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上樹采蜜橘下水撈甲魚:江西南豐老區走出一條綠色發展之路

發布時間:2022-07-06 16:39:00來源: 澎湃新聞

  【編者按】

  2022年6月28日,《國務院關(guan) 於(yu) 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xing) 發展的若幹意見》正式出台十周年,“奮進新時代 書(shu) 寫(xie) 新榮光”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xing) 發展十周年暨建設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範區網絡主題宣傳(chuan) 活動在贛州啟動,50餘(yu) 位來自中央媒體(ti) 和部分省份重點媒體(ti) 、社交平台的記者、網絡知名人士將用7天時間走訪贛南蘇區,探尋贛南蘇區高質量發展的密碼,記錄老區人民的奮鬥故事。

  江西撫州南豐(feng) 縣素有“中國蜜橘之鄉(xiang) ”和“中國龜鱉之鄉(xiang) ”之稱, 這裏也曾是中國紅色革命重要的會(hui) 議——“康都會(hui) 議”所在地,舊址位於(yu) 南豐(feng) 太和鎮康都村。

  南豐(feng) 縣自2012年被列入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xing) 發展規劃以來,賡續紅色血脈,發展生態綠色產(chan) 業(ye) ,走出了一條紅色旅遊和綠色產(chan) 業(ye) 相結合的道路。

  如今,南豐(feng) 縣已經成功被納入“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全國全域旅遊示範創建單位”,並獲評“中國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優(you) 勢區”“全國食品工業(ye) 強縣”等榮譽。

  2022年7月3日,贛南蘇區振興(xing) 發展十周年媒體(ti) 采訪團來到康杜村體(ti) 驗紅色文化,感受南豐(feng) 縣振興(xing) 振興(xing) 發展場景。

  南豐(feng) 的底色

  紅色是南豐(feng) 的底色,知名的“康都會(hui) 議”讓康都村有著彌足珍貴的紅色文化“家底”。

  1931年6月,中央革命根據地粉碎國民黨(dang) 第二次“圍剿”後,紅一方麵軍(jun) 總前委在南豐(feng) 縣康都圩召開了三次前委會(hui) 和一次前委擴大會(hui) ,這幾次會(hui) 議,統稱為(wei) “康都會(hui) 議”。

  近年來,康都村大力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積極開展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以農(nong) 村“廁所革命”、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汙水治理、村莊環境長效管護為(wei) 重點,深入推進村莊人居環境整治,全力打造“清淨整潔、精細秀美”的生態家園,被評為(wei) 第七屆江西省文明村鎮。

  借助良好的生態環境和紅色文化,康都村大力推動紅色和綠色融合,實現旅遊業(ye) 快速發展。

  如今,該村已成為(wei) 著名的愛國主義(yi) 教育基地,許多黨(dang) 員幹部、遊客慕名前來參觀。

  “我最多時每天要講解5場,接待300餘(yu) 名遊客。”講解員戴佳麗(li) 稱,目前該村年接待遊客超2萬(wan) 人次。

  特色產(chan) 業(ye)

  說起南豐(feng) 縣,耳熟能詳的可能是“中國蜜橘之鄉(xiang) ”。其實,南豐(feng) 還有一個(ge) 響當當的國家級名號——“中國龜鱉之鄉(xiang) ”,南豐(feng) 縣太和鎮更是擁有“中國龜鱉良種第一鎮”之美譽。

  7月3日下午,采訪團來到位於(yu) 南豐(feng) 縣太和鎮的江西添鵬生態農(nong) 業(ye) 有限公司,實地了解甲魚種蛋和種苗生產(chan) 過程。

  在南豐(feng) 縣太和鎮黨(dang) 委副書(shu) 記、鎮長邱清望介紹稱,當地的甲魚種蛋、種苗供應量現在占全國的近50% ,龜鱉產(chan) 業(ye) 漁業(ye) 經濟總產(chan) 值達21億(yi) 元。

  早在2016年4月,南豐(feng) 縣就登記注冊(ce) 成立龜鱉產(chan) 業(ye) 協會(hui) ,為(wei) 養(yang) 殖戶提供技術谘詢服務。幫助養(yang) 殖戶和企業(ye) 穩定市場價(jia) 格行情。

  抖音網紅大表哥熊濤是當地的養(yang) 殖大戶,擁有1560萬(wan) 的粉絲(si) ,他也是龜鱉產(chan) 業(ye) 協會(hui) 的會(hui) 員。

  “南豐(feng) 縣龜鱉產(chan) 業(ye) 協會(hui) 可以為(wei) 我提供技術支撐,還可以保證市場價(jia) 格穩定,保障養(yang) 殖農(nong) 戶的利益。”熊濤稱。

  熊濤用13畝(mu) 基地養(yang) 殖2萬(wan) 多斤的甲魚,可產(chan) 蛋50多萬(wan) 枚甲魚種蛋,算是當地養(yang) 殖甲魚的大戶,平時喜歡拍攝視頻,和外界分享捉魚的場景,未成想成為(wei) 網紅。

  南豐(feng) 縣甲魚養(yang) 殖起源於(yu) 上世紀90年代初,逐步引進多品種的龜類養(yang) 殖,創新探索龜鱉新品種,現已成為(wei) 全國聞名的中華鱉親(qin) 本養(yang) 殖、種蛋種苗生產(chan) 供應基地,形成了龜鱉特色產(chan) 業(ye) ,成為(wei) 繼南豐(feng) 蜜橘之後的又一農(nong) 業(ye) 支柱特色產(chan) 業(ye) 。

  邱清望介紹說,南豐(feng) 縣龜鱉養(yang) 殖規模和產(chan) 蛋量居全國第一,是“國家級漁業(ye) 健康養(yang) 殖示範縣”,甲魚更獲評“國家地理標誌”農(nong) 產(chan) 品。

  漁業(ye) 建設示範基地

  “為(wei) 什麽(me) 這兩(liang) 個(ge) 國字號的榮譽會(hui) 落在南豐(feng) 呢?因為(wei) 這裏的生態環境特別適合甲魚生長,南豐(feng) 甲魚有一個(ge) 特別突出的優(you) 勢——‘三高一低’,產(chan) 蛋率高、受精率高、出殼率高、病死率低。”南豐(feng) 縣太和鎮黨(dang) 委副書(shu) 記、鎮長邱清望稱。

  據統計,目前南豐(feng) 全縣龜鱉類養(yang) 殖戶數1000餘(yu) 戶,參與(yu) 戶3000餘(yu) 戶,龜鱉產(chan) 業(ye) 總投入9億(yi) 元,養(yang) 殖池塘麵積2.4萬(wan) 畝(mu) ,成為(wei) 繼南豐(feng) 蜜橘之後的又一農(nong) 業(ye) 支柱特色產(chan) 業(ye) 。

  在江西添鵬生態農(nong) 業(ye) 有限公司,邱清望介紹說,這裏現在是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和南昌大學的教學、實驗科研基地,是江西省科技特派團工作站、中科院桂建芳院士工作站以及現代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發展漁業(ye) 建設示範基地。

  “這裏有一千多畝(mu) 的養(yang) 殖基地,已聯合開展科學技術研究和建立高層次科技創新平台,為(wei) 開展中華鱉種子優(you) 選、提純複壯工程、新品種開發、品質提升等提供強有力的支撐。”邱清望說。

  通過“公司+基地+農(nong) 戶”形式帶動了太和鎮860戶農(nong) 民從(cong) 事甲魚種蛋、種苗和商品甲魚生產(chan) 經營,麵積達8600畝(mu) ,戶均年增收7萬(wan) 元以上。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