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天山南北展新顏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非凡十年】
【跨越】
光明日報記者 李 慧 趙明昊 尚 傑 王藝釗
風吹稻海千重浪,項目攻堅正當時,城市建設展新顏……盛夏時節,走進新疆烏(wu) 魯木齊米東(dong) 區,一幅綠水長流、空氣清新、和諧宜居的生態畫卷展現在眼前。
從(cong) 帕米爾高原到準噶爾盆地,從(cong) 昆侖(lun) 山上到塔裏木河畔,天山南北生機勃發,壯美如畫。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新疆社會(hui) 穩定、經濟發展、民族團結、宗教和順,天山南北繁榮興(xing) 旺,各族群眾(zhong) 團結奮進,書(shu) 寫(xie) 了新疆曆史上發展進步的恢宏篇章。
1.發展步入快車道
朝霞映彩花,晨露仍未晞。每天清晨,烏(wu) 魯木齊鯉魚山公園、市植物園裏,熱愛運動的人們(men) 都會(hui) 用晨跑開啟一天的美好生活。
而在烏(wu) 魯木齊高新區(新市區)北區工業(ye) 園的企業(ye) 車間,機器轟鳴,馬達聲聲,各類產(chan) 品正被送往全國各地乃至國外市場。中央鑽石城的中央商務區,各類公司總部正依托烏(wu) 魯木齊的區位優(you) 勢,不斷拓展市場……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men) 處處感受著高質量發展為(wei) 天山南北帶來的生氣與(yu) 活力。
不獨北疆,在南疆的塔克拉瑪幹沙漠,連綿不絕的沙包間風沙肆虐,中國建設者們(men) 卻在這裏不斷創造奇跡。
6月30日,新疆第三條沙漠公路——長達334公裏的尉且公路正式通車。公路橫穿塔克拉瑪幹沙漠腹地,將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內(nei) 的尉犁縣和且末縣連接起來,極大方便了當地群眾(zhong) 出行,也為(wei) 當地經濟向好發展夯實了基礎。
“沙漠公路開通,車會(hui) 越來越多、吃飯的人也挺多,經濟越來越好。”生活在尉犁縣塔裏木鄉(xiang) 庫木庫勒村的於(yu) 豔春在公路附近開了一家飯店,對未來有了更加美好的期許。
6月16日,伴隨著聲聲汽笛,從(cong) 和田開往若羌的5818次客運列車駛出站台,標誌著和若鐵路正式開通運營。這條長達2712公裏的世界首個(ge) 沙漠鐵路環線,結束了和田地區洛浦、策勒等縣城不通火車的曆史,讓沿線的棉花、核桃、紅棗等物產(chan) 更便利地出疆。
“將來你們(men) 都能吃上我家的香蒜了!”且末縣庫拉木勒克鄉(xiang) 江格勒薩依村的香蒜種植高手阿迪力·阿力木滿懷喜悅:“運力上來了,我們(men) 村準備擴大種植規模,讓鄉(xiang) 親(qin) 們(men) 都多些收入。”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新疆基礎設施聯通水平不斷提升。新疆公路總裏程10年新增6.2萬(wan) 公裏,鐵路建設大踏步前進,格庫鐵路、阿富準鐵路、和若鐵路等相繼開通。新疆現有民用機場25個(ge) ,“疆內(nei) 成網、東(dong) 西成扇”的航線布局加快構建,公路、鐵路、民航、管網、通信“五位一體(ti) ”的互聯互通網絡體(ti) 係初步建成。
這一切,為(wei) 以糧、棉、果、畜為(wei) 代表的現代農(nong) 業(ye) 高效優(you) 質發展,勞動密集型產(chan) 業(ye) 、資源密集型產(chan) 業(ye) 、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快速發展提供動能。2016年至2021年,新疆進出口總額從(cong) 1398億(yi) 元增長到1569億(yi) 元,貿易夥(huo) 伴日益廣泛,遍及17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2022年上半年,新疆地區生產(chan) 總值達8279.04億(yi) 元,按不變價(jia) 格計算,同比增長4.9%,增速高於(yu) 全國2.4個(ge) 百分點,比一季度擴大0.2個(ge) 百分點,位居全國前列。
2.特色文化“活”起來
7月31日晚,由中宣部、文旅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同打造的大型文藝演出《掀起你的蓋頭來——新疆是個(ge) 好地方》在烏(wu) 魯木齊首演。
舞蹈《龜茲(zi) 樂(le) 舞》中,克孜爾石窟的壁畫圖案營造出美輪美奐的舞台場景,19位舞蹈演員在10米高的鋼架之上蹺足、擺胯、合掌、拈花……舞蹈輕盈、歌聲婉轉,遺存在史料、壁畫上的龜茲(zi) 樂(le) 舞“活”了起來。
在舞蹈《朱拉》、舞蹈《薩吾爾登》、民族新樂(le) 舞《草原回聲》等節目中,十二木卡姆、《瑪納斯》、薩吾爾登等文化遺產(chan) 輪番登場,觀眾(zhong) 身臨(lin) 其境感受新疆的人文之美,藝術化的呈現讓非遺煥發新的光彩。
新疆自古以來就是東(dong) 西方多元文化交匯融合之所,各地區都形成了獨特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傳(chuan) 承好這些無形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就是保護好中華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脈。
位於(yu) 喀什地區疏附縣的托萬(wan) 克吾庫薩克村被譽為(wei) “中國新疆民族樂(le) 器村”,村裏生產(chan) 的27大類50個(ge) 品種樂(le) 器,幾乎涵蓋了維吾爾族所有的傳(chuan) 統樂(le) 器種類,遠銷疆內(nei) 其他城市乃至北京、上海等內(nei) 地城市,甚至還賣到了中亞(ya) 、歐洲。
“過去,這裏可是個(ge) 窮村。”在新疆民族樂(le) 器博物館旁的樂(le) 器製作工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維吾爾族樂(le) 器製作技藝代表性傳(chuan) 承人熱合曼·阿布都拉告訴記者,為(wei) 傳(chuan) 承特色文化,縣裏結合國家的優(you) 惠政策製定了符合當地發展的一係列激勵措施,加大對少數民族非遺傳(chuan) 承人的扶持和保護,樂(le) 器村才有了現在這樣的發展規模。
新疆文旅廳非遺處處長、二級巡視員王潔介紹,新疆現有5425項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性項目,其中自治區級315項、國家級94項;非遺傳(chuan) 承人5632人,其中自治區級548人,國家級112人。新疆不僅(jin) 非遺資源豐(feng) 富、形態多樣,而且保護良好、傳(chuan) 承後繼有人。
得益於(yu) 對文化的重視以及圍繞“文化潤疆”重點發力,新疆文化事業(ye) 和旅遊業(ye) 發展均進入大發展時期,成為(wei) 經濟高質量發展突出亮點。2021年,全疆300個(ge) 重大文旅產(chan) 業(ye) 招商項目,總投資額達1042.08億(yi) 元;接待國內(nei) 遊客19056.7萬(wan) 人次,比上年增長20.5%;國內(nei) 旅遊收入1415.69億(yi) 元,比上年增長42.7%。
3.民族團結譜新篇
在伊犁州伊寧市西北國際物流園物流集散中心,記者見到“花卉苗木種植能手”王愛華,她正帶著幾名工人一起勞動。
今年55歲的王愛華,自1998年起開始創業(ye) ,從(cong) 庭院種植花卉溫室大棚起步,如今已擁有50多畝(mu) 苗木基地、8畝(mu) 4座溫室花卉基地。
2011年,王愛華結識了伊寧市達達木圖鎮布拉克村的維吾爾族村民依力哈木·吾斯曼江,從(cong) 此結下了深厚的姐弟情誼,她一直手把手地傳(chuan) 授依力哈木栽培、管護、剪枝等種植技術。如今,依力哈木成了花卉、苗木種植的行家裏手,一家人走上了致富路。
“每個(ge) 月能掙5000多元,家裏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少。跟著愛華姐幹事,我們(men) 心裏踏實。”依力哈木說。
動人的民族團結故事在天山南北不勝枚舉(ju) 。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市居民梁強和買(mai) 買(mai) 提江結下17年深厚情誼;塔城市民馬連花幸福地生活在由7個(ge) 不同民族組成的大家庭裏;烏(wu) 魯木齊市吉順路北社區裏,各民族其樂(le) 融融生活在一起……
為(wei) 增進民族團結,一批批來自新疆各級機關(guan) 、單位的“訪惠聚”駐村幹部、第一書(shu) 記沉入基層一線,揮灑汗水、釋放能量,用心用力為(wei) 當地各族群眾(zhong) 幹實事、辦好事、解難事;全區120多萬(wan) 名幹部職工與(yu) 160多萬(wan) 戶各族群眾(zhong) 結對認親(qin) ,辦實事好事2400多萬(wan) 件。
“天山雪鬆根連根,各族人民心連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發言人徐貴相說,新疆地區曆來是多民族聚居地區,在漫長的曆史進程中,新疆各民族手足相親(qin) 、守望相助,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關(guan) 係。各族群眾(zhong) 生活在一起、工作在一起、快樂(le) 在一起,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像珍視自己的生命一樣珍視民族團結,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2012】
●地區生產(chan) 總值7411.83億(yi) 元
●人均生產(chan) 總值33103元
●鐵路營業(ye) 裏程4914公裏
●高速公路裏程2277公裏
●工業(ye) 增加值2873.21億(yi) 元
●接待國內(nei) 遊客4711萬(wan) 人次
【2021】
●地區生產(chan) 總值15983.65億(yi) 元
●人均生產(chan) 總值61725元
●鐵路營業(ye) 裏程8151.99公裏
●高速公路裏程7014公裏
●工業(ye) 增加值4691.61億(yi) 元
●接待國內(nei) 遊客19056.7萬(wan) 人次
數據來源: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統計局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