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版本館開館,一批精品展覽亮相
中國國家版本館開館,一批精品展覽亮相
讀懂版本裏的中國
中國國家版本館開館暨展覽開幕式7月30日上午在中國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舉(ju) 行,同日上午,西安分館、杭州分館、廣州分館同步舉(ju) 行分館開幕活動。
作為(wei) 展現新時代恢宏氣象的新高地、傳(chuan) 承中華文明的新標識、彰顯中國精神的新陣地、展示中國形象的新窗口,國家版本館承擔著規劃協調國家版本資源和建設國家版本典藏中心、展示中心、研究中心、交流中心的職能。
正在舉(ju) 辦的展覽有哪些精彩看點?匯聚了哪些珍貴版本資源?本報記者第一時間進行了探訪。
——編 者
中央總館——
展覽記錄曆史
收藏輝映現實
本報記者 張 賀
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打造了一個(ge) 主題展覽“真理之光——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時代化經典版本展”,兩(liang) 個(ge) 基本陳列“見證偉(wei) 業(ye) ——中華民族複興(xing) 版本展”和“斯文在茲(zi) ——中華古代文明版本展”,以及“版本工藝”“中國郵票”“中國貨幣”等3個(ge) 專(zhuan) 題展覽。
中國國家版本館黨(dang) 委書(shu) 記、館長劉成勇介紹:“國家版本館堅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把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ti) 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相結合,以中國曆史發展與(yu) 中華文明演進為(wei) 主線主題,以文化價(jia) 值含量為(wei) 標尺,精心甄選具備曆史價(jia) 值、思想價(jia) 值、社會(hui) 價(jia) 值與(yu) 審美價(jia) 值的版本,以‘文以載道’的擔當辦展覽。”
展出的不少版本資源非常珍貴
“真理之光——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時代化經典版本展”匯聚經典版本2000多冊(ce) (件),全麵展示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時代化的光輝曆程。展覽分4個(ge) 單元,展出的不少版本資源非常珍貴。第一單元主題為(wei) 馬克思列寧主義(yi) 經典版本,展出的1867年出版的《資本論》德文第一卷,最初發行量隻有1000冊(ce) ,現存隻有100冊(ce) 左右。第二單元主題為(wei) 毛澤東(dong) 思想經典版本,展示了毛澤東(dong) 思想的各個(ge) 重要版本資源,其中展出的《論持久戰》不同版本尤為(wei) 引人注目。第三單元聚焦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經典版本,以圖書(shu) 、實物、文件等版本資源反映鄧小平理論、“三個(ge) 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創立曆程。
“真理之光”第四單元主題為(wei)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經典版本。展覽展出了《習(xi) 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卷至第四卷各個(ge) 版本,以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重要著作和重要論述摘編、選編。展覽分專(zhuan) 題展示了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在不同領域的版本載體(ti) ,如“積極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專(zhuan) 題集中展示習(xi) 近平主席出席一係列重大會(hui) 議發表的重要講話。
注重把文獻記載和文物實物結合起來
“見證偉(wei) 業(ye) ——中華民族複興(xing) 版本展”展示了自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為(wei) 了實現民族複興(xing) ,在黨(dang) 的領導下所作出的艱辛探索、不懈奮鬥和取得的偉(wei) 大成就,記錄了中華民族從(cong) 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wei) 大曆程。其中,既有反映近代中國人“開眼看世界”的《海國圖誌》,也有高揚民主與(yu) 科學的《新青年》;既有新中國第一部現代漢語字典《新華字典》的各種版本,也有開展掃盲運動的文件;既有見證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木槌,也有北京奧運會(hui) 、上海世博會(hui) 等重大事件的一些紀念冊(ce) 、工作手冊(ce) 匯編等。展覽以豐(feng) 富的展品濃墨重彩地展示了新時代的重大曆史事件,如記錄“一帶一路”倡議的曆史文件、反映脫貧攻堅的新聞報道、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紀念品、北京冬奧會(hui) 冬殘奧會(hui) 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設計手稿、民法典的各個(ge) 版本……
版本是傳(chuan) 承中華文明的載體(ti) 和媒介,是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生生不息的見證。“斯文在茲(zi) ——中華古代文明版本展”以13個(ge) 單元介紹了版本中記錄的中華文明曆史,注重把文獻記載和文物實物結合起來,以相互印證的方式實證我國百萬(wan) 年的人類史、一萬(wan) 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其中既有商周時期刻有銘文的青銅器版方鼎、何尊,也有反映文字起源的刻畫符號如賈湖刻符龜甲和新石器時代刻符彩陶缽。展覽匯聚了數百種古籍,其中不乏珍貴罕見的宋刻本、元刻本,刻印精致、墨色如新,具有很高的曆史價(jia) 值和版本價(jia) 值。
打造移步易景的版本藝術園區
為(wei) 了充分展示版本資源的多樣性和豐(feng) 富性,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還設置了國家書(shu) 房和文瀚廳2個(ge) 精品陳列。
其中,文華堂國家書(shu) 房版本精品陳列麵積達1350平方米,優(you) 選3萬(wan) 餘(yu) 冊(ce) 具有傳(chuan) 世價(jia) 值的經典著作。文瀚廳陳列珍貴古籍出版物,集中展示《四庫全書(shu) 》《永樂(le) 大典》《古今圖書(shu) 集成》等原大仿真影印本、精選古籍影印本和原雕版刷印本。
此外,還設置了“書(shu) 香致遠——館藏宣傳(chuan) 畫展示”“匠心藝韻——木版水印精品展示”“萬(wan) 年一統——中華地圖展示”3個(ge) 主題特色庫展,利用互動式電子設備和觸摸屏,供觀眾(zhong) 查詢鑒賞。
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按照與(yu) 空間環境相協調、與(yu) 展陳主題相呼應的思路,精心組織創作書(shu) 畫長廊、人物雕塑、人物瓷板畫、閣亭匾額、雕漆屏風、敦煌壁畫、蘇繡雙麵繡、印章篆刻等各類藝術作品,打造移步易景的版本藝術園區。
“國家版本館是新時代標誌性文化傳(chuan) 世工程,按照賡續中華文脈、堅定文化自信、展示大國形象、推動文明對話的定位,我們(men) 將進一步豐(feng) 富館藏、創新形式、把握主題、突出特色,打造政治性、思想性、曆史性、藝術性相統一的版本展示體(ti) 係,著力發揮版本資源見證曆史、以史鑒今、啟迪後人的作用。”劉成勇說。
廣州分館——
標記改革開放的時代注腳
本報記者 洪秋婷
來到廣州市從(cong) 化區流溪河畔的中國國家版本館廣州分館,走進主樓文沁閣地下一層,“千秋寫(xie) 印華夏有章——中華版本發展概覽”展區映入眼簾。在這裏,從(cong) 甲骨、竹帛、紙書(shu) 到數字化媒體(ti) ,展現了一幅中華版本發展的生動圖卷。
仿活字印刷術的地麵矩陣與(yu) 仿紙卷的弧幕聯動,大型LED屏上動態演繹古人風采,裸眼3D技術呈現數字多寶閣……“今天真的不虛此行,展覽內(nei) 容非常豐(feng) 富。”觀眾(zhong) 張女士感歎道。
沿著路線指引,可依次參觀“偉(wei) 大時代的印記——改革開放以來精品出版物專(zhuan) 題展”“千秋寫(xie) 印華夏有章——中華版本發展概覽”“紅色印記 映照初心——紅色廣東(dong) 專(zhuan) 題版本展”“互鑒千年融通未來——海上絲(si) 綢之路專(zhuan) 題版本展”4個(ge) 常設展覽。
“偉(wei) 大時代的印記——改革開放以來精品出版物專(zhuan) 題展”以改革開放曆史發展為(wei) 脈絡,分為(wei) “大地回春”“茁壯成長”“蒼翠挺拔”“欣欣向榮”4個(ge) 單元,把精品出版物作為(wei) 偉(wei) 大改革開放的時代注腳,以小切口、大視野,集中講述改革開放的故事、新時代的故事,重點展示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所取得的輝煌成就。
此外,還設置了4個(ge) 專(zhuan) 題展覽,分別是“時代留聲傳(chuan) 世之音——中國黑膠唱片版本展”“嶺南風骨——廣東(dong) 美術名家典藏作品展”“團圓——廣式月餅文化專(zhuan) 題版本展”以及新增的“雲(yun) 浮石藝——梁建坤石雕藝術作品展”。
據介紹,廣州分館收藏的重點版本包括“原大、原樣、原色”的影印版《文津閣四庫全書(shu) 》,以及《四庫全書(shu) 》相關(guan) 的《續修四庫全書(shu) 》《四部叢(cong) 刊》等正式出版物版本。此外,收藏的特色版本也亮點頗多,包括重點曆史文獻、嶺南文化、僑(qiao) 批僑(qiao) 刊、票據票證、音響唱片、科學技術等20多萬(wan) 冊(ce) (件)版本。
在港澳台版本方麵,展館入藏包括台北故宮博物院典藏中華古籍版本影印本在內(nei) 的港澳台版本8萬(wan) 多種;在海外版本方麵,廣泛收集馬克思、恩格斯相關(guan) 著作(含手稿),海外藏“敦煌學”學術研究著作和哈佛燕京圖書(shu) 館藏的中國流傳(chuan) 海外漢籍珍品影印本,以及重點海外版本2萬(wan) 多冊(ce) (件)。
西安分館——
經典版本
賡續中華文脈
本報記者 張丹華
遠觀中國國家版本館西安分館文濟閣,建築群主體(ti) 為(wei) 高台建築,呈現出大氣磅礴的漢唐風格。在曆史上,漢代長安城的“國家藏書(shu) 閣”天祿閣、石渠閣等均為(wei) 高台建築。拾階而上,在文濟閣3號樓東(dong) 西展廳和連廊,“賡續文脈踔厲前行——中華文化經典版本展(西部篇)”“楮墨遺珍 萬(wan) 裏同風——絲(si) 綢之路版本展”正在進行。
中華文化經典版本展(西部篇)展覽麵積為(wei) 2123平方米,展線長728延米。走進展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刻成於(yu) 唐文宗開成二年的《開成石經》中的《尚書(shu) 》。“《尚書(shu) 》版本現存最早的就是《開成石經》本,這是研究中國經書(shu) 曆史的重要資料。”西安分館工作人員李紅雨介紹。
據了解,該展廳展出中華文化經典版本1743種(以代表性出版物為(wei) 主),主要類型有正式出版的圖書(shu) 、報紙、期刊、音像製品,正式發行的郵票、郵資封、票證、貨幣、債(zhai) 券、契約,以及古籍、文獻等,力求突出經典性、豐(feng) 富性、針對性、獨特性。
連廊另一側(ce) ,絲(si) 綢之路版本展展覽麵積約為(wei) 772平方米,展線長210延米。入口處,可以看到一座時光之輪雕塑,總體(ti) 造型上麵是日晷,代表時間;下麵是絲(si) 路大漠,代表空間;中間是時空交織衍生出來的文明,代表版本的演進。
絲(si) 綢之路是東(dong) 西方文明交流的大通道,留下了眾(zhong) 多文化遺產(chan) ,是人類文明的重要財富寶庫。絲(si) 綢之路版本展展出600種展品,充分展示了版本文化,通過講好版本裏的絲(si) 路故事,展現絲(si) 路文明。
“這張照片展示的是灞橋紙。造紙術起源於(yu) 西漢,東(dong) 漢時期,蔡倫(lun) 改進了造紙術,形成了一套較為(wei) 定型的造紙工藝流程。此後,紙被人們(men) 廣泛運用,成為(wei) 版本文化重要的載體(ti) 。”李紅雨介紹。
另外,西安分館還展出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版本,包括《紅色檔案——延安時期文獻檔案匯編》等革命文化版本,《關(guan) 學文庫》等傳(chuan) 統文化版本,明嘉靖八年(1529年)南京國子監刻本《金史》等古籍版本,以及雕塑、國畫、油畫、拓本等版本。
杭州分館——
數字呈現
讓版本“活”起來
本報記者 竇瀚洋
登上中國國家版本館杭州分館文潤閣,便可眺望不遠處的良渚古城遺址公園。漫步館中,宋韻之美盡收眼底,而走進展廳,又開啟了一段版本追溯之旅。
良渚玉琮的紋飾、戰國青銅劍的銘文、宋代的刻本、民國的年畫……精美珍貴的文物讓參觀者流連忘返。杭州分館籌建組組長吳雪勇介紹,這是“文獻之邦——江南版本文化概覽”,共展出600多件青銅、陶瓷文物,以及宋元明清等時期的古籍版本和糧票、郵票等生活版本。
在“潮起之江——‘重要窗口’主題版本展”,《之江新語》8種不同語種珍貴版本、上洋村8個(ge) 版本《村規民約》、衢州市衢江區扶貧幹部的158本扶貧筆記……1200餘(yu) 件生動鮮活的展品向世人展示著浙江的發展變革。
走進“盛世浙學——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展”,一麵錯落有致的抽屜牆格外吸睛,每個(ge) 抽屜上都清晰標注著日期和事件,輕輕拉開抽屜,還能找到與(yu) 之相關(guan) 的老文件、老報紙等版本資源。以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概覽、浙江曆史文化研究等六大主題為(wei) 單元,展覽完整呈現了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的曆程與(yu) 創造的豐(feng) 碩成果。
通過與(yu) 名人相關(guan) 的古籍、拓片、手稿、書(shu) 信等300餘(yu) 件版本,“千古風流——浙江曆史文化名人展”藝術化地展現了浙江曆史文化名人的生平事跡與(yu) 思想內(nei) 涵。
吳雪勇介紹,以上4個(ge) 主題展覽加上數字展廳,共同組成了“4+1”體(ti) 係開館展覽。數字展廳通過將文化、藝術與(yu) 科技相融合,以“數字版本+沉浸多媒體(ti) 空間”的形式展現中華版本內(nei) 涵,成為(wei) 許多參觀者打卡互動的首選。展廳通過“裸眼3D+沉浸式光影”方式,展出虛擬化“玉琮王”等版本珍品,讓版本“活”起來。
“我們(men) 做的不是單純的文物展、古籍展,而是集大成的版本展。”策展團隊有關(guan) 負責人說。在吳雪勇看來,展覽旨在通過紮實的版本內(nei) 容、多種傳(chuan) 播手段,係統、全麵地挖掘和傳(chuan) 遞新時代版本內(nei) 涵、版本理念,讓觀眾(zhong) 深刻了解版本文化,提高版本意識,感受江南風韻,增強文化自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