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國藝術家作品共聚中國美術館一展絲路繽紛
中新網北京8月16日電 (記者 應妮)“藝匯絲(si) 路”藝術展16日在中國美術館正式向公眾(zhong) 開放。展覽匯集了來自五大洲112個(ge) 國家藝術家的193件作品,以異彩紛呈的藝術語言詮釋“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si) 路精神。
展覽共分“悠久·豐(feng) 厚”“多元·浪漫”“神秘·多彩”“奇幻·奔放”和“創作背後的故事”五個(ge) 篇章,匯集了來自112個(ge) 國家藝術家的193件作品,包括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藝術家受邀來華采風創作作品、中國美術館國際藏品以及12位知名藝術家為(wei) 本次展覽特邀創作的作品,涵蓋油畫、中國畫、雕塑、綜合材料等多種藝術形式。內(nei) 容豐(feng) 富,題材廣泛,集中體(ti) 現了中外藝術家以獨特的藝術語言詮釋“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si) 路精神。
展品方麵,有著名畫家靳尚誼的經典代表作《塔吉克新娘》,這幅創作於(yu) 1984年的油畫被認為(wei) 是中國“新古典主義(yi) ”的開山之作。吳為(wei) 山青銅雕塑作品《神遇——孔子與(yu) 蘇格拉底的對話》則以寫(xie) 意雕塑的手法表現了孔子和蘇格拉底的睿智與(yu) 風采、精神與(yu) 哲思,展示出人類內(nei) 心世界情感的相通和對美好未來的共同願景。
展覽特別推出“創作背後的故事”篇章,用視頻和文字的形式呈現不同國家藝術家在中國采風創作期間的感受,畫家哈立德·阿勒·貝奇自2015年來華采風之後對中國畫產(chan) 生莫大興(xing) 趣,他創作的《大灣區風光》運用水墨畫般的黑白表現風格,表達了對大灣區風光的讚歎以及對中國文化藝術的熱愛。
展覽還特設互動展區,運用全新數字化技術對部分藝術精品進行二次創作,以BOE畫屏、數字標牌、墨水屏等新型顯示技術及數字多媒體(ti) 技術,讓觀眾(zhong) 身臨(lin) 其境,沉浸在美妙畫作中,體(ti) 驗科技與(yu) 藝術帶來的視覺衝(chong) 擊力。
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wei) 山認為(wei) ,“文化交流的本質在於(yu) 一張臉、一顆心、一個(ge) 魂。一張臉,是民族、國家的文化特征;一顆心,是彼此坦誠、真摯、溫厚之心;一個(ge) 魂,是共同珍愛、維護世界和平之魂。隻要我們(men) 麵對麵,心連心,就能魂相依,脈相連,在‘一帶一路’的實踐中,相互依存,扶助前行。”
據介紹,近年來,中國美術館與(yu) 諸多國際著名藝術博物館保持良好聯係,通過策劃“絲(si) 綢之路國際美術館聯盟項目”“國際交流係列展”等活動,拓展國際間文化交流的維度,展出並收藏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藝術家的優(you) 秀作品500餘(yu) 件,通過經典作品促進了人與(yu) 人、國與(yu) 國、民族與(yu) 民族之間的溝通。
“藝匯絲(si) 路”藝術展由中國文化和旅遊部指導,中國對外文化交流協會(hui)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處、中國美術館、絲(si) 綢之路國際美術館聯盟共同主辦,將持續至8月25日。(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