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舉辦論壇 聚焦長城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
中新網大同8月15日電 (楊佩佩)為(wei) 深入研究、挖掘、展示大同長城的獨特文化內(nei) 涵和時代價(jia) 值,開啟長城保護利用和長城文化傳(chuan) 承創新的思維模式,山西大同15日舉(ju) 辦長城論壇。
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山西省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趙曙光表示,大同長城論壇的召開,為(wei) 進一步挖掘蒙晉冀三省區長城文化,宣傳(chuan) 展示大同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成果,搭建了非常好的平台。
作為(wei) 萬(wan) 裏長城的重要部分,大同長城曆史悠久、底蘊濃厚,占全省長城資源總量的35%。目前大同市境內(nei) 現存長城約493公裏,其中漢代、北魏、北齊等早期長城150公裏、內(nei) 外明代長城343公裏,分布在天鎮、陽高、新榮、左雲(yun) 、靈丘、渾源等縣區。
論壇聚焦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通過學術考察、主旨發言、互動交流、成果發布等活動,分享長城保護及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實踐經驗,挖掘大同長城文化價(jia) 值和品牌形象,推動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實現文旅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
其間,6名專(zhuan) 家學者從(cong) 各自研究領域出發,為(wei) 大同長城保護利用和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建言獻策。中國長城學會(hui) 副會(hui) 長董耀會(hui) 表示,做長城文化的時候,當地要多方合作發力,要讓文化好玩,讓旅遊有文化,才能更好地進行長城保護和利用。
此外,論壇發布了大同長城文化價(jia) 值及品牌形象: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大同段)主題形象“長城,讓世界大同”。大同長城及天鎮、陽高、新榮、左雲(yun) 和靈丘五個(ge) 重要節點的形象定位為(wei) :“大同長城——雲(yun) 中要塞融合大同”“天鎮——天成古鎮新晉商堡”“陽高——長城花語三晉杏鄉(xiang) ”“新榮——關(guan) 貿古堡得勝之路”“左雲(yun) ——摩嶺和韻賽道長城”“靈丘——烽火記憶壯美長城”。並發布了中國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傳(chuan) 播力暨大同旅遊發展指數報告。
趙曙光提出,希望以此次活動為(wei) 契機,不斷深化蒙晉冀長城金三角區域合作,加快推動長城文化旅遊區域發展,以長城為(wei) 紐帶,充分共享和利用區位、資源和文旅優(you) 勢,積極拓展合作領域,共創長城文旅大融合、共建長城文旅大生態、共築長城文旅的輝煌未來。
近年來,大同官方將境內(nei) 長城劃分出管控保護區、主題展示區、文旅融合區、傳(chuan) 統利用區四類功能區。同時,當地加快謀劃實施“保護傳(chuan) 承、研究發掘、環境配套、文旅融合、數字再現”5大類工程項目78個(ge) ,總投資約46億(yi) 元。
目前,大同市長城博物館、李二口長城遺址保護利用項目等30個(ge) 項目已開工建設。東(dong) 起李二口、西至摩天嶺230公裏的長城一號旅遊公路已實現全線貫通,串聯形成了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建設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基礎骨架。
此次論壇以“塞上長城融合大同”為(wei) 主題,由大同市委、市政府主辦,大同市委宣傳(chuan) 部、大同市文化和旅遊局、大同市文物局承辦。(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