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疫情下香港書展新特點
新華社香港7月25日電(記者黃茜恬)25日,第32屆香港書(shu) 展進入第六天,市民的購書(shu) 熱情正不斷釋放。作為(wei)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的第二次香港書(shu) 展,本屆書(shu) 展在熱銷書(shu) 目題材、展位設計、出版物趣味性等方麵都有不少新特點。
適逢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記者走訪多個(ge) 書(shu) 攤發現,不少圖書(shu) 出版商把介紹國家發展、“一國兩(liang) 製”、香港回歸祖國25年來發展成就等內(nei) 容的圖書(shu) 擺放在顯眼位置,吸引往來讀者駐足翻閱,還有書(shu) 商專(zhuan) 門開設“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主題展。
在中華書(shu) 局展位,設有一塊大展示牌,上麵印有“回歸·情義(yi) 25載”幾個(ge) 大字,下方陳列著《回歸·情義(yi) 25載》《香港參與(yu) 國家改革開放誌》等書(shu) 籍。中華書(shu) 局(香港)有限公司市場總監陳超英說,連日來,翻閱和購買(mai) 這些書(shu) 籍的人絡繹不絕,其中多數是年輕人,“《我的家在中國》這本賣得尤其好。”
在商務印書(shu) 館展位,市民蘇先生與(yu) 太太分別在翻閱《“一國兩(liang) 製”下香港政治格局的重塑》和《尋路香港——以民為(wei) 本的政策研究》,兩(liang) 人還不時分享在書(shu) 中看到的內(nei) 容。
蘇先生告訴記者,他對這類書(shu) 籍頗有興(xing) 趣。“閱讀這些書(shu) 可以更清晰地看到香港回歸祖國以來發生的滄桑巨變和取得的曆史性成就,也更加深刻體(ti) 會(hui) 到香港的日新月異,領悟‘一國兩(liang) 製’強大的生命力。”
在今年書(shu) 展上,豐(feng) 富多樣的故宮主題圖書(shu) 也成為(wei) 一大特點,最引人注目的當數商務印書(shu) 館展位專(zhuan) 門開辟的故宮專(zhuan) 區。專(zhuan) 區內(nei) 有兩(liang) 麵牆,一麵牆模擬了故宮博物院的朱紅色大門,另一麵牆印有龍和祥雲(yun) 等元素,牆上的三個(ge) 屏幕循環播放故宮博物院紀錄片。
商務印書(shu) 館(香港)有限公司助理總經理吳小燕表示,長期以來,公司都與(yu) 故宮博物院合作推出文物、建築等相關(guan) 介紹圖書(shu) ,今年希望借助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剛剛開館,趁熱打鐵推出新書(shu) ,方便市民了解紫禁城曆史及珍寶故事。
香港市民劉小姐對《故宮三寶》盒裝精品套書(shu) 愛不釋手。她說:“這兩(liang) 天依舊對月初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中看到的文物念念不忘。購買(mai) 這套包裝精美的套書(shu) 可以讓她在書(shu) 中進一步了解故宮的物寶天華、大千世界,窺探中華文化的底蘊。”
在本屆書(shu) 展上,三聯書(shu) 店展位展出了記錄香港醫護抗疫心路曆程的《COVID-19抗疫之路》《夜空中最亮的星——香港戰疫紀事》等書(shu) 籍。這些書(shu) 籍的出版不僅(jin) 有助弘揚香港市民守望相助、共克時艱的精神,也能幫助香港市民更加了解祖國對香港的強有力支持。
“這些人、這些事,我們(men) 不能忘記。”在三聯書(shu) 店展位排隊結賬的人群中,市民宋女士購買(mai) 了一本《夜空中最亮的星——香港戰疫紀事》,她說這本書(shu) 聚焦平凡個(ge) 人的非凡貢獻,麵對香港嚴(yan) 峻的第五波疫情,他們(men) 勇於(yu) 擔當。
隨著電子書(shu) 的發展,紙質書(shu) 籍也在不斷創新求變,希望以全新的表達方式引起讀者的閱讀興(xing) 趣。
商務印書(shu) 館(香港)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副總編輯於(yu) 克淩介紹,公司去年推出了《桌遊識中國曆史》特色桌遊產(chan) 品,引導香港青少年更好地了解祖國地理知識和曆史脈絡,在書(shu) 展上廣受歡迎。
公司今年還進一步推出“手遊識中國曆史”遊戲學習(xi) app,希望以書(shu) 本結合科技的方式吸引年輕人關(guan) 注中華傳(chuan) 統文化。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