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論壇】全麵、準確認識經濟大盤的穩與進
【光明論壇】
作者:湯蘊懿(上海市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上海社會(hui) 科學院應用經濟研究所副所長)
2022年以來,全球疫情形勢反複,世界形勢複雜多變,尤其是3月以來奧密克戎病毒波及多個(ge) 省份,經濟複蘇受到較大衝(chong) 擊。近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新疆考察調研時再次強調,“要堅決(jue) 貫徹黨(dang) 中央決(jue) 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這充分體(ti) 現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持在“觀大勢、謀全局、幹實事”中成功駕馭中國經濟發展大局的鮮明特點。
三年來,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給世界經濟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嚴(yan) 峻考驗,各國內(nei) 顧傾(qing) 向上升,逆全球化趨勢顯現,我國經濟麵臨(lin) 著需求收縮、供給衝(chong) 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黨(dang) 中央審時度勢、綜合研判,強調在穩中有進的工作總基調下,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具有現實性、前瞻性和全局性。“穩”和“進”是辯證統一的,越是麵對困難挑戰,越要認識和把握好“穩”與(yu) “進”的辯證法,堅定信念、掌握主動、眾(zhong) 誌成城、取得勝利。
以穩求進,穩是大局是基礎。對於(yu) 我國這樣一個(ge) 人口眾(zhong) 多、自然資源和環境容量有限的發展中大國而言,隻有保持經濟穩定發展,才能為(wei) 優(you) 化經濟結構、轉化經濟動能提供堅實的基礎,才能為(wei) 深化改革開放提供良好的環境。2020年2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主持召開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工作會(hui) 議,提出落實分區分級精準複工複產(chan) 、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力度、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等八大任務,“六穩”“六保”等政策密集出台;2022年麵對新一輪疫情,黨(dang) 中央一再強調“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全國上下堅決(jue) 貫徹落實決(jue) 策部署,多措並舉(ju) 穩住市場主體(ti) 、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2020年中國率先控製疫情,成為(wei) 全球唯一實現了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ti) ;2021年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比2020年增長8.1%,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25%;2022年上半年,中國外貿進出口同比增長9.4%總值達19.8萬(wan) 億(yi) 元,中國經濟“穩”不僅(jin) 為(wei) 自身發展夯實了基礎,也成為(wei) 世界經濟恢複的重要力量。
以進固穩,進是全局是方向。在2022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從(cong) 統籌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高度,提出“五個(ge) 必由之路”和“五個(ge) 有利條件”的重大論斷,強調我國發展仍處於(yu) 重要戰略機遇期。此次疫情讓人類社會(hui) 進入了“曆史的大彎道”,全球新一輪科技變革和產(chan) 業(ye) 革命正在孕育興(xing) 起,這一進程將催生更加豐(feng) 富的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新模式,並對全球產(chan) 業(ye) 鏈、創新鏈、價(jia) 值鏈產(chan) 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影響,中國更需要搶占機遇,堅持自主創新,努力在前沿技術上爭(zheng) 取主動,搶占未來發展製高點;更要在關(guan) 鍵技術上取得突破,確保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安全;更要推動完善配套製度,為(wei) 市場主體(ti) 提供更優(you) 的營商環境。
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當下以至未來,我們(men) 應著力夯實“穩”的基礎、持續增強“進”的動能,在更周全的“穩”與(yu) 更高質量的“進”的良性互動中推動高質量發展。首先需要進一步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三者的關(guan) 係,保持社會(hui) 經濟的平穩健康均衡發展。要堅持以發展為(wei) 主線,樹立危中有機、搶占機遇、彎道超車的思路,通過發展強化預期,凝聚共識,形成合力;要堅持以穩定為(wei) 前提,把就業(ye) 放在當前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突出位置,尤其是要統籌兼顧好數字經濟時代企業(ye) 、地區、行業(ye) 之間的分化問題;要堅持以改革為(wei) 抓手,堅定不移推進改革和開放相互促進的路徑,打破體(ti) 製機製障礙,推動中國市場由大到強。
其次,充分發揮“有效市場和有為(wei) 政府”的製度性優(you) 勢,多策並舉(ju) 切實用好政策組合拳,穩增長強動能。要進一步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力度,用好“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需求側(ce) 管理”“跨周期+逆周期雙向調節”“區間調控+定向調控+相機調控”等方式方法,尤其對量大麵廣但抗風險能力更弱的中小微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要落實落地落細一攬子紓困幫扶政策;要進一步暢通交通物流,讓生活和生產(chan) 物資順暢送達;要在房市、股市和平台經濟等重點風險領域加大管控力度,守住不發生係統性風險底線;同時要以優(you) 化經濟結構、強化發展動能、實現價(jia) 值鏈升級為(wei) 目標,在增量政策中加大供給端政策的集中投入,支持引導金融支持實體(ti) 經濟力度,支持引導以市場需求為(wei) 導向加速創新,支持引導中小企業(ye) 走“專(zhuan) 精特新”之路。
偉(wei) 大理論指導偉(wei) 大實踐,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是基於(yu) 中國經濟發展成功經驗的規律性認識,是克服當前困難、保證中國經濟航船行穩致遠的戰略指引。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的決(jue) 策部署,我們(men) 要繼續夯實“穩”的基礎、更多激發“進”的動能,意義(yi) 重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