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血小板藥物可能引發高溫相關心髒病
根據8月1日在《自然—心血管研究》發表的一項研究,使用抗血小板藥物和β受體(ti) 阻滯劑,可能造成患者非致命高溫相關(guan) 心髒病風險上升。但研究人員表示,還需要進一步研究證實這一效應。
此前人們(men) 已經證實,暴露於(yu) 寒冷和炎熱中都會(hui) 誘發心髒病。此前的流行病學研究則表明,隨著全球變暖2℃~3℃,與(yu) 高溫相關(guan) 的心髒病負擔將會(hui) 上升。
在這項研究中,美國康涅狄格州紐黑文耶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陳凱和同事,分析了2001年至2014年,每年5~9月間2494名在德國奧格斯堡地區經曆過心髒病發作的患者數據,並將患者的臨(lin) 床信息、每日氣象信息和藥物攝入情況作了比較。
在報告的藥物中,研究人員觀察到使用抗血小板藥物和β受體(ti) 阻滯劑(兩(liang) 種常規心血管藥物)的患者中,非致命高溫相關(guan) 心髒病風險相較其他不使用此類藥物的患者更為(wei) 明顯。
研究人員還發現這一效應在年輕患者(25~59歲)中比在年邁患者(60~74歲)當中更高——前一人群中既往冠心病發病率較低。
研究人員提出,這些數據的性質無法排除一種可能,即較高的風險是由於(yu) 使用抗血小板藥物和β受體(ti) 阻滯劑的患者病得更重,嚴(yan) 重病情自然使其更易發生高溫相關(guan) 心髒病。要回答這一問題,需要進行登記有更多患者參與(yu) 的進一步研究。
陳凱與(yu) 合作者認為(wei) ,這些發現有助於(yu) 開發針對性策略,降低與(yu) 溫度上升有關(guan) 的心血管疾病負擔。(趙熙熙)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