嗡嗡嗡……盛夏防蚊蟲從檢查居家環境開始
6月26日起全市範圍迎來了今年以來最大的一場雨,暴雨使外環境積水點增多,包括道路低窪處、各種容器如空罐、棄置的輪胎等,加之雨後氣溫升高、濕度變大,大大增加了蚊蟲出現的幾率。蚊蟲不僅(jin) 打擾工作和生活,還傳(chuan) 播登革熱、瘧疾、乙腦等疾病。青島市疾病預防控製中心消毒與(yu) 病媒防製所介紹,一般來說蚊蟲密度在7-8月份達到高峰,自然對人的叮咬機會(hui) 大,傳(chuan) 播疾病的風險高。為(wei) 此,要通過安全、有效、簡便和經濟的措施,降低蚊蟲密度、減少叮咬機會(hui) 、限製傳(chuan) 播疾病能力。
高溫高濕蚊蟲活躍
據介紹,蚊子一生要經曆卵、幼蟲、蛹、成蟲四個(ge) 階段,成蚊在20-30℃、相對濕度80%左右時最為(wei) 活躍,完成一個(ge) 周期通常需要一代7—15天。前三個(ge) 時期都是在水裏完成生長,因此,蚊子的繁殖和生長離不開水,少量積水蚊蟲就能繁殖孳生。
其實很多人不知道,有些蚊子都是自己“養(yang) ”的,想想你家中有沒有存在“養(yang) 蚊生蚊”的“孳生地”?如各種廢舊雜物,可能積水的瓶子、水桶、水盆;還有盆景、噴水池、養(yang) 魚池等各種社區室外景觀水體(ti) 等。
居民家庭如何防蚊蟲
1、針對家裏積水養(yang) 蚊子的情況,保持居室的整潔、幹燥,清除各種無用積水;水生植物每周至少換水一次,並注意容器的清洗;如有儲(chu) 備用水習(xi) 慣,應做好密封措施;儲(chu) 存用水不要超過3天,夏天最好飲用新鮮水等。
2、房間可安裝紗門、紗窗,日出前1-2小時和日落前2-3小時為(wei) 蚊蟲的活動高峰,盡量減少開門、開窗的次數,以免蚊子隨著開門開窗進入室內(nei) 。蚊蟲在高發期可用殺蟲劑塗抹紗窗,效果更好;休息時使用蚊帳。
3、使用誘蚊燈、電蚊拍等:誘蚊燈一般設置在室內(nei) 隱蔽的角落或有觀賞植物、水體(ti) 的陽台/露台,離地麵1—1.5米,使用時盡量關(guan) 閉其他照明設備。
4、正確使用各類衛生殺蟲劑,按使用說明驅蚊滅蚊。噴灑前要收藏好食品和餐具,盡量不要朝衣物、床單、家具、皮膚上直接噴灑。噴灑完畢後最好關(guan) 閉門窗半小時到1小時,然後再開窗通風。家中使用殺蟲氣霧劑時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讓嬰幼兒(er) 接觸,如不慎將藥液噴到皮膚上,要及時清洗。
正確使用驅蚊劑
假期不少市民有出遊計劃,外出旅行更應避免蚊蟲叮咬而感染。要穿淺顏色的長袖衣裳和長褲,裸露皮膚塗抹驅蚊劑,特別是耳後、頸部等部位;有條件可穿戴應用菊酯類驅蚊劑處理過(如浸泡)的長袖衣裳、長褲和襪子,可更有效保護;租住衛生條件好、最好有空調的賓館。
使用驅蚊劑時,要將驅蚊劑噴、塗抹在頭部、四肢等裸露皮膚處,要避免藥物進入眼睛和嘴裏。一般室外環境間隔2-4個(ge) 小時塗抹一次驅蚊劑。殺蟲劑屬於(yu) 易燃易爆物品,使用時要遠離火源,摩擦或者靜電產(chan) 生的火花也會(hui) 引發爆炸,使用時最好遠離或者關(guan) 閉電源,避免劇烈搖晃。殺蟲劑罐裝氣體(ti) 的壓強與(yu) 外界氣溫等多種因素有關(guan) ,平時應放在陰暗處保存。
一般蚊蟲叮咬的處理主要是止癢,可外塗清涼油、風油精等止癢、抗炎。如果發生局部腫脹、感染,及發熱、皮疹等症狀,須及時去醫院就診。
相關(guan) 鏈接
家庭藥箱換季
夏至一過,暑熱來襲,很多藥品都需要陸續添置到家庭藥箱裏。哪些是夏季家庭需要常備的藥品呢?給大家一點小建議:
時刻警惕防中暑。中暑的病因一種是高溫高輻射的幹熱,會(hui) 導致人體(ti) 水分大量流失,水分得不到及時補充時容易中暑;另一種是高溫高濕度的濕熱天,人體(ti) 不能正常排汗,皮膚血流量增加也會(hui) 導致中暑。
中暑用藥推薦:1、藿香正氣液,2、金銀花顆粒,3、十滴水,4、人丹,5、清涼油。防暑要做到高熱高溫天氣注意補充身體(ti) 水分;適當補充鹽水,彌補身體(ti) 鹽與(yu) 水分的流失;飲食上注意補充蛋白質,如魚、肉、豆類等,多食新鮮蔬果;出行注意防曬,做好防曬保護;著裝上以棉麻等透氣散熱類衣物為(wei) 主。
打好腸道保衛戰。腸胃不適症狀有惡心、嘔吐、腹痛、腹脹、腹瀉、發熱、便秘等;多為(wei) 慢性胃炎、慢性腸炎、急性腸胃炎等腸胃疾病。病因如食物汙染,夏季人體(ti) 機能下降,加上多食冷飲冷食等,易給胃腸道疾病以可乘之機。
用藥推薦:1、黃連素,2、乳酶生片,3、加味香連丸。腸胃疾病預防要堅持清淡飲食以調理腸胃不適,用溫熱食物養(yang) 護胃氣;補充必需營養(yang) 素,如維生素D、E;注意飲食衛生,飯前便後要洗手;生活中多喝開水,少吃冷飲與(yu) 油膩食物;少食生冷蔬果,禁食變質、過期食品。特別提醒:用藥前請詳讀說明書(shu) ,或在藥師指導下用藥。(楊健)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