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掌握曆史主動,在新時代更好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發布時間:2022-08-09 16:03: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侯衍社(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教授、21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yi) 研究協同創新中心研究員)

  曆史主動是指一個(ge) 政黨(dang) 、一個(ge) 國家在尊重曆史規律、尊重人民主體(ti) 地位基礎上體(ti) 現出來的洞察曆史大勢、抓住曆史機遇、推動曆史進步的精神氣質和實踐品格。掌握曆史主動是唯物史觀的內(nei) 在要求,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百年奮鬥曆史中形成的獨特優(you) 勢。《習(xi) 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關(guan) 於(yu) 掌握曆史主動的一係列重要論述,係統深刻回答了在新時代為(wei) 什麽(me) 要掌握曆史主動,掌握曆史主動的理論支撐、道路依據、領導力量和依靠力量等關(guan) 乎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長遠發展、關(guan) 乎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重大理論和實踐課題。

  1.掌握曆史主動對於(yu) 在新時代更好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意義(yi) 重大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要“深入研究曆史發展規律和大勢,始終掌握新時代新征程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的曆史主動,增強錨定既定奮鬥目標、意氣風發走向未來的勇氣和力量”。在新的內(nei) 外形勢下,掌握曆史主動,對於(yu) 推動全黨(dang) 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力量、統一行動,具有重大現實意義(yi) 和深遠曆史意義(yi) 。

  應對國內(nei) 新形勢新任務的必然要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謀劃和推進黨(dang) 和國家各項工作,必須深入分析國際國內(nei) 大勢,科學把握我們(men) 麵臨(lin) 的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新時代是在黨(dang) 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hui) 主義(yi) 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具有裏程碑意義(yi) 的曆史時期。新時代的各項目標任務光榮而艱巨,我國發展麵臨(lin) 的新形勢和需要解決(jue) 的矛盾和問題錯綜複雜,這就需要我們(men) 始終保持戰略定力,牢牢掌握工作主動權,沉著應對已知和未知的各種複雜因素,依靠高質量工作和頑強鬥爭(zheng) 不斷開創新局麵。

  應對世界新形勢新挑戰的客觀需要。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曆史之變的特征更加明顯”。當今時代,經濟全球化仍是大勢所趨但遭遇逆流,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發展赤字等日益凸顯,“世界怎麽(me) 了,人類怎麽(me) 辦”成了擺在各國麵前的嚴(yan) 峻課題。與(yu) 此同時,一些西方國家采取各種手段極力遏製我國發展進程,我國麵臨(lin) 的國際環境日趨嚴(yan) 峻複雜。要在日益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中牢牢站穩腳跟,實現既定目標任務,就必須全麵認識和把握世界大勢,作好戰略部署,把握戰略主動,推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深入發展、推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不斷走向深入。

  2.堅持用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時代化最新成果武裝全黨(dang) 全國人民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一個(ge) 民族要走在時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沒有理論思維,一刻不能沒有正確思想指引。擁有馬克思主義(yi) 科學理論指導是我們(men) 黨(dang) 鮮明的政治品格和強大的政治優(you) 勢,也是我們(men) 黨(dang) 始終掌握曆史主動的理論基礎和精神指引。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為(wei) 什麽(me) 能,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為(wei) 什麽(me) 好,歸根到底是因為(wei) 馬克思主義(yi) 行。馬克思主義(yi) 之所以行,就在於(yu) 黨(dang) 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時代化並用以指導實踐。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是回應時代重大課題應運而生的科學理論體(ti) 係,係統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麽(me) 樣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等重大時代課題。在新時代,黨(dang) 和人民要把握曆史主動,必須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學習(xi) 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用馬克思主義(yi) 之“矢”去射新時代中國之“的”,才能準確把握時代大勢,清醒自覺地不斷把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實踐推向前進,形成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良性互動的生動局麵。

  我們(men) 黨(dang) 以科學理論為(wei) 指導,在長期奮鬥中,在抓住社會(hui) 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務帶動全局工作方麵積累了豐(feng) 富經驗,並形成了善於(yu) 從(cong) 戰略上研判重大曆史課題、製定正確戰略策略的優(you) 良傳(chuan) 統,這是我們(men) 在未來贏得曆史主動的寶貴財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戰略問題是一個(ge) 政黨(dang) 、一個(ge) 國家的根本性問題。戰略上判斷得準確,戰略上謀劃得科學,戰略上贏得主動,黨(dang) 和人民事業(ye) 就大有希望”。我們(men) 黨(dang) 帶領人民正在進行的是前無古人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偉(wei) 大事業(ye) ,其任務之艱巨,使命之光榮,麵臨(lin) 形勢之複雜,世所罕見、史所罕見。隻有堅持以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時代化最新成果武裝頭腦,堅持係統觀點,堅持“兩(liang) 點論”和“重點論”的有機統一,堅持戰略和策略的辯證統一,才能始終掌握戰略主動,確保黨(dang) 中央戰略決(jue) 策在實踐中得到切實貫徹執行。

  3.堅持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是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必由之路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是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必由之路。隻要始終不渝走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我們(men) 就一定能夠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斷推進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開辟的道路、積累的經驗、取得的成就,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提供了堅實物質基礎、成熟理論準備、可靠製度保障和深厚文化資源,使我們(men) 在新時代能夠以更加自信、更加主動的精神狀態奮力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曆史進程。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體(ti) 現了社會(hui) 主義(yi) 共性和個(ge) 性的辯證統一,具有鮮明特征和獨特優(you) 勢。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是科學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hui) 發展曆史邏輯的辯證統一,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理論、製度和文化的有機統一,是社會(hui) 主義(yi) 而絕不是什麽(me) 別的主義(yi) ,反映了人類文明進步的時代要求和中國現代文明的優(you) 秀成果,具有明顯的道路優(you) 勢、理論優(you) 勢、製度優(you) 勢和文化優(you) 勢。

  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超越了資本主義(yi) 現代化和傳(chuan) 統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模式,體(ti) 現了對共產(chan) 黨(dang) 執政規律、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規律、人類社會(hui) 發展規律的正確認識和把握。中國式現代化道路致力於(yu) 融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hui) 文明和生態文明於(yu) 一體(ti) ,是形塑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守正創新之路,徹底摒棄了資本至上、個(ge) 人至上的資本主義(yi) 文明形態,在繼承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成果基礎上又增添了現代社會(hui) 主義(yi) 文明的嶄新成果,是致力於(yu) 綜合創新的人類文明新形態。在新時代,隻有堅持以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才能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4.堅持黨(dang) 的全麵領導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必由之路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堅持黨(dang) 的全麵領導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必由之路。”黨(dang) 的性質宗旨和獨特優(you) 勢決(jue) 定了其先進性和純潔性。黨(dang) 的領導是我們(men) 始終保持曆史主動的最根本保證,是我們(men) 在風雲(yun) 變幻的國內(nei) 外形勢下更好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最可靠保證。

  堅持黨(dang) 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最本質特征和最大優(you) 勢。堅持黨(dang) 的領導是曆史的寶貴經驗、現實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們(men) 更好走向未來的必然選擇。鴉片戰爭(zheng) 以來180多年曆史充分證明,沒有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黨(dang) 的領導是民族之幸、國家之幸、人民之幸,是黨(dang) 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人民的利益所係、命運所係。我們(men) 黨(dang) 是在政治上和理論上成熟的執政黨(dang) :因為(wei) 政治上的日益成熟,所以能夠洞察形形色色政黨(dang) 及其政治主張之優(you) 劣,能夠始終保持立足中國國情之清醒和堅持科學社會(hui) 主義(yi) 基本原則之堅定;因為(wei) 理論上的日益成熟,所以能夠在錯綜複雜的國內(nei) 外形勢麵前洞察時代大勢,贏得戰略主動。在新時代,隻有始終堅持黨(dang) 的領導,才能始終保證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正確方向和光明前景。

  黨(dang) 的自我革命是跳出曆史周期率、推動社會(hui) 革命的根本途徑。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是黨(dang) 永葆生機活力、走好新的趕考之路的必由之路。”堅持黨(dang) 的領導與(yu) 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是有機統一的。我們(men) 黨(dang) 在百年奮鬥中之所以能夠始終保持蓬勃朝氣和昂揚銳氣,根本原因就在於(yu) 黨(dang) 勇於(yu) 自我革命,永葆馬克思主義(yi) 政黨(dang) 本色。不忘初心使命,勇於(yu) 自我革命,使得我們(men) 黨(dang) 能夠始終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從(cong) 而為(wei) 解答如何跳出曆史周期率這個(ge) 難題找到了有效路徑,並通過自我革命不斷推動社會(hui) 革命,團結帶領人民不斷推動我國社會(hui) 的全麵進步。

  5.堅持團結奮鬥是中國人民創造曆史偉(wei) 業(ye) 的必由之路

  人民是曆史的創造者,也是我們(men) 黨(dang) 始終保持曆史主動的力量源泉。在新時代,隻要全國人民在黨(dang) 領導下齊心協力、團結奮鬥,就一定能夠把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偉(wei) 大事業(ye) 持續推向前進。

  人民群眾(zhong) 是社會(hui) 曆史的創造者,是我們(men) 黨(dang) 不斷取得偉(wei) 大成就的深厚力量源泉。我們(men) 黨(dang) 之所以能夠不斷從(cong) 勝利走向勝利,就在於(yu) 能夠在不同曆史時期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而贏得廣大人民的衷心擁護。曆史和現實充分證明,隻要我們(men) 黨(dang) 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與(yu) 人民同甘共苦、生死相依,就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就沒有戰勝不了的敵對勢力,就一定能夠取得新時代的偉(wei) 大勝利。

  堅持人民至上是我們(men) 黨(dang) 應對一切風險考驗的可靠力量保證。真正的銅牆鐵壁就是代表曆史前進方向的廣大人民群眾(zhong) 。新征程上我們(men) 的目標任務光榮而艱巨,麵臨(lin) 的新問題新挑戰錯綜複雜。必須堅持黨(dang) 的性質宗旨,堅守初心使命,緊緊依靠人民創造曆史偉(wei) 業(ye) ,推動共同富裕不斷取得新進展,以實際成效贏得廣大人民的擁護和支持,不斷贏得戰略主動,不斷贏得未來。

  堅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在推進中國發展進步中促進世界和平發展。經濟全球化持續深化但遭遇逆流、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這是我們(men) 堅持和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時代背景和國際環境。在此情勢下,我們(men) 不僅(jin) 要全麵動員我國人民積極參與(yu) 國內(nei) 建設,而且要以胸懷天下的胸襟視野廣泛動員海內(nei) 外中華兒(er) 女和世界一切有識之士參與(yu)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偉(wei) 大實踐,廣泛凝聚共識,最大程度爭(zheng) 取主動,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爭(zheng) 取良好發展環境和發展機遇,為(wei) 建設美好世界貢獻中國力量。

    (本文係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堅持人民至上百年經驗研究[22AZD010]”的階段性成果)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