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溫州文化“出圈”!“涵墨鏤金——萬亨屏畫展”亮相上海龍美術館

發布時間:2022-08-22 16:48:00來源: 光明網

  溫都訊8月19日,“涵墨鏤金——萬(wan) 亨屏畫展”在上海龍美術館西岸館開幕,共展出45件(套)溫籍青年畫家萬(wan) 亨近年創作的花鳥題材與(yu) 鬆係列屏畫創作。這是他首次在上海舉(ju) 行個(ge) 展,百餘(yu) 位社會(hui) 賢達和藝術名家見證了溫州這一文化盛事。展覽將持續到10月16日。

  位於(yu) 上海徐匯濱江的龍美術館西岸館,是中國內(nei) 地迄今最具規模和收藏實力的私立美術館之一。其獨特的藝術造型空間與(yu) 屏風作品,構成了一幅幅絕美畫卷。現場屏風作品有兩(liang) 折、四折、八折等,題材有鬆、梅、花鳥等,並融入生活場景,展示了極其豐(feng) 富的生活美學,給人金碧輝煌、雅致古樸的別樣美感。

  展覽以鬆為(wei) 主題的係列創作,是萬(wan) 亨近兩(liang) 年來專(zhuan) 注於(yu) 中國文人畫題材的再發掘、再認識的感悟與(yu) 心得的呈現,“近年來,我經常到大自然尋訪最具中國文人代表性的無名鬆樹,去研究和表現,回歸到自己內(nei) 心最向往的題材。”

  展覽現場,溫籍書(shu) 法博士、華東(dong) 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王客說:“在我和他共同成長的過程中,我發現他的繪畫題材慢慢變寬廣,格局變大,隨之展廳也變大了,這得益於(yu) 他對屏風畫的深入研究,以及對自我的尋找。”

  溫州大學人文學院副編審、溫州市文史研究館館員方韶毅專(zhuan) 程趕赴上海,見證展覽的開幕。他介紹,近百年來,溫州跟上海的關(guan) 係非常密切,上海不僅(jin) 是交通、商貿經濟發展的橋頭堡,也是文化的橋頭堡。“風從(cong) 海上來”,上海的時代風氣吹到了溫州,給溫州帶來了很多的變化。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溫州人在上海灘有非常好的表現,成為(wei) 上海經濟發展的一個(ge) 亮點。同樣在文化方麵,晚清民國以來一大批溫州籍文化人為(wei) 上海文化做出了貢獻,現在溫州人在上海的各個(ge) 領域有很多優(you) 秀人才。

  “此次萬(wan) 亨屏畫展在龍美術館這樣一個(ge) 文化高地舉(ju) 辦,特別有意義(yi) 。”方韶毅說,溫州輸出經濟的同時要輸出溫州的文化,這對將來溫州的形象也是一個(ge) 大的改變,“我們(men) 不僅(jin) 僅(jin) 要輸出傳(chuan) 統的文化和老一輩溫州人的文化,尤其要重視輸出青年人的文化。這幾年我們(men) 也有一些好的成果,比如說張索老師、王客老師等,在上海書(shu) 畫美術教育界逐漸有了影響。”

  溫州具有千年的文脈傳(chuan) 承、深厚的人文底蘊、獨特的文化基因。溫州在擦亮係列文化品牌的同時,大大增強了文化自信。這幾年,溫州走出了一大批德藝雙馨的藝術家,如青年畫家萬(wan) 亨就是繪畫領域的傑出代表。

  萬(wan) 亨,1983年生於(yu) 溫州,2006年畢業(ye) 幹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係,師從(cong) 千竹方嚴(yan) 先生,現為(wei) 職業(ye) 畫家,工作生活於(yu) 溫州。他平日喜弄花草,好魚蟲,在中國畫的技法上受到了完整的教育和實踐,在繪畫藝術理論上獲得了係統的學習(xi) 與(yu) 熏陶,近年專(zhuan) 注於(yu) 中國文人素材的探究,特別是鬆係列主題的再發掘思考與(yu) 創作。

  去年5月,“金生麗(li) 水——萬(wan) 亨屏風繪畫展”在浙江賽麗(li) 美術館舉(ju) 行,共展出萬(wan) 亨繪製的37幅水墨屏風,引起了業(ye) 界的廣泛關(guan) 注和讚譽。上海龍美術館館長王薇應邀觀展,並給予肯定。王薇表示,她與(yu) 萬(wan) 亨相識於(yu) 2020年,因為(wei) 對藝術共同的熱愛,便成為(wei) 好友,“萬(wan) 亨先生雖然年紀很輕,但是對於(yu) 藝術的見解十分博大。他平時的生活日常都與(yu) 美好事物有關(guan) ,我想這就是他得以繪製出如此雅致,並且具有美感的金屏風的原因。因為(wei) 心中充滿了美,才能繪製出美。

  此次在龍美術館舉(ju) 辦的萬(wan) 亨屏畫展,使溫州文化再次走出溫州,走向全國更高平台。這是溫州文化自信的具體(ti) 表現、文化高地建設的重要成果。(溫都記者 葉鋒)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