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中消協發布調查報告:超八成消費者遭遇過不公平格式條款

發布時間:2022-08-18 15:01: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8月18日電(中新財經記者 謝藝觀)18日,中國消費者協會(hui) (下稱中消協)發布《“不公平格式條款”消費者認知及線索征集調查報告》(下稱《報告》)。

  中消協於(yu) 2022年6月開展了消費領域不公平格式條款消費者認知調查及線索征集活動。調查顯示,參與(yu) 調查者總體(ti) 上對格式條款比較了解。87.88%的消費者遇到過不公平格式條款,遇到不公平格式條款後,超七成消費者仍會(hui) 選擇繼續交易,主要原因在於(yu) 經營者過於(yu) 強勢,消費者被迫同意格式條款內(nei) 容,否則無法繼續交易。多數消費者在遇到消費不公時,能夠正確選擇消費維權渠道。同時,近五分之一的參與(yu) 調查者選擇“默默忍受”,說明維權成本高、維權效果不理想等原因使得消費者維權信心不足。

  《報告》指出,不公平格式條款現象在消費生活中仍然屢見不鮮,涉及領域廣、侵權手段隱蔽、對消費者影響大。在市場交易中,由於(yu) 信息不對稱、專(zhuan) 業(ye) 水平有限等因素的製約,與(yu) 格式條款提供者相比,消費者容易處於(yu) 弱勢地位,自身權利容易受到侵犯。因此,規範格式條款是促進消費公平的重要手段,也是讓消費者願消費、敢消費的重要舉(ju) 措。

  《報告》從(cong) 保障消費者在格式合同中的合法權益角度提出,應當構建事前事中事後全過程消費者權益保護體(ti) 係。

  一是源頭治理,強化事前預防。經營者要增強公平意識和責任意識,公平合理地製定格式合同,並盡到提示說明義(yi) 務。消費者要提高合同意識和維權意識,全麵了解所簽訂的格式合同。

  二是過程管控,加強事中監督。繼續大力推行格式合同範本,完善落實格式合同備案製度。

  三是嚴(yan) 肅查處,完善事後救濟。充分利用好受理投訴舉(ju) 報和輿情監測等渠道,及時受理消費者相關(guan) 投訴、舉(ju) 報,強化輿情動態監測和分析研判,建立完善不公平格式條款的線索發現機製。針對有問題的合同格式條款,消費者協會(hui) 和有關(guan) 監管部門要綜合運用建議、約談、要求整改等形式,督促企業(ye) 及時整改到位。

  中消協表示,本次線索征集活動,共收到消費者提供的367例不公平格式條款線索,主要集中於(yu) 網絡購物、網絡遊戲、教育培訓、通信服務、房屋裝修、醫療美容等行業(ye) 。中消協將結合消費者提供的線索,對反映比較集中的消費領域進行不公平格式條款點評。(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