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跑出高質量發展的“深圳速度”

發布時間:2022-08-18 10:14: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經濟界麵】

  跑出高質量發展的“深圳速度”

  ——深圳先行示範區建設三周年觀察

  光明日報記者 嚴(yan) 聖禾 黨(dang) 文婷

  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guan) 於(yu) 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先行示範區的意見》。從(cong) 經濟特區到先行示範區,盡管內(nei) 涵更豐(feng) 富、要求更全麵,但發展經濟始終是深圳最光榮的使命。先行示範區五大戰略定位的第一條就是要建成高質量發展高地。三年來,深圳牢記囑托、勇擔使命,爭(zheng) 當先行示範的領跑者,不做亦步亦趨的跟隨者,先行示範區建設取得諸多階段性成果,特別是經濟發展的質量更高了。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形勢下,作為(wei) 外貿重鎮、人口大市、口岸城市,深圳全麵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2021年GDP首度跨越三萬(wan) 億(yi) 元大關(guan) 。最近,深圳又交出今年上半年的成績單,地區生產(chan) 總值為(wei) 15016.91億(yi) 元、同比增長3%,表明深圳經濟正呈現穩步回升、穩中向好態勢。

   1.動力強勁,創新驅動成色更足

  7月底,《2022年中國城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研究報告暨2022賽迪百強區》榜單發布,深圳市6城區上榜,南山區更是連續5年蟬聯榜首,高質量發展水平領跑全國。

  何以領跑?唯有創新。可以說南山區高質量發展的故事,主要就是由包括76家國家級創新載體(ti) 在內(nei) 的1399家各類創新載體(ti) ,以及4348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ye) 共同譜寫(xie) 的。

  7月7日,聚焦3D感知芯片研發的奧比中光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登陸科創板,使得南山區的上市企業(ye) 數量達到195家。從(cong) 2013年來深圳南山創業(ye) ,到2022年掛牌上市,外人看到的是短短9年就能IPO的光鮮,公司創始人黃源浩最清楚一路持續創新的艱辛。

  作為(wei) 國內(nei) 率先開展3D視覺感知技術係統性研發,並實現產(chan) 業(ye) 化應用的少數企業(ye) 之一,奧比中光始終專(zhuan) 注“卡脖子”技術難題,堅持自主研發,於(yu) 2015年成功開發出3D深度引擎芯片;此後又推出3D刷臉支付解決(jue) 方案、量產(chan) 百萬(wan) 級安卓手機3D攝像頭,聯合頭部鎖企推出全球量產(chan) 3D刷臉門鎖,發布單光子麵陣激光雷達技術方案等。

  硬核科技產(chan) 業(ye) 化需要有更堅強的定力、更持久的耐力,與(yu) 產(chan) 業(ye) 的升級進化同頻共振。“越難的事情越值得去做。突破硬核科技是國家的需要、時代的需要,是當代科技人的使命和擔當,必將創造不可限量的經濟價(jia) 值和社會(hui) 價(jia) 值。”黃源浩說。

  日前,由南山總部企業(ye) 中集集團旗下中集天達控股有限公司研製的無人駕駛智能登機橋,首次在成都天府機場順利完成與(yu) 飛機的對接,標誌著亞(ya) 洲首台無人駕駛智能登機橋正式投用,應用於(yu) 航班保障。據中集天達董事總經理鄭祖華介紹,基於(yu) 深度學習(xi) 的高效人工智能算法,結合高精度傳(chuan) 感器和執行器件,以及高性能邊緣計算模塊構成的硬件架構,登機橋在自動駕駛狀態下的接機時間不超過1分鍾,而人工操作下通常需要耗時3分鍾。

  從(cong) 1982年在蛇口半島作為(wei) 一家集裝箱加工廠建成投產(chan) ,到如今中集已成為(wei) 一家服務全球市場,在亞(ya) 洲、北美、歐洲等地區擁有300餘(yu) 家成員企業(ye) 的跨國經營集團。40年來親(qin) 眼見證企業(ye) 做大做強的中集董事長麥伯良感慨道:“創新對於(yu) 中集的每一個(ge) 進步至關(guan) 重要。在我們(men) 所涉及的每一個(ge) 領域,中集都是後來者,但後來者要居上,就必須顛覆前人的做法,這全都靠創新。”

  南山區科技創新局局長曹環表示,南山區將大力實施“集聚融合+全鏈支撐”戰略部署,構建“基礎研究+技術攻關(guan) +成果產(chan) 業(ye) 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撐”的全過程創新生態鏈和各類創新載體(ti) 良性互動的融合創新體(ti) 係,讓創新驅動發展的態勢更加深入。今後還將加速建設西麗(li) 湖國際科教城,進一步推動科技、教育、產(chan) 業(ye) 、金融深度融合,打造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先行示範區高質量發展高地的核心載體(ti) 。

   2.目標明確,現代產(chan) 業(ye) 謀劃長遠

  “截至2021年底,全市共有醫療器械生產(chan) 類企業(ye) 1394家,產(chan) 值超億(yi) 元的企業(ye) 有95家,醫療器械產(chan) 業(ye) 出口占全國的14%,多年位居全國大中城市首位。此外,深圳2021年工業(ye) 總產(chan) 值超4萬(wan) 億(yi) 元,工業(ye) 總產(chan) 值在全國大中城市位列第一;工業(ye) 附加值超1萬(wan) 億(yi) 元,位居全國第二。”這是7月29日,在深圳龍華區舉(ju) 行的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生態峰會(hui) 上,深圳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黃敏在現場分享的一組數據。

  “兩(liang) 年前,經工信部批複同意,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作為(wei) 國家在醫療健康領域設立的唯一製造業(ye) 創新中心,也是國家重大科技與(yu) 產(chan) 業(ye) 創新平台,正式成立並落地深圳龍華區。”談起國創中心兩(liang) 年間的落地、紮根、壯大,龍華區委書(shu) 記王衛十分感慨。他表示,幾年來,龍華區圍繞醫療器械產(chan) 業(ye) ,大力引進重大平台、龍頭企業(ye) ,未來正計劃打造世界級高端醫療器械產(chan) 業(ye) 高地。

  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帶動產(chan) 業(ye) 垂直生態鏈的案例隻是深圳現代化產(chan) 業(ye) 快速發展的縮影。三年來,深圳已經湧現出不少產(chan) 業(ye) 領域的“隱形冠軍(jun) ”。例如在醫療器械上市企業(ye) 方麵,深圳有兩(liang) 個(ge) 全國第一:產(chan) 值第一和市值第一;在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領域,深圳有出貨量連續9年位列全球第一的企業(ye) ;甚至在璀璨的星空中,全球首顆脈衝(chong) 星實驗衛星、國內(nei) 首個(ge) 批量生產(chan) 微小衛星星座、國內(nei) 首顆極地探測遙感衛星都是“深圳製造”……

  “深圳擁有較大空間、較大經濟體(ti) 量,也使得深圳作為(wei) 排頭兵,肩負起發展現代產(chan) 業(ye) 和現代技術的重任,從(cong) 而引領全國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的現代化。”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教授、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院長鄭永年說。

  三年來,作為(wei) 先行示範區的深圳,在率先實現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道路上正闊步前行,在布局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方麵目光深遠,搶占先機。

  今年6月,《深圳市人民政府關(guan) 於(yu) 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集群和培育發展未來產(chan) 業(ye) 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及相關(guan) 配套文件發布,又為(wei) 未來產(chan) 業(ye) 的發展添了一把火——據了解,《意見》將發展重點歸納為(wei) 20個(ge) 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重點細分領域以及8個(ge) 未來產(chan) 業(ye) 重點發展方向。到2025年,深圳的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增加值預計超過1.5萬(wan) 億(yi) 元,成為(wei) 推動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的“主引擎”。

   3.保障有力,改革開放不斷深入

  8月3日,《財富》雜誌發布了2022年世界500強排行榜,深圳企業(ye) 比亞(ya) 迪、順豐(feng) 新晉上榜,標誌著深圳有10家500強企業(ye) 赫然在列。在全球疫情和國際局勢激烈變動的背景下,深圳的經濟表現出了強大的韌性,先進製造業(ye) 、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金融業(ye) 、高端服務業(ye) 、外貿出口表現亮眼。三年來,深圳外貿年均增長5.5%;開放型經濟水平不斷提升,進出口總額3.5萬(wan) 億(yi) 元,出口總額連續29年居內(nei) 地城市首位;實際利用外資近110億(yi) 美元、三年年均增長10.2%。

  “深圳的改革一直是在開放狀態下推進的。麵對全球競爭(zheng) ,未來要在開放過程中推動更大力度改革。”鄭永年表示。這座因改革開放而生、因改革開放而強的城市,正在“雙區”疊加、“雙改”示範的機遇下,不斷釋放改革和開放的紅利。

  如今,改革不斷駛向縱深,深圳的發展處處體(ti) 現出高質量的特征——規模以上工業(ye) 總產(chan) 值連續三年居全國城市首位,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增加值占GDP比重39.6%、居全國大中城市首位,現代服務業(ye) 增加值占服務業(ye) 增加值比重提升至76.5%,全社會(hui) 研發投入占GDP比重5.46%。

  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

  在深化經濟領域改革方麵,深圳正加快推進營商環境創新試點、爭(zheng) 創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深圳放寬市場準入特別措施、加快全國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試點城市建設、創建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深化科技創新管理體(ti) 製機製改革等領域的探索;

  在深化民主法治領域改革方麵,深圳正健全改革與(yu) 立法相銜接機製、健全司法權運行及監督機製、深化訴訟規則及配套製度改革、深化跨境破產(chan) 及個(ge) 人破產(chan) 製度改革等;

  在深化社會(hui) 領域改革方麵,深圳在教育、醫療、住房保障、特殊群體(ti) 、社會(hui) 保障、民生訴求、應急管理、深港社會(hui) 融合等方麵推出一係列改革任務,努力解決(jue) 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加快打造民生幸福標杆;

  在綠色低碳轉型方麵,深圳圍繞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推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麵綠色轉型等持續發力,努力打造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li) 中國典範。

  三年來,深圳先行示範區建設進入全麵鋪開、縱深推進階段。目前《意見》部署的56項重點任務中,探索知識產(chan) 權證券化等14項已經完成,海洋大學籌建等42項取得重大進展,5方麵47條經驗做法在全國推廣。未來,深圳必將以先行示範區的擔當作為(wei) ,繼續拿出一批實實在在的改革成果,在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上再開新局、再鑄輝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