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守舊”不忘創新 科技“嚐新”助陝西非遺“走”向四海

發布時間:2022-08-03 10:52: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陝西渭南8月2日電 (楊英琦)“從(cong) 古至今,皮影戲其實一直走在創新的路上。”陝西省非遺項目華縣皮影製作技藝代表性傳(chuan) 承人薛宏權1日表示,接觸皮影四十年,自己愈發相信“傳(chuan) 統藝術的保護與(yu) 傳(chuan) 承不能隻守舊,與(yu) 時俱進的發展與(yu) 創新才能留住觀眾(zhong) 的心”。

  流傳(chuan) 於(yu) 陝西省渭南地區的華縣皮影戲俗稱“燈影戲”,源於(yu) 1500餘(yu) 年前,其音樂(le) 演奏細膩古老,影人雕刻造型優(you) 美,是中國民間工藝美術與(yu) 戲曲的巧妙結合。華縣皮影戲演出搭台隻需一盞明燈、兩(liang) 張方桌、幾塊木板,“一口訴說千古事,雙手對舞百萬(wan) 兵”。

  2006年,華縣皮影戲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名錄。2011年,中國皮影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作名錄”,華縣皮影戲作為(wei) 其中的子項目一並入選。

  2015年,薛宏權創立了華州創新皮影團,為(wei) 迎合現代人的審美需求,該團隊在繼承傳(chuan) 統皮影藝術的基礎上,從(cong) 影人造型設計、音樂(le) 製作、燈光運用,舞台呈現等方麵進行創新,動作模擬真人,表演貼近生活,並編排出皮影芭蕾舞劇、童話故事等一係列新劇目,提高了皮影戲的觀賞性。

  薛宏權告訴中新網記者,傳(chuan) 統的影人關(guan) 節分解少,表演動作“寫(xie) 意化”。“我們(men) 團隊仿照真人的骨骼結構製作皮影造型,力求其表演動作更加細膩。”

  同時,薛宏權和團隊充分運用現代科技,將其與(yu) 傳(chuan) 統藝術相結合,打造更加靈動的演出效果。“在布景上,我們(men) 借助多媒體(ti) 工具進行場景切換,效果幾乎可以達到類似電影的鏡頭切換,十分流暢逼真。”

  近年來,薛宏權多次帶團隊走出國門,前往奧地利、哈薩克斯坦、新加坡等多個(ge) 國家交流演出。因出國表演時需要自帶布景等舞台設施,而傳(chuan) 統“舞台”過於(yu) 笨重不好攜帶,薛宏權就自己畫圖、設計,做出以碳纖維材質為(wei) 主的新型皮影表演舞台。

  “這種‘舞台’輕便許多,一個(ge) 更易於(yu) 攜帶的‘舞台’也更利於(yu) 我們(men) 的傳(chuan) 統藝術‘走’向四海。”薛宏權笑言。

  作為(wei) 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渭南悠久的曆史與(yu) 文明為(wei) 其留下了豐(feng) 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今年,渭南市貫徹“保護為(wei) 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chuan) 承發展”的非遺保護方針,堅持活態傳(chuan) 承,該市非遺項目持續增加、文化影響力不斷提升。與(yu) 薛宏權的心願一致,渭南非遺正逐漸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完)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