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協發布調查報告:超八成消費者遭遇過不公平格式條款
中新網8月18日電(中新財經記者 謝藝觀)18日,中國消費者協會(hui) (下稱中消協)發布《“不公平格式條款”消費者認知及線索征集調查報告》(下稱《報告》)。
中消協於(yu) 2022年6月開展了消費領域不公平格式條款消費者認知調查及線索征集活動。調查顯示,參與(yu) 調查者總體(ti) 上對格式條款比較了解。87.88%的消費者遇到過不公平格式條款,遇到不公平格式條款後,超七成消費者仍會(hui) 選擇繼續交易,主要原因在於(yu) 經營者過於(yu) 強勢,消費者被迫同意格式條款內(nei) 容,否則無法繼續交易。多數消費者在遇到消費不公時,能夠正確選擇消費維權渠道。同時,近五分之一的參與(yu) 調查者選擇“默默忍受”,說明維權成本高、維權效果不理想等原因使得消費者維權信心不足。
《報告》指出,不公平格式條款現象在消費生活中仍然屢見不鮮,涉及領域廣、侵權手段隱蔽、對消費者影響大。在市場交易中,由於(yu) 信息不對稱、專(zhuan) 業(ye) 水平有限等因素的製約,與(yu) 格式條款提供者相比,消費者容易處於(yu) 弱勢地位,自身權利容易受到侵犯。因此,規範格式條款是促進消費公平的重要手段,也是讓消費者願消費、敢消費的重要舉(ju) 措。
《報告》從(cong) 保障消費者在格式合同中的合法權益角度提出,應當構建事前事中事後全過程消費者權益保護體(ti) 係。
一是源頭治理,強化事前預防。經營者要增強公平意識和責任意識,公平合理地製定格式合同,並盡到提示說明義(yi) 務。消費者要提高合同意識和維權意識,全麵了解所簽訂的格式合同。
二是過程管控,加強事中監督。繼續大力推行格式合同範本,完善落實格式合同備案製度。
三是嚴(yan) 肅查處,完善事後救濟。充分利用好受理投訴舉(ju) 報和輿情監測等渠道,及時受理消費者相關(guan) 投訴、舉(ju) 報,強化輿情動態監測和分析研判,建立完善不公平格式條款的線索發現機製。針對有問題的合同格式條款,消費者協會(hui) 和有關(guan) 監管部門要綜合運用建議、約談、要求整改等形式,督促企業(ye) 及時整改到位。
中消協表示,本次線索征集活動,共收到消費者提供的367例不公平格式條款線索,主要集中於(yu) 網絡購物、網絡遊戲、教育培訓、通信服務、房屋裝修、醫療美容等行業(ye) 。中消協將結合消費者提供的線索,對反映比較集中的消費領域進行不公平格式條款點評。(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2021年社保基金投資收益超1130億元
- 追夢火焰藍·守護萬家燈火|乘風破浪!水上消防尖兵激流勇進護民安
- 農業農村部派專家組赴南方各地指導抗旱 全力以赴奪取秋糧豐收
- 銀保監會推動專屬商業養老保險常態化經營 加速織密養老保障網
- 五部門:鼓勵大眾化遊艇、新能源遊艇等研發突破
- 發改委:截至7月底,中歐班列共鋪畫82條運輸線路,通達歐洲24個國家196個城市
- 民航局:我國航空貨物運輸量已基本恢複正常
- 水利部實施抗旱保供水專項行動 保障秋糧作物灌溉用水需求
- 追夢火焰藍·守護萬家燈火丨302個消防所+371支專職隊 江西贛州打通基層消防治理“最後一米”
- 今年前7個月我國油氣總產量創曆史新高 有力支撐經濟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