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追夢火焰藍】 泰山衛士:錚錚鐵骨守護萬畝鬆濤 手抬肩扛架起生命通道

發布時間:2022-08-18 16:16:00來源: 法治日報--法治網

  “在陡直的似乎沒有盡頭的山道上,一個(ge) 穿紅背心的挑山工給肩頭的重物壓彎了腰,他一步一步地向上登攀。”四十年前,作家馮(feng) 驥才筆下的泰山“挑山工”形象深入人心。如今,在海拔1500多米、最低溫度近-30℃的泰山之巔,常年駐守著一支特殊的“火焰藍”隊伍,他們(men) 以錚錚鐵骨踐行著新時代“挑山工”永不懈怠的責任與(yu) 擔當。

  26年來,他們(men) 在18萬(wan) 畝(mu) 山林間走過了上萬(wan) 公裏巡查路,每一次出警都要攀爬數以千計的石階和崖壁如削的盤道,每一次搶險救援全憑手抬肩扛,譜寫(xie) 著守護泰山平安和人民群眾(zhong) 生命安全的壯麗(li) 詩篇。他們(men) 就是被國務院、中央軍(jun) 委授予“泰山衛士”榮譽稱號的泰山消防救援站,也是華東(dong) 地區駐勤海拔最高的消防救援站。

  薪火相傳(chuan) ——勇擔使命守護一方平安

  時間溯回到1996年,第一批泰山消防救援站消防救援人員爬上泰山,借住在後山北天門的空軍(jun) 雷達站,從(cong) 此便開始了26年如一日對“平安泰山”的追尋。

  走進泰山消防救援站的榮譽室,裏麵陳列著127麵錦旗,講述著消防站每一次難忘的救援經曆,有翻越過11座大山的千裏尋蹤,有往返於(yu) 數萬(wan) 級石階的一夜無眠,有臨(lin) 危受命阻截山火的反複鏖戰……其間,有一根暗紅色的舊扁擔與(yu) 嶄新的榮譽證書(shu) 和獎杯牌匾擺在一起,特別引人注目。

  “這根扁擔對我們(men) 來說意義(yi) 非常重大,多年前當兵來到泰山,班長讓我們(men) 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跟著挑山工去體(ti) 驗挑水,了解他們(men) 的生活狀態,學習(xi) 他們(men) 埋頭苦幹、勇挑重擔的精神。”據泰山消防救援站政治指導員李令政介紹,自泰山消防救援站建立以來,“走一遍盤道,植一顆青鬆,訪一位挑夫,學一遍隊史”,就成為(wei) 泰山消防救援站每一名消防救援人員入職的“第一課”,接力傳(chuan) 承26載。一批批新入職消防救援人員沿著老班長的足跡,堅守信念、永葆本色。“誓言如山、盡責至善”的泰山衛士精神,如靈魂般根植於(yu) 每名消防救援人員心中,成為(wei) 他們(men) 刻在骨子裏,融進血脈裏永恒不變的信仰。

  一條盤道,一張擔架,一副肩膀,他們(men) 就像“挑山工”一樣,用腳步丈量泰山,擔起使命,扛起平安。這群最大不過33歲,最小隻有19歲的年輕人,把山路當“跑道”,把懸崖當“訓練塔”,1600餘(yu) 級台階的“十八盤”,每人每年要跑過52萬(wan) 級台階、520多公裏山路。正是靠這錚錚鐵骨,才在懸崖峭壁上鑿出了一條與(yu) 死亡賽跑的“生命通道”。他們(men) 說,隻有這樣才無愧於(yu) “泰山衛士”的崇高榮譽,無愧於(yu) 駐山群眾(zhong) 和遊客的重托。

  盤道救援——懸崖峭壁架起橙色人梯

  發生在五年前春節期間的一次雪地救援,至今回想起來依然令他們(men) 刻骨銘心。那是個(ge) 極為(wei) 驚險的瞬間,冰天雪地中,一名輕生女遊客在拱北石處跳下了懸崖,接警後的泰山消防救援站消防救援人員立即前往事故發生地,沿著積雪覆蓋的山崖,深一腳淺一腳地向下搜尋。

  兩(liang) 小時後,消防救援人員終於(yu) 在大山密林深處找尋到了墜崖遊客,因落入積雪僥(jiao) 幸身無大礙,消防救援人員苦口婆心的勸導更是喚醒了她求生的欲望。他們(men) 嗬護著遊客沿崎嶇的山道艱難返途,在沒有路的情況下,硬是用身體(ti) 壓住叢(cong) 叢(cong) 荊棘開出一條救援通道。

  在一塊白雪覆蓋的亂(luan) 石上,受到驚嚇的遊客不敢前行,一位消防救援人員毫不猶豫地用自己的腳當做墊腳石,對遊客說:“你抓緊了,踩我腳上!”這樣一路走來,消防救援人員喚醒了輕生遊客對生活的希望。

  “出警快5分鍾,可能就多挽救一條生命。”李令政介紹道,泰山消防救援站每周都會(hui) 在事故發生幾率比較高的部位開展山嶽救援訓練,不斷熟悉路線和地形,以便再次發生警情可以及時應對。

  2018年的“五一”小長假對李令政來說,至今記憶猶新。5天之內(nei) ,他和隊友們(men) 連續處置了24起救援。從(cong) 淩晨到深夜,他們(men) 抬著擔架,在十八盤反複走過24次,跨過近4萬(wan) 級台階。走在高差400餘(yu) 米、有著1600餘(yu) 級台階的十八盤,摩崖陡峭、深壑林立,負重抬人每走一步都異常艱難,他們(men) 咬緊牙關(guan) ,硬是堅持了下來,直至將第24名遊客平安送上救護車。

  該站收到的800餘(yu) 封感謝信中有這樣一句話:“泰山消防救援站就像十八盤兩(liang) 側(ce) 的扶手,讓遊客險時有抓手,累了有依靠。”26年來,他們(men) 紮根岱頂,赤誠奉獻,有急必應、有險必救,先後參加消防救援3300餘(yu) 起,救助遇險遊客3000餘(yu) 人,從(cong) 死亡線上挽救了600多條鮮活的生命,被群眾(zhong) 親(qin) 切地稱為(wei) 平安“守護神”。

  盡責至善——攻堅克難做強做專(zhuan)

  “泰山消防救援站從(cong) 2006年成立山嶽救援隊以來,就在不斷學習(xi) 和創新中提升救援的技術方法,從(cong) 而進一步增強救援能力和專(zhuan) 業(ye) 化水平。近年來先後有多名消防救援人員赴上海、貴州等地學習(xi) 繩索救援技術及無人機操作技術,均取得了相應資質。”李令政說道。

  一級消防士孫明,是泰山消防救援站最年長的“老兵”,僅(jin) 有初中文化的他,憑借著刻苦的學習(xi) 態度,經過10年錘煉,現在已成為(wei) 一名優(you) 秀的山嶽救援專(zhuan) 家。2021年,孫明作為(wei) 骨幹被推薦參加全國繩索救援教練員資質培訓,這個(ge) 淘汰率接近80%的培訓,讓他倍感壓力。

  “我的學曆不高,年齡偏大,在這裏我沒有任何優(you) 勢,但是我必須努力,把學習(xi) 成果帶回去,用到我們(men) 的救援中,更好地救助遇險遊客。”孫明深知,繩索救援的每一個(ge) 環節都不能馬虎,繩索的另一端可能就是一條生命。為(wei) 此,每天他都會(hui) 反複研究每一個(ge) 技術環節,一有機會(hui) 就拉住教員、隊友探討疑難問題,以便更快掌握複雜的參數和理論。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不懈地努力下,孫明成功取得繩索救援教練員資格。

  多年來,孫明和他的隊友們(men) 在山嶽救助攻堅力量建設中先行先試,創新探索的章魚錨點固定、軌道組合救援等一大批山嶽救援操法,多次救群眾(zhong) 於(yu) 危難之中,相關(guan) 經驗做法被全國相關(guan) 單位學習(xi) 和借鑒。

  26載春秋,他們(men) 行如疾風,搶險救援中爭(zheng) 分奪秒,與(yu) 死神競速;他們(men) 穩如青鬆,危難關(guan) 頭冷靜從(cong) 容,處變不驚;他們(men) 堅如磐石,勇當新時代泰山“挑山工”,用青春和熱血守衛著大山的平安,詮釋著不變的忠誠,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賡續傳(chuan) 承“誓言如山、盡責至善”的“泰山衛士”精神,努力書(shu) 寫(xie) 新時代消防救援事業(ye) 新榮光。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