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夢火焰藍·守護萬家燈火|袁建蘭:消防尖兵的成長之路
中國青年網重慶8月19日電(記者 安俐 楊逸凡)17年紮根基層,17年水火考驗,17年初心不改。從(cong) “吊車尾”到消防尖兵,重慶市江北區石馬河消防救援站站長助理袁建蘭(lan) 練就一身臨(lin) 危不亂(luan) 、膽大心細的好身手,數次舍生忘死,衝(chong) 鋒在前。滿身傷(shang) 痕,是他身為(wei) 一名消防員的勳章,一起走進他的故事!
從(cong) “墊底新人”到業(ye) 務骨幹 他在平凡崗位書(shu) 寫(xie) 不凡
每個(ge) 男孩在小時候心中都有一個(ge) 英雄夢,在袁建蘭(lan) 心中,和平年代的英雄就是消防員。“小時候在電視上看到消防員救人,那時候就想,我也要成為(wei) 他們(men) 中的一員。”18歲那年,夢想終於(yu) 成真,但現實卻給了他沉重一擊。因為(wei) 身材瘦弱,體(ti) 能跟不上,訓練不達標,袁建蘭(lan) 總是最常掉隊的那一個(ge) 。“沒有強健的體(ti) 魄,自己都保護不了,還談什麽(me) 保護人民群眾(zhong) 呢?”當時隻有90多斤的袁建蘭(lan) 給自己製定了“魔鬼訓練”計劃。綁著沙袋、背上空氣呼吸器、提著水帶主動加練,熄燈前還要再來100個(ge) 俯臥撐、100個(ge) 下蹲、100個(ge) 仰臥起坐。慢慢的,他從(cong) 趕上訓練進度,到超越同班戰友,逐漸成長為(wei) 一名“尖刀兵”。
2006年底,袁建蘭(lan) “一雪前恥”奪得重慶市消防總隊3000米長跑比賽第三名;2010年贏得全國南方片區消防業(ye) 務比武冠軍(jun) ;連續多年參加總隊、片區“業(ye) 務比武”,帶領團隊取得優(you) 秀成績,其中兩(liang) 梯連掛項目連續4年獲得冠軍(jun) 。
2018年7月,袁建蘭(lan) 和隊友代表重慶市消防總隊與(yu) 東(dong) 盟友好國家和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特別行政區以及國內(nei) 7個(ge) 消防總隊的隊員同台競技,他輕傷(shang) 不下火線,忍痛上陣勇奪樓層火災內(nei) 攻操班組項目第一名。
他常說:“隻有不斷的訓練,磨練身心,磨礪意誌力,在遇到險情的時候才能更加從(cong) 容應對,提高規避風險的能力,為(wei) 救援爭(zheng) 取時間。”
恐懼是人的本能 但他義(yi) 無反顧 站在危險麵前
建蘭(lan) 深知,自己獲得的榮譽越多,責任和使命越大,就越要當好榜樣、做好示範。麵對危險,他總是義(yi) 無反顧逆行衝(chong) 鋒在前。
2009年,重慶高家花園大橋發生火災。該橋車流量很大,火勢一旦蔓延,必將影響全城交通。袁建蘭(lan) 發現大橋外部濃煙滾滾,但並無起火點,他帶領攻堅組隊員每人背負20餘(yu) 公斤的裝備器材,從(cong) 橋麵懸空索降至箱梁內(nei) 部,頂著高溫縱深進攻。橋洞內(nei) 部有不少大大小小的通風口,一旦不慎踩踏,極易發生危險。袁建蘭(lan) 與(yu) 隊友摸索前行。疑似起火的大橋橋洞漆黑一片,伸手不見五指,眼看空氣呼吸器含氧量告急,後方隊友提示袁建蘭(lan) 輪換,已經找到起火點的袁建蘭(lan) 盡量縮短救援時間,減輕火災造成的損失,冒著極度缺氧的危險繼續戰鬥,最終成功將火撲滅。
2020年8月,受嘉陵江過境洪水影響,水位不斷攀升,重慶市江北區北濱路漁人灣碼頭海鮮市場負一、二層被淹。由於(yu) 凍庫海鮮存量較大,海鮮凍品腐爛將可能產(chan) 生硫化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氫等有毒氣體(ti) ,轄區內(nei) 的大型危化品儲(chu) 存庫也浸泡在洪水之中,存在巨大的安全隱患。袁建蘭(lan) 和隊友們(men) 肩負起轉移危化品的重任,轉移期間,有罐體(ti) 出現泄露,關(guan) 鍵時刻,袁建蘭(lan) 徒手關(guan) 閉閥門止漏,防止了危險的發生。五天四夜的水中浸泡和極度缺乏睡眠,袁建蘭(lan) 一刻不停,晝夜不懈,在充滿有毒氣體(ti) 的漁人灣碼頭穿梭轉戰,直至成功排險。
參加消防工作17年來,麵對各種急難險重任務,袁建蘭(lan) 始終衝(chong) 鋒在前,參加滅火戰鬥、搶險救援5000餘(yu) 次,搶救遇險群眾(zhong) 800餘(yu) 人。他常說:“消防工作讓我學會(hui) 了擔當,我們(men) 青年人更應該有家國情懷和奉獻精神。”
由於(yu) 崗位的特殊性,每逢節假日袁建蘭(lan) 都在隊站度過。3歲的女兒(er) 總是期盼父親(qin) 能夠常常回家,陪伴左右。女兒(er) 天真頑皮,總愛四處亂(luan) 跑,家人開玩笑說,總是亂(luan) 跑,萬(wan) 一走丟(diu) 了怎麽(me) 辦?女兒(er) 卻說:“我不怕走丟(diu) ,我爸爸是消防員,就算我走丟(diu) 了,爸爸也能找到我!”即使不能時常見麵,但消防員老爸永遠是她心裏的“超級英雄”。
家鄉(xiang) 的點點滴滴是袁建蘭(lan) 心底最深的牽掛。2010年回家探親(qin) ,袁建蘭(lan) 了解到,當地政府正在倡導退耕還林,但鄉(xiang) 親(qin) 們(men) 覺得種樹見效慢、沒收益,積極性並不高。“我想盡自己努力轉變鄉(xiang) 親(qin) 們(men) 的想法,種樹既能給大家增加收入,又能改變家鄉(xiang) 麵貌。”每逢休假,不論嚴(yan) 冬酷暑,還是田間地頭,都有袁建蘭(lan) 帶領鄉(xiang) 親(qin) 們(men) 種樹的身影,他還找來專(zhuan) 業(ye) 農(nong) 技人員對鄉(xiang) 親(qin) 們(men) 進行技術指導,從(cong) 一開始種鬆樹,到後來的經濟樹種茶油樹、臍橙樹,2010年至今,袁建蘭(lan) 和家人帶頭在村裏植樹,累計達到5000餘(yu) 棵,帶動鄉(xiang) 親(qin) 種樹500多畝(mu) 。每逢休假,袁建蘭(lan) 和戰友們(men) 還抽空到轄區老舊小區清理垃圾、宣傳(chuan) 消防安全知識,還擔任轄區學校校外輔導員,定期前往學校宣傳(chuan) 消防知識,組織消防培訓,得到師生們(men) 的一致稱讚。
從(cong) “墊底新人”到年輕消防員眼中值得信賴的大哥,是17年來的閱曆與(yu) 沉澱。麵對血與(yu) 火的考驗,他義(yi) 無反顧勇往直前;無愧初心,他始終履行一名共產(chan) 黨(dang) 員的神聖職責。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