家意見不一,也給我帶來了許多糾結。自己經常被網上的言論勸退、來回糾結。比如‘計算機專(zhuan) 業(ye) 太卷’‘機械類專(zhuan) 業(ye) 又累工資又不高’……越了解越讓我沒有頭緒”。
陳楠深深地感到,考生應提前了解自己的興(xing) 趣,想清楚未來想從(cong) 事的職業(ye) 。“我一個(ge) 高中同學,在高一時就想好了大學要學什麽(me) 專(zhuan) 業(ye) 。考生有清晰的規劃和目標是一件好事,能夠在填報誌願時更有針對性、更輕鬆”。他說,因為(wei) 感到自己表達能力一般,給別人講題別人聽不懂,所以排除了師範類誌願,“我側(ce) 重搞技術,想讀工科專(zhuan) 業(ye) ”。
填報誌願要想不迷茫,89.9%的受訪高考生感到,首先要認知自我、明確定位。
現在就讀於(yu) 武漢紡織大學的大三學生餘(yu) 曉璐表示,考生先想清楚自己是一個(ge) 什麽(me) 樣的人。“如果對自己沒有一個(ge) 清晰的認知,在填報誌願過程中,尤其是與(yu) 家人產(chan) 生分歧時,考生往往容易動搖,拿不準哪種方案是更適合自己的”。她覺得,考生先了解自己,再去了解學校、了解專(zhuan) 業(ye) ,能夠大大提高誌願填報的滿意度。
“我們(men) 高中學校開展了職業(ye) 規劃之類的課程,但學生們(men) 不重視,都把這類課當成自習(xi) 課來上。老師在上頭講,學生在下麵埋頭寫(xie) 作業(ye) 。說實話我也沒認真聽過。”陳楠認為(wei) ,學校要開設相關(guan) 課程,學生自身更要提高重視。
周旋凱也認為(wei) ,中學教師除了傳(chuan) 授知識,還要提醒學生們(men) 早點開始認識自我,關(guan) 注自己的擅長與(yu) 興(xing) 趣,“告知學生對自己有清晰認知的重要性。學校平時要重視這類課程的開設,而不是走過場,或者隻在高考後‘臨(lin) 時抱佛腳’”。
中國教育在線總編輯、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hui) 學術委員陳誌文認為(wei) ,填報好誌願,明白自己想要什麽(me) 、想成為(wei) 一個(ge) 什麽(me) 樣的人、將來想做什麽(me) ,是考生首先要想清楚的問題。“專(zhuan) 業(ye) 的選擇也是為(wei) 了實現自身目標做出的選擇。服務機構、老師等都代表不了自己”。
受訪高考生中,東(dong) 北地區的占9.4%,華東(dong) 地區的占24.6%,華北地區的占19.9%,華中地區的占15.7%,華南地區的占16.8%,西南地區的占10.1%,西北地區的占3.5%。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