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必須培養和保持頑強鬥爭的精神

發布時間:2022-08-04 15:58: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周文彰(北京市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學習(x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省部級專(zhuan) 題研討班上的重要講話,我的目光一下子聚焦在“依靠頑強鬥爭(zheng) 打開事業(ye) 發展新天地”這句話上。“鬥爭(zheng) ”“鬥爭(zheng) 精神”“鬥爭(zheng) 本領”是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反複強調的三個(ge) 重要概念。這次重要講話把“鬥爭(zheng) ”二字鑲嵌在一個(ge) 新的時代背景、新的戰略任務、新的話語結構中,既一如既往,又不同尋常、意味深長,值得我們(men) 深入思考、深刻領會(hui) 、落實在行動上。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

  這次專(zhuan) 題研討班是為(wei) 迎接黨(dang) 的二十大而專(zhuan) 門舉(ju) 辦的。即將召開的黨(dang) 的二十大,是在我國邁上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關(guan) 鍵時刻召開的一次極其重要的大會(hui) 。大會(hui) 將科學謀劃未來五年乃至更長時期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的目標任務和大政方針,事關(guan) 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繼往開來,事關(guan)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前途命運,事關(guan) 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這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講話的一個(ge) 特別重要的時代背景。

  第二個(ge) 重要背景,就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曆史之變的特征更加明顯。這就使得我國發展麵臨(lin) 新的戰略環境,我們(men) 需要應對的風險和挑戰、需要解決(jue) 的矛盾和問題,比以往更加錯綜複雜。10年來,我們(men) 遭遇的風險挑戰風高浪急,有時甚至是驚濤駭浪,各種風險挑戰接踵而至,其複雜性嚴(yan) 峻性前所未有。這種情況今後將會(hui) 更加突出。

  更重要的是,我們(men) 的目標是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而這一宏偉(wei) 目標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必須勇於(yu) 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曆史特點的偉(wei) 大鬥爭(zheng) ,準備付出更為(wei) 艱巨、更為(wei) 艱苦的努力。這是第三個(ge) 重要背景。

  因此,麵對日益複雜的國際國內(nei) 大勢,麵對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我們(men) 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堅定鬥爭(zheng) 意誌,增強鬥爭(zheng) 本領,以正確的戰略策略應變局、育新機、開新局,依靠頑強鬥爭(zheng) 打開事業(ye) 發展新天地。

   依靠鬥爭(zheng) 戰勝一切風險挑戰

  鬥爭(zheng) ,是我們(men) 黨(dang) 戰勝一切風險挑戰、奪取勝利的重要法寶。回顧走過來的路,遠的不說,就說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這十年,我們(men) 黨(dang) 帶領人民攻克了許多長期沒有解決(jue) 的難題,辦成了許多事關(guan) 長遠的大事要事,經受住了來自政治、經濟、意識形態、自然界等方麵的風險挑戰考驗,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這當中的每一個(ge) 曆史性成就和每一個(ge) 曆史性變革,無一不是鬥爭(zheng) 的結果。

  尤其是黨(dang) 的十九大以來的這五年,黨(dang) 帶領人民集中力量實施脫貧攻堅戰,全麵建成了小康社會(hui) ;狠抓資源保護環境治理,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蹄疾步穩全麵進行黨(dang) 和國家機構、軍(jun) 隊等各項改革;堅決(jue) 維護國家安全,保持社會(hui) 大局穩定;大力度推進國防和軍(jun) 隊現代化建設,堅決(jue) 維護台海和平穩定。特別是麵對洶湧而來的疫情,我們(men) 黨(dang) 通過組織和領導人民戰爭(zheng) 、總體(ti) 戰、阻擊戰,取得了世界上最好的抗疫成果。我們(men) 依照憲法和基本法有效實施對特別行政區的全麵管治權,牢牢把握香港大局。不管國際局勢如何變化,我們(men) 始終堅定維護國家尊嚴(yan) 和核心利益。我們(men) 持之以恒地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大力正風肅紀,取得了反腐敗鬥爭(zheng) 的決(jue) 定性勝利。正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所說,我們(men) 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黨(dang) 和人民一道奮鬥出來的。

  依靠鬥爭(zheng) 戰勝一切風險挑戰、奪取各項事業(ye) 的勝利,這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縱觀社會(hui) 主義(yi) 發展史、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百年奮鬥史、中華人民共和國史、改革開放史而總結出來的硬道理。馬克思主義(yi) 產(chan) 生和發展、社會(hui) 主義(yi) 國家誕生和發展的曆程充滿著鬥爭(zheng) 的艱辛。建立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改革開放、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都是在鬥爭(zheng) 中誕生、在鬥爭(zheng) 中發展、在鬥爭(zheng) 中壯大的。勝利實現我們(men) 黨(dang) 確定的目標任務,必須發揚鬥爭(zheng) 精神,增強鬥爭(zheng) 本領。

  除了頑強鬥爭(zheng) ,沒有別的出路

  這次重要講話,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依然講鬥爭(zheng) ,但他強調的是“依靠頑強鬥爭(zheng) 打開事業(ye) 發展新天地”。這句話包含三層依次遞進的重要內(nei) 容。

  一是強調“頑強鬥爭(zheng) ”。關(guan) 於(yu) 鬥爭(zheng)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講過“堅決(jue) 鬥爭(zheng) ”“敢於(yu) 鬥爭(zheng) ”“善於(yu) 鬥爭(zheng) ”,講過“頑強的鬥爭(zheng) 精神”,這次講話突出使用“頑強鬥爭(zheng) ”,顯然是根據我們(men) 麵臨(lin) 的鬥爭(zheng) 的全麵性、長期性和複雜性而提出來的。在2019年秋季學期中央黨(dang) 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就指出:“當前和今後一個(ge) 時期,我國發展進入各種風險挑戰不斷積累甚至集中顯露的時期,麵臨(lin) 的重大鬥爭(zheng) 不會(hui) 少,經濟、政治、文化、社會(hui) 、生態文明建設和國防和軍(jun) 隊建設、港澳台工作、外交工作、黨(dang) 的建設等方麵都有,而且越來越複雜。”幾年來的形勢發展表明,這一重要判斷是非常正確的。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出“頑強鬥爭(zheng) ”,就是明確要求我們(men) 的各項鬥爭(zheng) 必須做到“堅強”“強硬”和“不屈不撓”。

  二是強調“依靠”頑強鬥爭(zheng) 。因為(wei) 麵對國際局勢急劇變化,要想維護國家尊嚴(yan) 和核心利益,牢牢掌握我國發展和安全主動權,除了頑強鬥爭(zheng) ,沒有別的出路;麵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要想最大限度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ti) 健康,除了開展抗擊疫情人民戰爭(zheng) 、總體(ti) 戰、阻擊戰,沒有別的辦法……我們(men) 必須牢固樹立“依靠頑強鬥爭(zheng) ”去戰勝一切風險挑戰的意識,來不得半點幻想。

  三是明確指出頑強鬥爭(zheng) 是為(wei) 了“打開事業(ye) 發展新天地”。這就指明了鬥爭(zheng) 的目的和方向。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鬥爭(zheng) 是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的,大方向就是堅持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和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不動搖。凡是危害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和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各種風險挑戰,凡是危害我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各種風險挑戰,凡是危害我國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則的各種風險挑戰,凡是危害我國人民根本利益的各種風險挑戰,凡是危害我國實現“兩(liang) 個(ge) 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各種風險挑戰,隻要來了,我們(men) 就必須進行堅決(jue) 鬥爭(zheng) ,而且必須取得鬥爭(zheng) 勝利。麵對美國少數政客挑起的貿易製裁和經濟技術壁壘,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針鋒相對地提出構建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今天,麵對一切孤立、打壓中國的企圖,我們(men) 的方針和原則就是“依靠頑強鬥爭(zheng) 打開事業(ye) 發展新天地”。

  如果說黨(dang) 的二十大要明確宣示黨(dang) 在新征程上舉(ju) 什麽(me) 旗、走什麽(me) 路、以什麽(me) 樣的精神狀態、朝著什麽(me) 樣的目標繼續前進,那麽(me) ,“依靠頑強鬥爭(zheng) 打開事業(ye) 發展新天地”這句話無疑就是這些重要“宣示”的前奏之一。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