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社科院:走好智庫建設特色之路
【暢議“十四五”時期智庫建設⑥】
作者:焦德武(安徽省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研究中心研究員、安徽省社會(hui) 科學院研究員)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高度重視新型智庫建設。《國家“十四五”時期哲學社會(hui) 科學發展規劃》提出,要“推動各類新型智庫建設,形成以國家高端智庫為(wei) 引領,各層次、各類別、各領域智庫協調發展的中國特色新型智庫體(ti) 係”。
在中國特色新型智庫體(ti) 係中,地方社會(hui) 科學院智庫作為(wei) 地方黨(dang) 委政府的參謀助手,在助推地方經濟社會(hui) 發展過程中起著重要的智力支持作用。麵對高校智庫人才優(you) 勢、黨(dang) 校行政學院黨(dang) 建優(you) 勢、發展研究中心政策優(you) 勢等有利條件,地方社科院智庫如何在中國特色新型智庫體(ti) 係中找準定位、擦亮品牌、脫穎而出?關(guan) 鍵是做長長板,走好特色發展之路。
在多解民生之憂中不斷提升影響力。抓住決(jue) 策谘詢這個(ge) 新型智庫建設的“牛鼻子”,提供更多務實管用的拳頭產(chan) 品。地方社科院應堅持以問題為(wei) 導向,深刻認識發展和穩定、發展和民生、發展和人心之間的緊密聯係,以解決(jue) 實際難題為(wei) 出發點和落腳點,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扭住人民群眾(zhong) 最關(guan) 心的就業(ye) 、教育、收入、社保、醫療、養(yang) 老、居住、環境、食品藥品安全、社會(hui) 治安等問題,通過實地調查和深入研究,提出具有前瞻性、針對性的對策建議,推動發展成果惠及民生、凝聚人心。同時,地方社科院要在社會(hui) 熱點解讀、公共輿情回應、社科知識普及等方麵發出好聲音、傳(chuan) 遞正能量,做好黨(dang) 的創新理論的學理化闡釋、學術化表達、大眾(zhong) 化傳(chuan) 播工作,講清中國之路、中國之治、中國之理的理論邏輯、曆史邏輯與(yu) 現實邏輯,深刻解讀中國奇跡、中國力量、中國方案背後的道理、學理、哲理,將我們(men) 的製度優(you) 勢、發展優(you) 勢、文化優(you) 勢轉化為(wei) 治理優(you) 勢、理論優(you) 勢、話語優(you) 勢,探索完善適合地方社科院的話語體(ti) 係建設機製,提升地方社科院智庫影響力。
在加強資源統籌整合中不斷增強凝聚力。地方社科院大多是按照小而全的學科設置的,相關(guan) 研究仍然是以學科為(wei) 導向,這與(yu) 信息時代知識經濟發展的新趨勢新要求並不匹配。正如《關(guan) 於(yu) 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所要求的,“社科院和黨(dang) 校行政學院要深化科研體(ti) 製改革,調整優(you) 化學科布局,加強資源統籌整合,重點圍繞提高國家治理能力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中的重大現實問題開展國情調研和決(jue) 策谘詢研究”。對於(yu) 地方社科院來說,應依照重大理論與(yu) 現實問題設置研究單元,通過問題導向的專(zhuan) 題研究模式,充分發揮思想、人才、項目蓄水池的作用,帶動自身學科結構、課題研究方式、社會(hui) 交流能力、人才培養(yang) 等全方位進步,不斷增強研究的靈活性和針對性。要通過由單一學科、以書(shu) 本為(wei) 導向的研究範式向跨學科、以問題為(wei) 導向的研究範式轉變,改變知識生產(chan) 的路徑,培養(yang) 一專(zhuan) 多能的社科人才;通過多樣化成果認定,如內(nei) 參批示、輿情專(zhuan) 報、媒體(ti) 采訪、學術交流、社科普及、對外交流等,調動專(zhuan) 家服務地方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人員分工,厘清管理人才、科研人才、輔助人才,讓專(zhuan) 職科研人員特別是知名專(zhuan) 家從(cong) 繁雜的日常事務中解放出來;注重成果轉化,強化創新激勵,實現智力勞動成果轉化,彰顯知識勞動價(jia) 值,增強智庫從(cong) 業(ye) 者對地方社科院的歸屬感和凝聚力。
在把本地資源稟賦轉化為(wei) 發展優(you) 勢中開掘新動能。對於(yu) 地方黨(dang) 委政府來說,要想不斷提高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政治能力、戰略眼光、專(zhuan) 業(ye) 水平,用好用足本地資源稟賦、實現地方高質量發展尤為(wei) 重要。在市場、產(chan) 業(ye) 、科學技術特別是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的情況下,領導幹部必須有較高的經濟專(zhuan) 業(ye) 水平。對於(yu) 地方社科院智庫來說,對各種項目、投資、金融活動,要充分調研、深入研判、評估風險、做足預案,為(wei) 地方黨(dang) 委政府提供靠譜管用的對策建議,善於(yu) 把地區和部門的工作融入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大局,在把地方資源稟賦轉化為(wei) 發展優(you) 勢過程中,做到既為(wei) 一域爭(zheng) 光、更為(wei) 全局添彩,不斷增強地方黨(dang) 委政府作決(jue) 策、謀發展的係統性、預見性。近年來,不少地方社科院還通過重大學術工程,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資源,為(wei) 區域經濟社會(hui) 發展汲取滋養(yang) 、注入活力、塑造品牌。比如,甘肅省社科院開展敦煌研究、寧夏社科院開展西夏學研究、山東(dong) 社科院開展儒家文化研究、新疆社科院開展民族文化研究等。未來,地方社科院智庫還應扮演好地方故事、地域文化的講述者推廣者角色,為(wei) 助推地方經濟社會(hui) 文化全麵發展注入更大動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