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北京中軸線申遺迎來新進展 多國專家共論曆史文化名城保護

發布時間:2022-08-08 15:45: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8月7日電 (徐婧)2022年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chan) 公約》50周年,也是北京中軸線申遺的關(guan) 鍵之年。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李群7日表示,近期國家文物局黨(dang) 組已研究確定,推薦“北京中軸線”作為(wei) 中國2024年世界文化遺產(chan) 申報項目。

  今天,世界各國怎樣推動遺產(chan) 活化利用和可持續發展?如何促進曆史文化名城煥發蓬勃生命力?在7日舉(ju) 辦的2022“北京曆史文化名城保護對話會(hui) ”上,20餘(yu) 位國內(nei) 外專(zhuan) 家共論世界文化遺產(chan) 保護,為(wei) 北京中軸線申遺提供有益借鑒。

  “中軸線講述了一個(ge) 中華文明的故事。”北京中軸線申遺文本編製團隊負責人、清華大學國家遺產(chan) 中心主任呂舟介紹,中軸線的遺產(chan) 構成要素中有3處世界遺產(chan) 、11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以及2處未定級的不可移動文物。中軸線不僅(jin) 體(ti) 現了中國五千年文化的不斷傳(chuan) 承,還體(ti) 現了中國多元一體(ti) 格局的形成過程,以及傳(chuan) 統文化中的審美觀念。

  對話會(hui) 上,柬埔寨政府顧問、吳哥古跡和文化遺產(chan) 保護專(zhuan) 家海倫(lun) ·賈維斯介紹了柬埔寨曆史名城吳哥。1992年,吳哥窟考古公園被列入《世界遺產(chan) 名錄》,同年又被列入《瀕危世界遺產(chan) 名錄》。穩固倒塌的建築物、修整雜草叢(cong) 生的道路、清除地雷和未爆炸的彈藥……保護遺跡麵臨(lin) 著諸多挑戰。隨著拯救吳哥古跡國際行動的發起,上述問題被成功解決(jue) 。2004年在蘇州舉(ju) 行的第28屆世界遺產(chan) 委員會(hui) 會(hui) 議上,世界遺產(chan) 委員會(hui) 把吳哥窟從(cong) 《瀕危世界遺產(chan) 名錄》移除。

  她介紹,如今吳哥一些當地居民仍然從(cong) 事傳(chuan) 統儀(yi) 式、習(xi) 俗和工藝美術,每年接待數以百萬(wan) 計的遊客。2019年,旅遊業(ye) 占柬埔寨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的18.7%,其中很大一部分集中在國內(nei) 曆史城市和其他文化和自然遺產(chan) 地。正因遺產(chan) 發揮的情感和現實的雙重作用,“遺產(chan) ”一詞在柬埔寨一直具有重要意義(yi) 。

  如何在時代變化中做好世界遺產(chan) 和曆史城市保護?阿拉伯國家建築師和工程師協會(hui) 會(hui) 長賈德·塔博特表示,曆史城市的具體(ti) 保護政策與(yu) 實踐要因地製宜。他介紹,目前《世界遺產(chan) 名錄》包括1154處遺產(chan) ,其中城市遺產(chan) 是最大的單一類別,占比超30%。埃及開羅、巴西裏約熱內(nei) 盧、加拿大魁北克、中國蘇州等城市都以相似的標準被列入《世界遺產(chan) 名錄》,但如果不考慮其特定背景,就難以評估遺產(chan) 價(jia) 值。

  他提到,曆史城市是人類文明發展的見證,始終反映著人們(men) 隨時代變化的需求。不同的文化植根於(yu) 特定的表達方式中,其價(jia) 值、表達和傳(chuan) 播方式也因文化而異。因此,對遺產(chan) 價(jia) 值的判斷沒有固定標準,在其所屬的文化背景下評判是尊重文化的必然要求。

  在文化遺產(chan) 的保護過程中,作為(wei) 世界最大規模、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築群,故宮的真實性和完整性保護一直是個(ge) 難題。故宮學院院長、中國文物學會(hui) 會(hui) 長單霽翔介紹,經多年環境整治與(yu) 整體(ti) 修繕保護,故宮許多曾經“觀眾(zhong) 止步”的建築變成了展館展區:慈寧宮“變身”雕塑館、東(dong) 華門成為(wei) 古建館、神武門開設展廳、端門建成數字博物館、100多年沒有演戲的大戲台再度響起樂(le) 聲……如今,想用兩(liang) 三個(ge) 小時參觀完故宮已遠遠不夠。(完)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