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中醫藥文化:受眾認可才能有效傳播

發布時間:2022-07-07 14:58: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中醫藥是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典型代表,如今已傳(chuan) 播至19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日前,在中國對外書(shu) 刊出版發行中心(國際傳(chuan) 播發展中心)、中華中醫藥學會(hui) 聯合主辦的首屆中醫藥文化國際傳(chuan) 播論壇上,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認為(wei) ,要用受眾(zhong) 認可的方式和語言向世界展示中醫藥文化魅力。

  中醫藥作為(wei) 中華民族原創的醫學科學,從(cong) 宏觀、係統、整體(ti) 角度揭示人的健康和疾病的發生發展規律,體(ti) 現了中華民族的認知方式,深深地融入民眾(zhong) 的生產(chan) 生活實踐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健康文化和實踐。

  如今,中醫藥已成為(wei) 感知中華文化的生動載體(ti) 。中國外文局局長、中國翻譯協會(hui) 會(hui) 長杜占元介紹,《中國國家形象全球調查報告2020》顯示,有30%的海外受訪者接觸或體(ti) 驗過中醫藥文化,超過80%的體(ti) 驗者對中醫藥文化持有好印象。

  世界針灸學會(hui) 聯合會(hui) 主席劉保延介紹,目前,針灸已在193個(ge) 國家和地區得到應用。世界針灸學會(hui) 聯合會(hui) 貫徹“以針帶醫、以針帶藥、以針載文”的理念,在多個(ge) 國家舉(ju) 辦文化展覽、義(yi) 診等活動,與(yu) 世界衛生組織、上合組織等國際組織密切合作推動傳(chuan) 統醫學發展。

  在對外出版方麵,外文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胡開敏介紹,從(cong) 20世紀70年代開始,外文出版社用英、法、西、俄、阿、德、日、韓等多種文字出版了300多種傳(chuan) 統中醫藥典籍、中醫醫學、中醫養(yang) 生保健、中醫藥漢外詞典等方麵圖書(shu) 。尤其是關(guan) 於(yu) 中國針灸的英文版係列圖書(shu) ,在讓世界認識中醫藥、感知中醫藥文化魅力上產(chan) 生了重要影響。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於(yu) 文明認為(wei) ,今後要深化中醫藥交流合作,促進中醫藥文化海外傳(chuan) 播與(yu) 技術國際推廣相結合;積極拓展中醫藥文化交流傳(chuan) 播新途徑,創新中醫藥文化國際傳(chuan) 播新範式,讓中醫藥成為(wei) 中外人文交流的亮麗(li) 名片。

  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社編輯部主任郭豔認為(wei) ,讓受眾(zhong) 更好地理解中醫藥,才能夠推廣中醫藥文化、讓更廣大人群受益於(yu) 中醫藥。

  為(wei) 統一中醫藥術語翻譯行業(ye) 標準、提高中醫藥術語翻譯質量,中國外文局翻譯院、中國對外書(shu) 刊出版發行中心(國際傳(chuan) 播發展中心)、外文出版社在論壇上聯合發布“中醫藥文化國際傳(chuan) 播抗疫相關(guan) 術語英譯參考”,正式啟動中醫藥術語英譯行業(ye) 標準相關(guan) 工作。論壇後還將開展“走讀中國·中醫藥文化體(ti) 驗行”係列主題活動,邀請國際青年代表、中醫藥高校海外留學生、中外媒體(ti) 等走進有代表性的中醫藥產(chan) 業(ye) 基地和文化體(ti) 驗館感受中醫藥工藝流程,並拍攝微紀錄片,在國內(nei) 外各主流媒體(ti) 平台進行立體(ti) 化傳(chuan) 播。

    (新華社北京7月6日電 記者田曉航、沐鐵城)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