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長發王製度與西歐中世紀王權的開啟

發布時間:2022-08-08 16:12: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李隆國(北京大學曆史學係副教授)

  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與(yu) 此同時,內(nei) 遷諸蠻族在原西部帝國的疆土之內(nei) 建立起眾(zhong) 多蠻族王國。在這些王國之中,法蘭(lan) 克人所建立的墨洛溫王朝最為(wei) 成功。從(cong) 克洛維(?—511年)到希爾德裏克三世(743—751年在位),傳(chuan) 承了兩(liang) 個(ge) 多世紀。古代羅馬帝國也流行世襲傳(chuan) 承的王朝政治,但是各個(ge) 王朝普遍延續時間較短、不超過幾代人。墨洛溫王朝傳(chuan) 承長久,此後續接它而出現的各個(ge) 王朝,統治也多達數個(ge) 世紀。從(cong) 君主製的傳(chuan) 承而論,似乎西方曆史在墨洛溫王朝這裏轉了一個(ge) 彎。

  讓君主製傳(chuan) 承曆史轉彎的是墨洛溫長發王。最早的相關(guan) 記載來自於(yu) 拜占庭帝國史家阿加提亞(ya) 斯——一位在6世紀60年代的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爾)創作《曆史》的史家。在提及帝國的盟友法蘭(lan) 克人的習(xi) 俗之時,他說到克洛維的兒(er) 子克洛多梅爾在兩(liang) 軍(jun) 陣前被殺。看見他身披的長發,敵人知道殺死了一位國王。一代人之後,墨洛溫王朝的都爾主教格雷戈裏在其名著《法蘭(lan) 克人史》中也提到了幾個(ge) 著名的長發王故事。其中一則故事似乎續接阿加提亞(ya) 斯的故事,講述已故的克洛多梅爾留下的幾位小王子的命運。他們(men) 被覬覦其疆土的叔叔們(men) 所殺害。在被殺的時候,照顧他們(men) 的奶奶即克洛維的遺孀克洛提爾德被迫選擇是讓孫子剪去長發抑或被殺。格雷戈裏提供的另一則故事涉及克洛維的重孫克洛多維希死後,人們(men) 如何依據他的長發得以確認其遺體(ti) 。格雷戈裏還認為(wei) 長發王由來已久,“他們(men) 按村落和城鎮推選出那些出身於(yu) 本族中頭等的,也就是最高貴的家族中披著長發的國王”。經過都爾主教的刻畫,墨洛溫長發王的形象得以最終確立。如《法蘭(lan) 克人史》的中譯者、著名曆史學家戚國淦所言:“王室子弟蓄著長發,作為(wei) 天潢貴胄的特征。”

  1653年,克洛維的父親(qin) 希爾德裏克一世之墓,在比利時的康布雷城被發現。墓中出土了大量精美文物,其中有一枚金質戒指。戒指上雕刻著一位長發披肩的羅馬將軍(jun) 頭像,其銘文曰:希爾德裏克王之印。地下實物與(yu) 紙上文獻互證,長發王變成確鑿無疑的曆史事實。到18世紀,法國學者普蘭(lan) 在《巴黎劄記》之《論法蘭(lan) 克人》中收集了有關(guan) 長發王的基本史料信息。將當時貴族普遍戴假發的現象折射到早期曆史,他甚至推測,法蘭(lan) 克貴族蓄長發的習(xi) 慣源自墨洛溫時代。與(yu) 普蘭(lan) 不同,德國學者馬斯科夫認為(wei) 蓄長發是所有日耳曼人的古老習(xi) 俗,不僅(jin) 法蘭(lan) 克人如此,諸日耳曼族群也是一樣。墨洛溫王朝之所以與(yu) 眾(zhong) 不同,是因為(wei) 僅(jin) 僅(jin) 隻有王族才能蓄長發。

  最終長發王被視為(wei) 一種涉及身體(ti) 發膚的政治文化類型,代表了典型的日耳曼原始神聖王權。在《中古王權與(yu) 法律》中,德國學者弗利茨·克爾恩指出,12—13世紀中古西歐王權才從(cong) 家族王權轉向個(ge) 人王權。在家族王權的曆史上,還經曆了從(cong) 日耳曼原始神聖王權向基督教神聖王權的轉變,墨洛溫王朝被加洛林王朝取代最為(wei) 鮮明地體(ti) 現了這一政治變遷。加洛林王朝通過主教和羅馬教宗主持的加冕膏立儀(yi) 式而獲得神聖王權,與(yu) 此相反,墨洛溫王室代表的原始日耳曼神聖王權則主要依賴於(yu) 長發。長發、家族與(yu) 王權三位一體(ti) ,維係著墨洛溫王權自古以來的神聖性。如法國曆史學家瑟諾博斯廣為(wei) 流行的教材《法國史》中所雲(yun) :墨洛溫家族,“有一個(ge) 神聖的來源,它的標誌是這個(ge) 家族的成員都留著長發;隻有這個(ge) 家族出身的人,才能被法蘭(lan) 克人承認為(wei) 王”。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有關(guan) 長發王的新發現逐漸使得代表日耳曼原始神聖王權的經典理論受到挑戰。首先,長發王的長發到底如何獨特?兒(er) 童的首次削發、女士的削發、教士的削發、各種自由人的蓄發與(yu) 削發,林林總總都在羅馬法典、蠻族法典、曆史敘事等各種文本中留下了曆史證據。遙遠的不列顛島也以考古成果證明,無論墓主為(wei) 男性抑或女性,梳子都是最為(wei) 常見的陪葬品之一。如果長發實屬常見,史家們(men) 還是相信墨洛溫王室的長發具有獨特的齊肩發式,而且比普通民眾(zhong) 的頭發要長一些。阿加提亞(ya) 斯曾告訴過我們(men) ,這種長發與(yu) 拜占庭人所熟悉的北方蠻族的長發迥異,“與(yu) 突厥人和阿瓦爾人那不整潔、幹枯肮髒且胡亂(luan) 地打結的長發不同,相反他們(men) 反複地用肥皂清洗並仔細梳理”。其次,有些史家援引布迪厄的符號資本理論,認為(wei) 長發是一種符號資本,墨洛溫王室借此維持和傳(chuan) 承現有的政治秩序。在構建這一符號資本的過程中,墨洛溫王室有意識地參考和借鑒了當時流行的其他文化,例如羅馬文化、基督教文化等,構成長發王的多元文化基因。

  關(guan) 於(yu) 長發王的曆史變遷,現存的相關(guan) 故事幾乎全部來自於(yu) 克洛維去世之後,似乎在這一時期,長發王演變為(wei) 長發王製度。筆者以為(wei) ,這一製度的確立,與(yu) 克洛維的傳(chuan) 國計劃息息相關(guan) 。克洛維晚年誅滅同宗諸王之後,在臨(lin) 終前,決(jue) 定實行分割繼承。業(ye) 已成人、曾與(yu) 克洛維一道征戰天下的長子、前妻之子提烏(wu) 德裏克一世(?—533年)與(yu) 後妻克洛提爾德的三位年齡尚幼的王子平等地分割王國。分國固然有利於(yu) 家族男性成員的平等繼承,有利於(yu) 墨洛溫家族壟斷王位,但也使得家族內(nei) 部的紛爭(zheng) 往往會(hui) 采取內(nei) 戰的方式。通過長發王製度,可對這一潛在的威脅加以校正,以便保護弱小的王室成員,免遭強橫的叔伯兄長們(men) 的欺淩,消解分割繼承製度潛在的內(nei) 戰危險。

  關(guan) 於(yu) 長發王製度,阿加提亞(ya) 斯推崇備至。看慣了拜占庭皇帝獨攬大權、厭惡宮闈之內(nei) 的血腥仇殺,阿加提亞(ya) 斯對墨洛溫分國與(yu) 長發王相結合的混合製度羨慕不已,視之為(wei) 理想的王國傳(chuan) 承製度,藉此可以實現權力的和平分享。一代人之後的都爾主教格雷戈裏對諸王相爭(zheng) 的現實深惡痛絕。7世紀中葉之後,隨著王室力量的衰落,旨在確保王位傳(chuan) 承的長發王製度有利於(yu) 維持王名不墜,使得墨洛溫王室在有名無實的情形下,仍然得以延續一個(ge) 世紀。

  從(cong) 曆史的長程觀之,自3世紀後期羅馬帝國不得不開啟分割帝國的曆史進程,如何在分享權力的過程中實現家族政治的長期傳(chuan) 承與(yu) 政治和平,便成為(wei) 重大的政治現實問題。阿加提亞(ya) 斯羨慕墨洛溫王室的權力分享機製,雖然不能也必然不會(hui) 道盡曆史真相,但是,長發王製度確實代表了這一曆史進程中的重要製度創新,為(wei) 弱小的王室成員提供保護,使得墨洛溫王朝在歐洲曆史上破天荒地延續了兩(liang) 百餘(yu) 年。通過“禪讓”而繼立的加洛林王室,也繼續推行分國製度並續有創作。他們(men) 一方麵引入合法婚姻製度以限定王位繼承人,另一方麵嚴(yan) 禁未經合法審判殺害王室成員,從(cong) 而改進了王室家族權力的分享機製,有利於(yu) 和平穩定地傳(chuan) 承政治權力。追溯拉丁歐洲分而和平的王權傳(chuan) 承機製,不可忽略從(cong) 長發王到長發王製度的曆史轉變。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