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施策、精準發力——國家衛健委舉行新聞發布會解讀完善落實積極生育支持措施
新華社北京8月17日電 題:綜合施策、精準發力——國家衛健委舉(ju) 行新聞發布會(hui) 解讀完善落實積極生育支持措施
新華社記者李恒、顧天成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7部門聯合印發《關(guan) 於(yu) 進一步完善和落實積極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在教育、住房、就業(ye) 等生育支持政策上提出哪些具體(ti) 舉(ju) 措?相關(guan) 措施如何落到實處?國家衛生健康委17日舉(ju) 行新聞發布會(hui) ,權威回應百姓關(guan) 切。
五大關(guan) 鍵詞聚焦托育服務發展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我國每千人口托位數為(wei) 2.03個(ge) ,距離“十四五”期末要達到4.5個(ge) 的目標還存在一定差距。
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hui) 發展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郝福慶介紹,指導意見重點圍繞以下五大關(guan) 鍵詞在托育服務發展上下功夫:
基本,即強化基本公共服務。拓展社區托育服務功能,完善嬰幼兒(er) 照護等基本公共服務設施,實施公辦托育服務能力建設項目,突出對幼有所育的基本民生保障。
普惠,即著力增加普惠性服務。發展公辦托育機構,鼓勵社會(hui) 力量投資,探索家庭托育模式。
投資,即加大投資支持力度。拓寬托育建設項目的申報範圍,中央預算內(nei) 投資給予建設補貼,對符合條件的普惠性項目給予適當支持。
收費,即規範各類服務收費。明確公辦托育機構收費標準由地方政府來製訂,加強對普惠托育機構收費監管,合理確定托育服務價(jia) 格。
減負,即減輕機構經營負擔。托育機構的水電氣熱按照居民生活類價(jia) 格執行。建立托育機構關(guan) 停特殊情況應急處置機製,落實疫情期間的紓困政策。
探索將靈活就業(ye) 人員納入生育保險覆蓋範圍
近年來,生育保險參保人數持續增長,覆蓋麵進一步擴大。2021年生育保險參保人數達2.4億(yi) 人,是2012年的1.5倍。
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地方可以探索將靈活就業(ye) 人員納入生育保險的覆蓋範圍。
“完善生育保險相關(guan) 待遇保障,既要兼顧基金支撐能力,又要體(ti) 現積極支持生育方向。”國家醫保局待遇保障司副司長劉娟說,這需要綜合施策,共同構建積極生育支持體(ti) 係。
此外,指導意見還提出構建生育友好的就業(ye) 環境,鼓勵實行靈活的工作方式,推動創建家庭友好型工作場所,切實維護勞動就業(ye) 合法權益等相關(guan) 措施。
全國總工會(hui) 女職工部副部長洪莎表示,下一步,全國總工會(hui) 將圍繞構建生育友好的就業(ye) 環境,圍繞職工關(guan) 切,切實做好女職工休息哺乳室建設,發揮工會(hui) 勞動法律監督作用,幫助職工解決(jue) 生育後顧之憂。
加大對多子女家庭公租房精準保障力度
針對多子女家庭可能遇到的住房困難問題,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強化住房、稅收等支持措施。
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住房保障司副司長潘偉(wei) 介紹,近年來,城鎮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已經基本實現應保盡保,其他住房收入困難家庭居住條件得到有效改善。截至2021年底,通過公租房保障已幫助111.4萬(wan) 有未成年子女家庭、6.9萬(wan) 三孩家庭、2.3萬(wan) 計劃生育特殊困難家庭解決(jue) 了住房問題。
潘偉(wei) 表示,下一步,住房城鄉(xiang) 建設部將從(cong) 三個(ge) 方麵加大對多子女家庭公租房精準保障力度,包括在配租公租房時,可根據家庭未成年子女數量,在戶型選擇上給予適當照顧;優(you) 化公租房輪候與(yu) 配租規則,對符合條件且子女數量較多的家庭,可直接組織選房;完善公租房調換政策,因家庭人口增加等因素產(chan) 生需求的,根據房源情況及時給予調換。
推動積極生育支持措施與(yu) 經濟社會(hui) 政策配套銜接
“人口生育是一項涉及多重因素的係統工程,必須堅持係統觀念,注重統籌協調,形成工作合力。”郝福慶介紹,國家發展改革委從(cong) 納入發展規劃、完善政策體(ti) 係、實施專(zhuan) 項工程三個(ge) 方麵將積極生育支持措施融入各項工作。
其中,將聚焦嬰幼兒(er) 無人照料的關(guan) 鍵痛點,不斷完善土地、住房、財政、人才等方麵支持政策,實施普惠托育專(zhuan) 項行動;積極促進家政服務業(ye) 提質擴容。
與(yu) 此同時,嬰幼兒(er) 的健康成長是每一個(ge) 家庭的心願。“優(you) 生優(you) 育工作在減少嬰幼兒(er) 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質量、保障兒(er) 童身體(ti) 健康等方麵肩負重要責任。”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監察專(zhuan) 員杜希學說,根據指導意見,各省、市、縣級均應設置1所政府舉(ju) 辦、標準化的婦幼保健機構;加強兒(er) 童醫療衛生服務體(ti) 係建設;優(you) 化生殖健康服務模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