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紅色基因!長征國家文化公園這樣讓長征文物“活起來”
長征是人類曆史上的偉(wei) 大壯舉(ju) ,長征沿線存留了數量龐大、類型豐(feng) 富的長征文物和文化資源,建設長征國家文化公園,是推動新時代文物和文化資源保護傳(chuan) 承利用的重大戰略決(jue) 策,對於(yu) 整合長征沿線的文物和文化資源、弘揚革命傳(chuan) 統和革命文化、激發愛國熱情、振奮民族精神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yi) 。
江西贛州全域打造長征國家文化公園
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是土地革命戰爭(zheng) 時期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創建的最大最重要的革命根據地,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lin) 時中央政府所在地。1934年10月,中央紅軍(jun) 主力從(cong) 贛南出發,開始了二萬(wan) 五千裏長征。依托豐(feng) 富的革命文物和紅色文化資源,江西贛州正在全域打造長征國家文化公園,一批內(nei) 涵豐(feng) 富的場館、演出正陸續與(yu) 公眾(zhong) 見麵。
近日,江西贛州興(xing) 國縣中央紅軍(jun) 長征出發準備重點展示園項目主體(ti) 工程已經完工,正在著手準備兵器博物館的布展。該展示園以中央紅軍(jun) 出發準備為(wei) 主題,通過舊址內(nei) 部展陳提升,以及互動性、體(ti) 驗性展覽設施建設,進一步提升展覽能力,更好地開展國防教育和愛國主義(yi) 教育。
興(xing) 國縣文廣新旅局規劃和產(chan) 業(ye) 股負責人王軍(jun) :接下來將對官田中央兵工廠舊址群內(nei) 部展陳進行提升,整個(ge) 項目預計明年完成。
長征國家文化公園贛州段是以中央紅軍(jun) 長征出發,突破第一道封鎖線,以及主力突圍後留守根據地開展三年遊擊戰爭(zheng) 等一係列長征史實為(wei) 基礎,對贛州市範圍內(nei) 的長征文物和文化資源進行統一整合而形成。目前,贛州市全域18個(ge) 縣(市、區)均被列入長征國家文化公園贛州段的建設規劃中。
在贛州,每個(ge) 縣區都有長征故事,都能找到長征遺址。在信豐(feng) 縣,當地依托中央紅軍(jun) 長征留下的革命舊址遺址,修繕烈士陵園和首仗鏖戰遺址園,充分展示中央紅軍(jun) 突破敵人第一道封鎖線的曆史故事。走一段長征步道,吃一碗紅米飯南瓜湯,已成為(wei) 當地開展長征主題愛國主義(yi) 教育的保留項目。
江西贛州信豐(feng) 縣新田鎮百石小學學生張金玉:今天我吃了紅軍(jun) 餐,重走了紅軍(jun) 長征路,聆聽了長征故事,我感受到當年紅軍(jun) 叔叔艱苦奮鬥的精神,知道了百石村的紅色故事。
在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中,通過新技術的應用,能夠讓長征文物“活起來”,全麵、立體(ti) 、生動地講好長征故事。
瑞金市雲(yun) 石山鄉(xiang) ,有著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等革命舊址16處,這裏正在打造中央紅軍(jun) 長征決(jue) 策和出發重點展示園。當地在保證文物安全的前提下,盡量減輕修繕幹預力度,最大限度保持長征文物的曆史原貌,將重要曆史信息呈現並突出展示。
瑞金中央革命根據地紀念館副館長楊豔華:通過增設智能講解員、AR導覽係統等新的展陳方式,切實增強了紅色曆史文化的滲透力、感染力和教育力。
建設長征國家文化公園是一項係統性工程,除了發掘保護紅軍(jun) 長征村、修繕革命舊址等保護傳(chuan) 承工作之外,還需要深入挖掘長征所蘊含的精神價(jia) 值和文化內(nei) 涵。目前,贛州市正加強長征文化的研究和創作,重新排練的《長征組歌》也將於(yu) 今年10月與(yu) 觀眾(zhong) 見麵,營造濃厚的長征文化氛圍。
贛州市文廣新旅局副局長夏涵涵:我們(men) 要高質量建設好長征國家公園贛州段,讓更多人了解那段曆史,更好地繼承和發揚長征精神,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紅色小上海”福建長汀:紅軍(jun) 長征後勤保障基地
在中央蘇區時期,福建長汀有著“紅色小上海”的美稱,為(wei) 紅軍(jun) 長征提供了大量的物資保障。長征國家文化公園(長汀段)利用現存的紅色遺址,開展“紅色小上海”舊址保護提升項目。今天,跟隨總台記者的腳步,一起走進“紅色小上海”,探訪這個(ge) 紅軍(jun) 長征的後勤保障基地。
長汀縣的縣城有個(ge) 城區老街,也是長征國家文化公園重要的一部分。在當時,長汀縣商店林立,市場雲(yun) 集,被譽為(wei) “紅色小上海”。這裏曾經有被服廠、織布廠、鬥笠廠等眾(zhong) 多國營企業(ye) ,數量占據了當時中央蘇區所有國營企業(ye) 的將近一半。
在當時,長汀的煉鐵廠每天可煉鐵3000多斤,為(wei) 兵工廠提供武器胚子。樟腦廠熬製樟腦油,為(wei) 軍(jun) 隊照明和醫用。因戰爭(zheng) 環境,紅軍(jun) 著裝一度五花八門,長汀的紅軍(jun) 被服廠誕生了紅軍(jun) 第一套統一軍(jun) 服。
原福建省長汀縣文物保護委員會(hui) 辦公室副主任賴建:紅四軍(jun) 首次入閩,解放了汀州城以後,設置了被服廠,趕製了4000套的服裝,這使我們(men) 紅軍(jun) 第一次統一了軍(jun) 服。它有軍(jun) 帽、軍(jun) 衣、腰帶和綁帶。
長征開始後,紅軍(jun) 被服廠的工人還扛起縫紉機一道出發,繼續為(wei) 紅軍(jun) 提供保障。
在當時,連接上海與(yu) 江西瑞金的“中央紅色交通線”也途經長汀。
這是一家名叫永源祥的雜貨店。這條街上其他店鋪的門洞都是方形的,而這家店鋪的門洞是非常精致的雕花形狀。實際上,永源祥雜貨店是“中央紅色交通線”上的重要一站,雕花門洞在當時有助於(yu) 交通員辨識秘密接頭點。
原福建省長汀縣文物保護委員會(hui) 辦公室副主任賴建:他(地下交通員)到了這邊以後對暗號,他用手指敲三下,裏麵知道就是我們(men) 地下交通員來了,就把門打開。
據不完全統計,當時共有200多位黨(dang) 的領導幹部、6000多擔食鹽、藥品、軍(jun) 械器材等蘇區不易生產(chan) 的緊缺物資通過中央紅色交通線轉移、運送到中央蘇區。
長汀還在中央蘇區時期形成了較為(wei) 完善的金融業(ye) 。中央蘇區的首家股份製銀行——閩西工農(nong) 銀行就設立在長汀。通過統一蘇區貨幣,發行股票,穩定糧食物價(jia) ;還為(wei) 農(nong) 業(ye) 、工商業(ye) 提供低息貸款,進一步促進了長汀的經濟發展。
福建省長汀縣博物館副館長李鴻:這就是閩西工農(nong) 銀行發行的一元紙幣。紙幣便於(yu) 攜帶,方便交易。當時銀行給各合作社提供低息貸款,規定月息是6厘,這樣(對)長汀的這些骨幹工業(ye) 起到了一個(ge) 很重要的支撐作用,同時也讓我們(men) 蘇區的工商業(ye) 發展得更好。
經濟的發展為(wei) 長征儲(chu) 備了資金。在長征出發時,紅軍(jun) 戰士們(men) 曾感激地說“我們(men) 吃的、穿的、用的,都凝聚著蘇區人民的深情厚誼。”
現在,長征國家文化公園(長汀段)正在通過修繕長征遺址遺跡、建設長征主題紀念設施等手段,重現當年“紅色小上海”為(wei) 紅軍(jun) 長征勝利作出的曆史貢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