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虛擬偶像想要破冰元宇宙 靠科技還是靠粉絲?

發布時間:2022-08-22 14:57:00來源: 文匯報

  ■本報記者 衛中

  “楊超越要發新歌了”——報道這個(ge) 消息的不是文娛類媒體(ti) ,而是科技類媒體(ti) 。虛擬偶像超越AI的新曲《元宇宙》將於(yu) 本周上線,而這已經是超越AI的第二首單曲;此前,由方文山作詞的《唐潮》已經在酷狗和抖音發布。

  盡管有研究機構預測,到2030年國內(nei) 虛擬數字人整體(ti) 市場規模將達到2700億(yi) 元,其中身份型虛擬人(虛擬偶像、虛擬IP等)的市場規模預計達到1750億(yi) 元。可惜現實很殘酷,科技公司原創的虛擬偶像鮮有成功先例。在這種背景下,觀察人士認為(wei) ,真人藝人的虛擬偶像能否激發文化娛樂(le) 產(chan) 品的更多表現形式,實現虛擬偶像產(chan) 業(ye) 的“破冰”,值得觀察。

  原創虛擬偶像紛紛起步,真人粉絲(si) 成為(wei) “基本盤”

  憑空愛上一個(ge) 網絡上的虛擬人物,對大部分人來說簡直不可能。但如果是自己喜愛的藝人的虛擬偶像,那愛屋及烏(wu) 就順理成章了。不久前,在一檔綜藝節目裏,楊超越坦言:“我對自己有自知之明,唱歌跳舞是我再努力也達不到的高度。”盡管藝人說“我不行”,但科技說“你可以的”,通過采集楊超越的聲音,酷狗音樂(le) 平台用AI技術讓楊超越去“翻唱”各首歌曲,甚至連粵語歌也能“翻唱”。目前,超越AI在酷狗上翻唱的歌曲已經超過百首,粉絲(si) 紛紛點讚:“真的是楊超越的聲音。”跳舞也同樣讓楊超越本人發愁,但虛擬偶像可以完全“拿捏”舞蹈動作。在《唐潮》MV中,根據楊超越五官和身材建模的超越AI身著國風服裝,伴隨著方文山的作詞翩翩起舞。與(yu) 科技公司打造的虛擬偶像相比,真人藝人無論是唱跳、演戲還是直播,都不斷有內(nei) 容輸出,讓自己的虛擬偶像具備了更豐(feng) 富的技能和特質,甚至與(yu) 粉絲(si) 之間建立更“完美”的情感聯係。

  據國外科技媒體(ti) 統計,2021年裏全球幾乎每天都會(hui) 誕生一個(ge) 虛擬人,它們(men) 在各個(ge) 網絡平台當主播、唱歌、跳舞、帶貨、曬穿搭……但絕大多數都難逃因無人問津後很快沉寂的命運。國內(nei) 也推出了眾(zhong) 多虛擬偶像,但目前運營比較成功的隻有A-soul。虛擬偶像難以“吸粉”成為(wei) 發展道路上的現實障礙,在這種情況下,已經有廣大粉絲(si) 基礎的真人藝人推出虛擬偶像,就具備一定的先天優(you) 勢。長期在全國各地小劇場表演的中國女子偶像團體(ti) SNH48 GROUP,其運營公司絲(si) 芭傳(chuan) 媒不久之前也宣布將推出虛擬偶像團體(ti) ,不僅(jin) 為(wei) 了規避疫情對線下演出的影響、開辟更多演出和合作的形式,也有將現有喜愛線下演出的粉絲(si) 向線上轉化的考量。業(ye) 內(nei) 觀察人士表示:“目前虛擬偶像的最底層邏輯仍然是粉絲(si) 經濟。”

  科技含量僅(jin) 為(wei) 起跑線,虛擬偶像還需人文“溫暖”

  粉絲(si) 經濟隻是提供了起步時的“托底”,遠非真人藝人虛擬偶像的發展“上限”。作為(wei) 文化娛樂(le) 與(yu) 科技產(chan) 業(ye) 相結合的產(chan) 物,虛擬偶像與(yu) 遊戲、二次元等數字文化娛樂(le) 產(chan) 品的結合更自然、具備更多可能性。中國傳(chuan) 媒大學媒體(ti) 融合與(yu) 傳(chuan) 播國家重點實驗室發布的《中國虛擬數字人影響力指數報告》認為(wei) ,虛擬數字人有助於(yu) 重構內(nei) 容生產(chan) 模式,極大提升數字內(nei) 容生產(chan) 效率和質量;其也可能重新定義(yi) 粉絲(si) 經濟,助力品牌傳(chuan) 播快速出圈。

  如果是真人出現在遊戲、動漫場景中,總會(hui) 讓人產(chan) 生一種“違和感”,但真人的虛擬偶像就可以完全融入。國外流行的射擊生存類遊戲PUBG,此前在遊戲中舉(ju) 辦名為(wei) The Virtual的演唱會(hui) ,由當紅的女子演唱團體(ti) BlackPink的虛擬偶像進行舞台表演,玩家可以操作自己的角色去和BlackPink虛擬偶像合影。另一支同樣火遍全球的女子演唱組合aespa,早在2020年出道時其經紀公司就同步推出了她們(men) 的虛擬偶像。前不久,aespa以“元宇宙組合”的身份走上了聯合國“2022可持續發展高層論壇”進行演講。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祁述裕認為(wei) ,作為(wei) 科技創新與(yu) 文化創意深度融合的產(chan) 物,虛擬人是新的文化業(ye) 態和新模式。真人藝人的虛擬偶像在這個(ge) 領域的探索和表現,尤為(wei) 受到業(ye) 內(nei) 觀察人士的期待。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