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江蘇無錫:城市更新創造美好生活

發布時間:2022-08-04 15:58: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記者 蘇雁 光明日報通訊員 吳秋陽

  “無錫城鎮化率超過80%,正處於(yu) 工業(ye) 化後期向後工業(ye) 化轉型階段,麵臨(lin) 的各類城市問題比較典型,有序推進城市更新成為(wei) 必須深入研究、統籌謀劃,又需迫切實施的重要課題。”在日前舉(ju) 辦的無錫城市更新思享會(hui) 上,無錫市政府副市長張立軍(jun) 坦言。

  近年來,江蘇省無錫市聚焦老舊小區改造和重點城市更新單元打造,後續逐步開展文化保護傳(chuan) 承、風貌魅力重塑等八大專(zhuan) 項行動,探索連片更新、微更新、微改造等創新做法,2021年老舊小區改造麵積接近“十三五”時期的總和,極大地改善了城市麵貌和群眾(zhong) 生活品質。修複山,貫通水,連片綠,接續脈,一幅人與(yu) 城和諧共生的江南文化圖景在太湖邊徐徐展開。

   以傳(chuan) 承為(wei) 核心更新空間

  磚紅色的煙囪、昂然矗立的龍門吊、黃磚砌牆的攝影棚,透著濃濃的複古工業(ye) 風。晚飯後,58歲的周國良習(xi) 慣繞到“華萊塢”散散步。在雪浪街道板橋社區工作的30多年裏,周國良見證了雪浪軋鋼廠變成“華萊塢”國家級影視基地的曆程。

  “剛關(guan) 停時,大家不舍得也不理解。慢慢地,廠房更新成影棚,成了景區。天藍了,水綠了,居住環境改善了,更重要的是,帶來了更好的就業(ye) 機會(hui) 。”周國良感慨道。

  依托文化遺產(chan) 和工業(ye) 遺產(chan) ,無錫城鄉(xiang) 有了更多“既老又新”的城市空間。在無錫人的“母親(qin) 河”梁溪河與(yu) 京杭大運河交匯處,從(cong) 榮氏家族開源機器廠舊址改造而來的運河外灘,已成為(wei) 無錫的城市會(hui) 客廳。環太湖公路東(dong) 側(ce) 半島區域的無錫電影膠片廠舊址擬作為(wei) “全球院士中心”,將開展原廠改造和片區更新。

  “新時代的城市更新是一項傳(chuan) 承發展的工程,不僅(jin) 要著眼於(yu) 物質空間的改善,更應關(guan) 注城市的功能完善、產(chan) 業(ye) 轉型、社區重構、文化傳(chuan) 承等非物質空間要素的提升。”張立軍(jun) 說。

  “三師”會(hui) 診老舊小區改造

  近日,位於(yu) 無錫市濱湖區的稻香社區會(hui) 議室裏,同濟大學建築與(yu) 城市規劃學院教授徐磊青,正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向居民代表們(men) 介紹稻香片區的改造方案:“我們(men) 會(hui) 給昏暗的門廳換上玻璃,規整管線,將外牆分成灰黑色、彩色、灰白色三段重新粉刷。用暖黃色為(wei) 主調的彩色散步道把綠化串起來,打造成休閑綠廊,豐(feng) 富大家的活動場地。”

  這樣的多方交流會(hui) ,在稻香片區已經組織了幾輪。徐磊青告訴記者:“此次改造最大特點是以小區為(wei) 核心,把周邊街巷、農(nong) 貿市場等項目連片規劃設計,通過‘留改建’還原街區原有的煙火氣。”該老舊小區連片更新改造樣板段預計今年年底基本完成,改造直接惠及1.4萬(wan) 多戶。

  同濟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學院教授陳小鴻,是一位土生土長的無錫人,她呼籲建立“城市的自豪感”。“要把那些被我們(men) 遺忘了的毛細血管重新梳理、打通,重點關(guan) 注人行走的尺度。因為(wei) 街道和巷弄不僅(jin) 具有交通功能,更是人與(yu) 城市貼近的一種場所。”陳小鴻說。

  在對現有棚戶區、危舊房、老舊小區全麵摸排的基礎上,無錫形成了“15+35+N”的更新單元規劃。未來三至五年,將逐步啟動15個(ge) 重點更新單元,35個(ge) 一般更新單元,N個(ge) 微更新單元,並在老舊小區連片更新改造中,逐步建立起規劃師、營造師和設計師“三師”會(hui) 診製度。

  為(wei) 破解老舊小區管理難度大的難題,無錫推進國有物業(ye) 進小區,使市區494個(ge) 老舊小區實現了物業(ye) 管理全覆蓋。“國有企業(ye) 接管小區物業(ye) ,滿不滿意居民說了算。”無錫市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局副局長孫曉鵬說。

  兼顧“一老一少”的城市更新

  “小時候生活在巷子裏,每到傍晚時分,街道就成了熱鬧的鄰裏空間,孩子們(men) 盡情嬉戲。”無錫市政院第三設計研究院副院長秦胤棟回憶道,這種生活場景構成了很多遊子魂牽夢縈的鄉(xiang) 愁。

  城市高速發展的同時,如何留住家園的溫馨?今年,無錫市政府工作報告將兒(er) 童友好城市創建列為(wei) 推進民生福祉的重大舉(ju) 措之一。6月1日發布的《無錫市建設兒(er) 童友好城市實施方案》,明確要在社會(hui) 政策、公共服務等5個(ge) 方麵實現“兒(er) 童友好”,以“1米高度”審視城市建設項目。

  近年來,秦胤棟帶領團隊,在無錫城市更新的各個(ge) 板塊推進兒(er) 童友好項目的落地。目前正積極聯係全市各級濕地公園,搭建科普實踐平台;與(yu) 地鐵集團合作,通過兒(er) 童DNA展廳、五育空間等構建兒(er) 童友好空間示範區。

  適老化改造是無錫打造宜居社區的“重頭戲”。無錫市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局局長陳雪峰舉(ju) 例說:“老人用手臂支撐欄杆時,往往會(hui) 把整個(ge) 身體(ti) 的力量壓上去,因此社區內(nei) 的扶手和欄杆截麵要做得寬一些。”

  城市是一個(ge) 鮮活的生命體(ti) ,城市更新的最終目標是建設一個(ge) 更加宜居宜業(ye) 宜遊宜養(yang) 宜學的家園。每個(ge) 周六的午後,90後張語玲都會(hui) 來到南長街曆史文化街區,泡上一壺朗姆果茶,消磨一下午。“這麽(me) 多年,這家店和這個(ge) 街區,一直都在,就像身邊的一位老朋友。”張語玲說,無錫這座城市潛藏著巨大的魅力,讓人溫暖又貼心。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