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團幹部服務青年就業經驗談(一):大學生就業幫扶 有方法沒有捷徑

發布時間:2022-07-07 11:11: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7月2日,江蘇省“專(zhuan) 轉本”考試錄取結果終於(yu) 出來了。

  蘇州經貿職業(ye) 技術學院紡藝學院團委書(shu) 記王麗(li) 聯係的學生中有64名學生參加了這次考試,其中29名成功“上岸”。那些沒有考上的學生也並不失落,因為(wei) 他們(men) 早早就做好了別的準備。

  “謝謝你王老師,多虧(kui) 聽了你的建議,做了兩(liang) 手準備,如今有工作崗位兜底。”一名學生對王麗(li) 說。

  談到幫扶學生就業(ye) ,王麗(li) 算得上是“老手”。從(cong) 剛入校做輔導員開始,她就一直把學生就業(ye) 當作首要工作來做,13年的工作經曆,讓她感慨,“大學生就業(ye) 幫扶工作,有方法沒捷徑,需要團幹部、輔導員老師一對一精準幫扶”。

  盡早下手,學生應聘前要“過堂”

  受到疫情影響,今年江蘇省“專(zhuan) 轉本”考試兩(liang) 次推遲。王麗(li) 認為(wei) ,如果學生等考試結果出來後再找工作肯定來不及,於(yu) 是,她建議學生不要把出路都“賭”在升學上,要做好就業(ye) 準備。

  “就業(ye) 工作要盡早下手。”每個(ge) 新學年開學,王麗(li) 就著手畢業(ye) 班的就業(ye) 工作。今年她負責聯係4個(ge) 班148名學生就業(ye) ,從(cong) 2021年11月起,她組織學生一對一交流,按照畢業(ye) 意願分成5大類9小類:就業(ye) (主動積極、慢就業(ye) 、懶就業(ye) 、就業(ye) 困難)、升學(已達畢業(ye) 資格、未達畢業(ye) 資格)、創業(ye) 、基層誌願服務、參軍(jun) 。

  “精準幫扶肯定要因人施策,了解清楚是關(guan) 鍵。”王麗(li) 說。

  摸清學生需求後,就要給他們(men) 推薦適合的崗位。每年9-11月是舉(ju) 行各類招聘會(hui) 的時機。學生走到招聘台前,都要先過王麗(li) 準備的應聘訓練——完善簡曆與(yu) 麵試情景模擬。

  “學生簡曆最常見的問題就是像流水賬,主體(ti) 不突出。”王麗(li) 解釋說,部分學生一提到做簡曆就到網上找模版,在模版的基礎上直接修改,導致簡曆成了大學經曆的堆砌,缺乏歸納。

  遇到這樣的學生,她會(hui) 按照綜合素養(yang) 、核心技能、創新方麵、實踐經驗梳理學生經曆,總結就業(ye) 競爭(zheng) 優(you) 勢。

  “近年來,學校實行‘433’學生成才工程(4即擔任1任幹部,參加1個(ge) 社團,組織1次班級或學校活動,培養(yang) 1項專(zhuan) 業(ye) 特長;3即結對1名技能導師,明確1個(ge) 技能培養(yang) 方向,參加1次技能比賽;第二個(ge) 3即加入1個(ge) 創新創業(ye) 團隊,完成1次創新創業(ye) 實踐,取得1項創新創業(ye) 成果),做簡曆時,同學們(men) 並不缺可以發掘的亮點。”王麗(li) 說。

  除了要過“簡曆關(guan) ”,學生開學後還要迎來王老師留的一道情景模擬“作業(ye) ”:全班8人一組,分成若幹組,3人任麵試官,其他的任求職者,模擬麵試過程。

  從(cong) 10月開始,王麗(li) 會(hui) 用一個(ge) 月的時間讓4個(ge) 班級的學生輪番“過堂”。每周三下午,各小組輪流模擬麵試。麵試官的每個(ge) 出其不意的問題都比照現實。展示結束,王麗(li) 還要一一點評,整個(ge) 過程下來至少要兩(liang) 個(ge) 小時。

  “在情景模擬中,一些常見問題都能得到展示,學生們(men) 一些不恰當的表現可以得到及時糾正。”她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她還會(hui) 利用主題團日活動的機會(hui) ,讓優(you) 秀小組在全院同學前展示,讓更多學生掌握相關(guan) 技巧。

  在這個(ge) 過程中,就業(ye) 困難學生總能得到王麗(li) 更多照顧。

  數媒專(zhuan) 業(ye) 的張葉(化名)9歲才學會(hui) 說話,是一名有先天語言障礙的學生。雖然平時王麗(li) 就幫助他加強交流訓練,可在情景模擬過程中,王麗(li) 發現,他依然很難通過應聘麵試。

  現實也確實如此。王麗(li) 梳理了13家企業(ye) “一對一”推送給張葉,他麵試了5家企業(ye) 均未被錄取,聯係企業(ye) 後得知都是因為(wei) 他的表達問題。

  “說話太慢,溝通成問題。”王麗(li) 分析說,她還曾親(qin) 自帶張葉到意向公司麵試,可結果依然是因為(wei) 表達溝通不暢遭到拒絕。

  “那時候我每周都和張葉母親(qin) 溝通,得知他母親(qin) 想讓孩子回老家福建莆田就業(ye) ,第一時間和他溝通。”王麗(li) 說,張葉也認同返鄉(xiang) 就業(ye) 的建議。

  於(yu) 是,王麗(li) 在24365網站上尋找並遴選莆田的招聘單位並推送給他,回家後張葉仍每周與(yu) 王麗(li) 保持聯係,報告就業(ye) 動向,經過持續麵試輔導後,他成功入職了一家婚紗攝影公司。“他主要做後期修圖,溝通交流對工作影響不大。最近由於(yu) 技術不錯,還受到了老板的誇獎。”王麗(li) 開心地說。

  有了情景模擬的“加持”,很多同學不僅(jin) 麵試技巧得到提升,自信心也有明顯提高。“今年畢業(ye) 生中有一大半學生在去年招聘季就拿到了offer。”王麗(li) 說。

  陪學生跑完就業(ye) 最後一公裏

  根據王麗(li) 的經驗,就業(ye) 工作需要先解決(jue) 大部分學生的需求,之後再集中精力,一對一耐心幫扶。用她的話說是,陪著學生跑完就業(ye) 最後一公裏。

  不過,最後一公裏並不輕鬆,甚至更難。王麗(li) 說,自己會(hui) 與(yu) 團學幹部一起全覆蓋跟進畢業(ye) 生就業(ye) 情況,每隔一段時間就要詢問一次進度。如果有同學正式簽約就業(ye) 協議,她會(hui) 在學生群裏發祝賀信息,激勵其他同學,對還沒簽約的學生則精準幫扶:缺少崗位就推薦崗位,即將應聘就加強輔導。

  在這個(ge) 過程中,最讓王麗(li) 關(guan) 注的還是來自困難家庭的學生。

  今年,王麗(li) 帶的學生中有40人來自困難家庭,其中7名同學是建檔立卡學生。“這些同學心理敏感,部分同學還不自信,從(cong) 開學起我就逐個(ge) 單獨和他們(men) 聊畢業(ye) 計劃,有針對性地給予幫助,大部分同學在秋招的時候就找到了工作。”王麗(li) 說。

  來自江蘇宿遷建檔立卡家庭的祝新成(化名)是7名特困學生之一。他不但學習(xi) 成績優(you) 秀,外形條件出眾(zhong) ,還熱心班級事務,在班裏擔任過體(ti) 育委員。為(wei) 了幫他找到好去處,王麗(li) 專(zhuan) 門篩選出上海一家不錯的企業(ye) 推薦給他,他也順利通過麵試。可沒過多久,祝新成卻找到王麗(li) ,表示不想去上海。

  原來,在這家企業(ye) 雖然每年可以掙到七八萬(wan) 元,這在專(zhuan) 科學生中也已經很不錯,可要留在上海生活卻剩不下多少錢。“老師,我很感謝你給我推薦的這個(ge) 工作,但我想留在蘇州發展,這樣我可以多攢些錢,補貼家裏。”祝新成說。

  為(wei) 此,王麗(li) 又幫他梳理崗位,建議他選擇了一家專(zhuan) 業(ye) 對口的文化傳(chuan) 媒工作室,擔任後期製作。如今祝新成雖然忙碌,但樂(le) 在其中。“很多困難家庭的孩子常常不自信,心理負擔重,想要幫助他們(men) 就業(ye) ,須要設身處地為(wei) 他們(men) 考慮。”王麗(li) 說。

  在幫扶過程中,阻礙學生順利就業(ye) 的還有疫情因素。服裝設計專(zhuan) 業(ye) 的劉婷(化名)是一名來自廣東(dong) 的貧困學生。她告訴王麗(li) ,自己想回老家從(cong) 事銷售行業(ye) 。王麗(li) 便從(cong) 23456網站上篩選出10多個(ge) 崗位推薦給她,她最終麵試上一家深圳公司的汽車銷售崗位。

  可春節過後,接二連三的疫情打亂(luan) 了劉婷的到崗安排,今年3月,公司突然通知不再聘用她。

  “麵對企業(ye) 的變卦,她心情非常糟糕。”學心理學的王麗(li) 先為(wei) 劉婷疏解壓力,隨後建議她在網上麵試其他單位。後來,這名學生在廣州本地找到了商場銷售的崗位。

  事實上,很多畢業(ye) 生都差點因為(wei) 疫情無法到崗而被企業(ye) 反悔辭退。每次遇到這種情況,王麗(li) 就主動打電話聯係用人單位解釋,有了學校的支持,很多企業(ye) 才表示理解並答應留下學生們(men) 。

  與(yu) 用人單位保持密切聯係一直是王麗(li) 做就業(ye) 工作的方法。她舉(ju) 例說,每次招聘會(hui) 後自己都要主動聯係企業(ye) ,詢問企業(ye) 看中了誰,有時遇到企業(ye) 猶豫,她就主動為(wei) 企業(ye) 介紹學生情況,增加了解,不少同學都因為(wei) 她的介紹成功應聘。

  簽訂就業(ye) 協議,一般需要學生畢業(ye) 證。可部分學生拿不到企業(ye) 簽訂的協議會(hui) 不踏實,遇到這種情況,王麗(li) 也會(hui) 主動聯係企業(ye) ,把學生目前的畢業(ye) 資格詳細告知企業(ye) ,有了老師的“背書(shu) ”,就業(ye) 協議很快就簽訂了。

  “其實,做好大學生就業(ye) 工作,光我一個(ge) 人努力肯定不夠,這背後是全校師生對就業(ye) 工作的關(guan) 注,目前學校出台不少促進就業(ye) 的政策,正是有了這樣的係統安排,我負責的學生才實現了高就業(ye) 率。”王麗(li) 解釋說。

  據了解,自2021年12月以來,蘇州經貿職業(ye) 技術學院團委按照上級團組織和學院黨(dang) 委的要求,明確校院兩(liang) 級團委工作目標,壓實工作責任,多措並舉(ju) ,線上線下相結合,用好用活校企合作企業(ye) 、青商企業(ye) 等企業(ye) 資源,開展招聘和企業(ye) 見習(xi) 實踐活動。

  截至2022年6月,學院團委共舉(ju) 辦“百校千企萬(wan) 崗”江蘇大學生就業(ye) 幫扶“送崗直通車”直播薦崗活動7場,遴選近80家與(yu) 學生需求高度匹配的優(you) 質企業(ye) 。同時學院團委聯合招生與(yu) 就業(ye) 處共同舉(ju) 辦多輪專(zhuan) 場招聘會(hui) ,邀請近500家企業(ye) 進校招聘,有效緩解崗位信息壓力。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楊寶光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