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身減裝才是月餅該有的樣子
自8月15日起,市場監管總局(標準委)批準發布的《限製商品過度包裝要求食品和化妝品》國家標準第1號修改單實施。按照這一新規,月餅包裝的層數最多不超過3層。此前,國家發展改革委等4部門發布公告,明確對單價(jia) 超過500元的盒裝月餅實行重點監管。中國消費者協會(hui) 也發文,將與(yu) 中國焙烤食品糖製品工業(ye) 協會(hui) 聯合對月餅過度包裝進行消費監督。
以月餅為(wei) 代表的商品過度包裝現象近些年一直是社會(hui) 關(guan) 注的熱點。大多數商品離不開包裝,包裝不僅(jin) 具有保護產(chan) 品、提高產(chan) 品儲(chu) 運效率、便於(yu) 使用等基本功能,還具有識別、美化、宣傳(chuan) 等附加功能,可以有效地促進商品銷售,增加企業(ye) 收入。從(cong) 上述市場屬性看,包裝具有一定的經濟價(jia) 值。不過,萬(wan) 事皆有度,包裝一旦突破原本的市場定位,就會(hui) 走向其價(jia) 值的反麵。包裝隻是商品的外衣,不管它曾經多麽(me) 精美、多麽(me) 豪華,離開商品之後其功能終結隻能被丟(diu) 棄,成為(wei) 美麗(li) 的垃圾。數據顯示,我國每年包裝廢棄物總量達1.5億(yi) 噸,其中70%以上來自過度包裝。包裝工業(ye) 的原材料如紙張、橡膠、玻璃、鋼鐵、塑料等,均為(wei) 我國緊缺資源,若在包裝上過度使用卻不能有效回收利用,則會(hui) 造成巨大的資源浪費和環境汙染。
針對月餅過度包裝問題,我國政府相關(guan) 部門近幾年不斷加強治理,月餅市場總體(ti) 規範有序,但仍有個(ge) 別企業(ye) 采取多種方式炒作月餅價(jia) 格,“天價(jia) ”問題仍然存在,且有反彈跡象。“天價(jia) ”月餅及月餅過度包裝現象之所以屢禁不止,其中一個(ge) 重要原因是背後有利益驅動。月餅是時令食品,銷售期較短,商家希望通過短期高價(jia) 來獲得更豐(feng) 厚的利潤。提高月餅價(jia) 格的手段,除了在餡料材質上搞創意,就是在包裝上做文章,而後者沒什麽(me) 技術含量,卻有強大的提價(jia) 能力。於(yu) 是,月餅包裝盒越來越大,包裝層數越來越多,包裝用材越來越高檔,包裝裏還混裝其他商品且價(jia) 值也越來越高……然而,與(yu) 月餅顏值和售價(jia) 不斷提升不相稱的是,月餅本身的品質卻停滯不前,甚或有所下降。
月餅生產(chan) 廠商片麵追求奢華包裝的附加值,不僅(jin) 會(hui) 消耗大量資源,加劇環境汙染,還會(hui) 讓一些民眾(zhong) 形成盲目攀比的消費心理。這種心理反過來又助推商家提供更多華而不實的商品,形成惡性循環。更深一層看,過度包裝還會(hui) 催生奢侈浪費、貪汙腐敗等不良風氣,與(yu) “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社會(hui) 風尚背道而馳。有學者指出,當月餅等商品成為(wei) 某種“隱性腐敗”的載體(ti) ,它們(men) 便不再僅(jin) 是傳(chuan) 統美食了。在商業(ye) 場景之外,豪華包裝的高價(jia) 月餅等成為(wei) 權力尋租的工具,對公共利益構成挑戰。
月餅作為(wei) 一種節令食品,既是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承的需要,也是幸福生活的載體(ti) 。食品是用來吃的,過度包裝不僅(jin) 偏離了食品的本源,增加了老百姓的負擔,還扭曲了其原本承載的節日和人情內(nei) 涵,對良好社會(hui) 風尚造成破壞。製定實施強製性國家標準,對月餅等食品包裝作出嚴(yan) 格限製,是遏製過度包裝的必然之舉(ju) 。通過執行這樣的標準,讓企業(ye) 不再耗時費力把心思花在精心包裝的“麵子”上,而是在提升產(chan) 品品質、花樣、口味等“裏子”上用心思、下功夫、求突破,推出更多價(jia) 格親(qin) 民、口味上乘的好食品,滿足老百姓美好生活需要。同時,以強製性國標遏製過度包裝,也有助於(yu) 讓月餅等節日禮品回歸它的本意,讓人情往來返璞歸真。
治理過度包裝,讓月餅回歸本原,需要全社會(hui) 共同努力。從(cong) 監管端來說,監管部門要加大監管執法力度,對過度包裝違法行為(wei) 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從(cong) 消費端來說,消費者要自覺踐行綠色消費理念,崇尚節儉(jian) 新風,拒絕為(wei) 過度包裝買(mai) 單;從(cong) 生產(chan) 銷售端來說,企業(ye) 商家要轉變觀念,增強社會(hui) 責任感,不僅(jin) 嚴(yan) 格執行國家標準,還要製定更高、更嚴(yan) 格的標準提高產(chan) 品質量,遠離過度包裝,同時加大研發投入,提高綠色包裝技術水平,積極推行包裝減量化和綠色包裝應用,為(wei) 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hui) 作出貢獻。(胡立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