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提升數字文化建設水平

發布時間:2022-08-03 10:55:00來源: 光明網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業(ye) 態、延伸了文化產(chan) 業(ye) 鏈,又集聚了大量創新人才,是朝陽產(chan) 業(ye) ,大有前途。”當前,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數字文化正成為(wei) 文化發展的重要形式。中辦、國辦印發的《關(guan) 於(yu) 推進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的意見》,對數字文化建設作出重要部署。當前,提升數字文化建設水平,需要統籌處理好以下幾個(ge) 關(guan) 係。

  數字與(yu) 文化的關(guan) 係。數字文化是數字化的文化形態,具有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等特點。當前,互聯網、大數據、雲(yun) 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加速發展,日益融入經濟社會(hui) 發展各領域和全過程,為(wei) 文化創新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和廣闊舞台。提升數字文化建設水平,要彰顯文化的主體(ti) 地位,把握數字文化發展方向,防止出現重數字技術、輕文化內(nei) 容的問題。處理好數字與(yu) 文化的關(guan) 係,要堅持把數字技術與(yu) 文化繁榮有機融合,讓數字技術深度賦能文化創新,助力培育和弘揚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hui) 主義(yi) 先進文化,不斷豐(feng) 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

  發展與(yu) 安全的關(guan) 係。數字文化產(chan) 業(ye) 是技術引領型產(chan) 業(ye) 。技術的更新迭代在推動數字文化發展的同時,也會(hui) 帶來新的安全問題,如影響數據安全、文化安全,衝(chong) 擊文化市場秩序等。特別是數字文化產(chan) 品具有海量化、實時化、全球化、互動化、移動化等特征,在提高文化傳(chuan) 播效率、拉動經濟增長、豐(feng) 富人民精神世界的同時,在信息傳(chuan) 播、個(ge) 人隱私保護等方麵也暴露出一些風險隱患。提升數字文化建設水平,要統籌好發展和安全,在數據采集加工、交易分發、傳(chuan) 輸存儲(chu) 、使用管理等環節加強綜合治理,製定相關(guan) 安全標準,形成完善的數字文化監管體(ti) 係,為(wei) 數字文化發展營造安全環境。

  共建與(yu) 共享的關(guan) 係。滿足人民群眾(zhong) 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數字文化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數字文化建設的智慧和力量來自人民,發展成果也應該由人民共享。一方麵,要努力營造全社會(hui) 廣泛關(guan) 心、支持和參與(yu) 數字文化建設的良好氛圍。鼓勵政府、企事業(ye) 單位和個(ge) 人依法參與(yu) 數字文化內(nei) 容的生產(chan) 與(yu) 傳(chuan) 播。另一方麵,要堅持數字文化發展服務人民,豐(feng) 富數字文化內(nei) 容,創新數字文化出版傳(chuan) 播形態,努力消弭城鄉(xiang) 、地域、代際之間的數字文化鴻溝,讓數字文化發展成果更好惠及全民。

  自主與(yu) 開放的關(guan) 係。對於(yu) 數字文化建設來說,自主與(yu) 開放是相輔相成的。我國數字文化建設既要堅持擴大開放,又要彰顯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既要堅持交流互鑒,又要堅持獨立自主。提升數字文化建設水平,要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加強交流與(yu) 合作,創造更多承載中華文化、中國精神的數字文化產(chan) 品,傳(chuan) 播全人類共同價(jia) 值,讓更多中國數字文化產(chan) 品走向世界。

  繼承與(yu) 創新的關(guan) 係。數字文化發展要植根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同時又要不斷融入新的文化成果、技術成果,實現創新發展。提升數字文化建設水平,一方麵要堅持在繼承中創新。加快建成國家文化大數據體(ti) 係,推動數字技術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相互融合、共同發展。另一方麵要堅持在創新中發展。鼓勵和支持各類文化機構接入國家文化專(zhuan) 網,利用文化數據服務平台,探索數字化轉型升級的有效途徑,積極推進理念、內(nei) 容、形式、技術、管理等創新。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