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中國非遺博覽會有哪些特色活動?文旅部介紹
第七屆中國非遺博覽會(hui) 有哪些特色活動?文化和旅遊部發布會(hui) 答央廣網記者問
央廣網北京8月18日消息(記者黃玉玲)17日,文化和旅遊部舉(ju) 行新聞發布會(hui) ,會(hui) 上介紹將於(yu) 8月25日至29日在山東(dong) 省濟南市舉(ju) 辦第七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博覽會(hui) 。
四類特色活動讓多彩“非遺”走進百姓生活
第七屆中國非遺博覽會(hui) 將有哪些特色活動?山東(dong) 省濟南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王桂英在回答央廣網記者提問時介紹,主要有四類特色活動:
一、非遺服飾秀活動。在曆史文化街區柒坊巷廣場,舉(ju) 辦“華服之美”非遺服飾秀活動,展示蘇繡、蜀繡、湘繡、魯繡等服飾作品。屆時,群眾(zhong) 可參與(yu) 服飾秀、模特大賽等活動,感受中華非遺服飾的魅力。二、非遺美食節活動。在濟南市部分酒店、老商埠舉(ju) 辦“中國味道”非遺美食節。其中,運河美食節將邀請運河沿線各主賓省特色美食、老字號餐飲企業(ye) ,在濟南的酒店推出當地係列特色菜品、美食,促進運河沿線各省市餐飲文化交流。三、茶藝品鑒及交易活動。在濟南廣友茶城舉(ju) 行中國茶文化可持續發展協同行動暨茶葉交易訂貨會(hui) 活動,促進參展企業(ye) 與(yu) 經銷商的商業(ye) 合作。屆時,還將舉(ju) 辦茶藝座談會(hui) 、點茶大賽等活動,吸引廣大群眾(zhong) 參與(yu) ,推動茶產(chan) 業(ye) 交易、交流。四、非遺惠民演出活動。在大明湖南豐(feng) 戲樓組織曲藝、戲曲等非遺項目演出,展示非遺曲藝、戲曲發展成果,展示濟南曲山藝海文化魅力。在江湖藝社老商埠劇場,舉(ju) 辦曲山藝海合作聯盟交流展演,豐(feng) 富人民群眾(zhong) 精神文化生活。
據透露,為(wei) 讓人民群眾(zhong) 能更加直觀、深刻地感受非遺的魅力,還將在非遺博覽會(hui) 舉(ju) 辦前後的兩(liang) 個(ge) 月,舉(ju) 辦濟南非遺宣傳(chuan) 月係列活動,如非遺與(yu) 文創巡展、黃河流域戲曲論壇、非遺創意設計大賽、非遺技能大賽等。讓多彩“非遺”走進百姓生活,真正將非遺博覽會(hui) 辦成“文化的盛會(hui) 、人民的節日”。
本屆博覽會(hui) 秉持“新、精、廣、時”的辦會(hui) 理念
本屆博覽會(hui) 由文化和旅遊部、山東(dong) 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山東(dong) 省文化和旅遊廳、濟南市人民政府承辦,以“連接現代生活綻放迷人光彩”為(wei) 主題,全麵展示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非遺保護成果,重點展示非遺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等國家重大戰略中發揮的重要作用,聚焦中國傳(chuan) 統製茶技藝及習(xi) 俗,以茶文化協調帶動茶產(chan) 業(ye) 、茶科技發展,推動非遺融入現代生活,綻放時代風采,為(wei) 服務國家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貢獻力量。
山東(dong) 省文化和旅遊廳黨(dang) 組書(shu) 記、廳長王磊在發布會(hui) 上介紹,本屆博覽會(hui) 秉持“新、精、廣、時”的辦會(hui) 理念,在內(nei) 容、形式、機製、功能等方麵進一步創新。
一是內(nei) 容新,堅持展示非遺保護新成果、新作品;二是技藝精,堅持展示非遺精湛技藝、精心力作;三是覆蓋廣,展示項目門類廣、地域廣、數量多;四是具有時代性,展現非遺與(yu) 民眾(zhong) 生活的緊密聯係,展現承接傳(chuan) 統、連接現代的非遺實踐。
她還重點介紹了大運河沿線非遺展板塊。該板塊將采取動靜結合,生動展現“流動的文化”,如大運河沿線非遺展既有宜興(xing) 紫砂、越窯青瓷等精工巧作,又有德州扒雞、水晶羊蹄等特色美食;既有泥人張、景泰藍等現場展示,還有吳橋雜技、太極拳等現場展演,讓觀眾(zhong) 得到豐(feng) 富的感官體(ti) 驗,盡覽燕趙京津、齊風魯韻、詩畫江南的獨特魅力。同時還突出文旅融合,全麵展示沿線風土人情,就像一幅徐徐展開的運河文化長卷,讓觀眾(zhong) 像沿著運河做了一次深度文化體(ti) 驗遊,既了解了各地的特色非遺項目,又了解了沿線的風土人情,對於(yu) 推動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促進文旅融合發展,穩經濟、促消費,將會(hui) 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設立非遺工坊2500餘(yu) 家 其中1400餘(yu) 家設立在脫貧縣
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司司長王晨陽表示,本屆博覽會(hui) 引入主賓省參與(yu) 機製,設有主會(hui) 場、分會(hui) 場和線上展示平台。主會(hui) 場設在濟南舜耕國際會(hui) 展中心,設有十八大以來全國非遺保護成果展、“美好生活”非遺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展、“欣欣向榮”大運河沿線非遺展、“茶和天下”中國傳(chuan) 統製茶技藝及相關(guan) 習(xi) 俗展4個(ge) 板塊,同時舉(ju) 辦“華服之美”非遺服飾秀、“中國味道”非遺美食節、中國茶文化可持續發展協同行動暨茶葉交易訂貨會(hui) 等分會(hui) 場活動,以及學術論壇、座談交流、曲藝展演及線上活動等。同期將召開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保護工作會(hui) 議,落實中辦、國辦《關(guan) 於(yu) 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保護工作的意見》精神,推進《“十四五”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保護規劃》落實,部署下一階段非遺保護工作。
記者從(cong) 文化和旅遊部了解到,為(wei) 充分發揮以傳(chuan) 統工藝類為(wei) 主的非遺在帶動城鄉(xiang) 就業(ye) 、促進增收方麵的獨特作用,推動脫貧攻堅成果與(yu) 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截至2022年6月,文化和旅遊部支持各地設立非遺工坊2500餘(yu) 家,其中1400餘(yu) 家設立在脫貧縣。舉(ju) 辦形式多樣的非遺展示展演活動和線上傳(chuan) 播活動,努力營造全社會(hui) 共同關(guan) 注、參與(yu) 保護傳(chuan) 承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濃厚氛圍。
王晨陽強調,中國非遺博覽會(hui) 作為(wei) 非遺領域的全國性重要品牌活動,已成為(wei) 展示非遺保護成果、宣傳(chuan) 非遺保護理念、引領非遺保護工作的重要平台。舉(ju) 辦第七屆中國非遺博覽會(hui) ,對於(yu) 進一步傳(chuan) 承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不斷滿足人民群眾(zhong) 的美好生活需求,服務國家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將具有重要意義(yi)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